60年最晚的初雪终于在2月9日降临京城。尽管这场雪并不大,对缓解北方冬小麦的旱情作用有限,但毕竟是个好信号。与“久旱逢甘霖”同时到来的还有国家连续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措施。也是在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出台10项进一步扶持粮食生产的措施。紧接着在10日,国务院又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5条措施全面强化和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
上述两次会议,不仅仅针对蔓延我国北方和黄淮地区的旱情,更着眼于国家整体的粮食生产和物价稳定,正如温总理在两次讲话中所强调的,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1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的数据显示,当期监测的29种食品价格除个别品种略有下降外,绝大多数品种价格继续上涨,蔬菜价格更是涨速加快。鉴于此,市场普遍预期,1月份CPI涨幅将超5%。正是出于对通胀的担忧,央行日前选择了再次加息。
促使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物价和通胀的原因,当然首推北方的持续干旱。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有1.12亿亩冬小麦受到旱情影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八成以上。北方的旱情是近期催升食品通胀的主因,对我国夏粮生产也将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在粮食7年连续丰收后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都使得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隐忧。
对于后两个因素,需要稍加分析。近年来,用于粮食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使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再扣除机械作业费、用工成本等,农民种粮收益增幅实际不高。因此,若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而在无法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从这一角度看,近几年粮食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有助于种粮农民将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到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事实上,可以把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涨更多视为一种恢复性上涨,这种上涨本质是对长期以来资本边际报酬率过高、劳动和土地的边际报酬率过低的一种纠偏;同时也让价格信号在粮食生产中发挥调节作用,因为只有让价格信号指导农户和企业的行为,他们才会把资源投向到涨价的领域,增加涨价商品的供应,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新平衡,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消除通胀压力的根本之道。
至于一些地方在粮食连年丰产后放松生产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其中主要是水利的不重视;二是将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农地用作房地产开发。
粮食足则天下安。要实现今年稳物价防通胀的目标,搞好粮食生产是基础。基于此,中央近期已经出台了以农田水利为主题的 “中央一号文件”、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等一系列措施。笔者建议,为长远计,还有必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如严厉监管地方的征地和拍地活动,开拓更多的海外食品来源渠道,提高民众收入水平,完善食品涨价与贫困户补贴挂钩制度等,如此,才能使物价稳定,并使通胀的副作用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