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导致全球各类极端天气,如台风、海啸、洪水、干旱等经常发生。08年初国内南方冻雨的痛苦记忆还未散尽,2010年12月国内西南冻雨再次来袭,同时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河南、山东、河北地区成为干旱的重灾区。同时在国外,南美地区继08年末和09年初大规模干旱后又再次受到罕见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澳大利亚东部昆士兰州受热带气旋影响发生历史罕见洪涝灾害,而导致这一切极端天气频发的罪魁祸首正是再次袭来的“小女孩”拉尼娜。
本文就本次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国内国外极端天气一一介绍,并分析这些现象对大豆、白糖、小麦未来基本面格局的影响,判断其对未来相关品种期价走势影响。
一、全球农产品市场主要受灾情况简述:
1、 阿根廷再受干旱折磨
事件:从2010年11月起南美大豆播种因受干燥天气影响而不断推迟,巴西产区偏赤道地区,且处于亚马逊流域,受到的影响小于阿根廷产区,但是巴西南部的第三大主产区仍然受到了干旱的影响。南美洲南部普遍降雨量在500mm左右,但是今年的降水量只有往常年份的40-60%,最低地区降水量为50mm,干旱情况较08/09年度要严重得多。
影响:因此美国农业部最新供需预估报告将阿根廷大豆2010/11年度产量预估从12月预估的5200 万吨下调至5050万吨,而近期消息阿根廷农业部表示2010/11年度产量恐将不及5000万吨,若干旱情况继续持续,阿根廷大豆减产情况将会达到 1000万吨以上的水平,届时全球大豆供给将会再次受到威胁,而本次美国农业部2011年第一份月度报告大幅调降全球大豆库存也是对此的一种反应。
2、 澳大利亚洪水泛滥
事件:由于热带气旋“塔莎”的侵袭澳大利亚,致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自圣诞节前开始,持续遭受热带风暴袭击,洪水泛滥、灾难深重。此次洪灾已造成至少20人遇难,22个城镇受到水浸,20余万人被迫撤离,数以千计的房屋和大面积农作物被无情的洪水吞噬。据官方估计,仅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两州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已达到60亿澳元。
影响:甘蔗是澳大利亚除小麦和大麦外的第三大重要农作物,主要种植在该国东北部沿海地区,从昆士兰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北部Grafton之间21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澳大利亚的食糖收获和加工期是从每年的6月份开始至12月份结束。
此次强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致使本应在圣诞节前结束的甘蔗收榨将延续至2011年,因而仍有20%左右的甘蔗滞留田间,目前甘蔗压榨量将不到2750万吨,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压榨量,也远低于6月份预计的3200万吨。而且因洪水危害致使甘蔗含糖量降低,目前的出糖率为13.4%,而去年为14.5%,这将进一步损及产量。同样对于食糖出口量也变得有限,澳大利亚食糖出口量位于世界第三位,每年其食糖的出口量平均达到300多万吨。
据澳大利亚官方报告预估称,2010/11制糖年度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将削减约28%,食糖减产90万吨至358万吨,创1991/1992年度以来的最低位。10/11榨季的食糖出口预估下调25%。据称食糖出口量将缩减至240万吨左右,低于之前预估的320万吨。随着其出口预估下调,可能提升全球供应忧虑并进一步刺激已经强劲的全球糖价。
3、我国南方食糖产区再受冻雨洗礼
事件:受冷空气南下影响,2010年12月下旬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雨雪降温天气,气温骤降。我们食糖主产区广西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首次大范围霜(冰)冻天气,其中受冰冻的有31个县市、霜冻31个县市(合计62个县市)。
影响:甘蔗属亚热带作物,低温霜冻对其为害很大,日平均气温10℃以下停止生长,最低气温在0℃以下就会受害,-3℃以下对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的影响。低温霜冻会对蔗糖生产造成极其严重损失,既影响当期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给制糖生产造成困难;同时,影响种苗的数量和质量,造成种苗严重不足;历年霜冻灾害后对榨季后期和后两榨季都有影响,冻死蔗蔸,影响次年的宿根蔗。
虽然去年广西种植1497万亩,今年种植1547万亩,多种了50万亩,但此次大幅降温引发的霜冻已经造成广西食糖主要产地柳州125万亩甘蔗受灾,来宾甘蔗受灾面积达155.36万亩,而河池受灾面积也达63.63万亩,合计受灾面积达到300多万亩以上。那么按照一亩地平均产甘蔗4.5吨以及11.4%出糖率计算,预计今年广西将少产糖154万多吨,因此10/11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将达不到先前预计的1200万吨,这对本来就供给紧张的国内食糖市场来说,供给缺口将会继续扩大。
4、我国北方历史罕见干旱小麦生长受威胁
事件:在南方诸省遭遇多轮雨雪侵袭时,我国北方山东、河南和河北等九省市降水持续偏少,旱情迅速发展,部分地区连续3、4个月滴雨未现。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目前除半岛地区北部以外,全省大部旱情已超过50年一遇,先后有5973万亩农田受旱,其中已浇灌3183万亩,目前仍有2781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1%,临沂、菏泽、枣庄、济宁、潍坊已达严重干旱等级。河南省从9月份以来全省就持续干旱少雨,而自2010年11月份至今,全省各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河北全省受旱面积已达1615万亩,人畜饮水困难也十分突出,据调查全省目前有377万人、 12.95万头(只)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
影响:河南、山东、河北等9省市正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也是本次干旱的重灾区。据了解冬小麦在每年10月左右进行最后一次浇灌,此后主要靠降雪来维持冬小麦的水分供给,本次干旱已持续3、4个月,未来一个月内预期没有明显降水。若此干旱持续,冬小麦恐将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危机状况,国内供给也恐将大规模减少。但是我国北方2008年末和2009年初时同样遇到罕见干旱,在我国政府的指导下,各省市人民积极自救,拉水浇灌,保证了2009年小麦的产量,并且保持了我国小麦产量连续数年持续增长的记录。因此,此次我国北方小麦产区干旱,主要关注的还是人工浇灌的情况,若顺利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小,若浇灌过程不顺利出现大规模减产绝收,虽然我国小麦库存充足,但是在国家粮食安全角度上来说依然会出现供给紧张的局面。
二、2011年全球天气预估
前文已经对近期全球农产品主产区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做了简要介绍,而导致这一切极端天气频发的罪魁祸首正是再次袭来的“小女孩”拉尼娜。接下来笔者将对拉尼娜现象形成、影响及监控方法做出说明,希望对投资者分析天气时有所帮助。
1、拉尼娜成因——气温上升导致全球大气循环不稳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
意为“小女孩”(圣女婴),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2、拉尼娜影响——太平洋沿岸东旱西涝 我国北旱南冻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她”将会导致偏赤道地区西太平洋海水升温,而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导致气流不正常流动。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直接表现为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易于南下,致使我国遭遇冷冬,2010年的冬天正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南方地区普遍降温,长江流域普降大雪,而北方地区由于冷空气南下降水将会减少,出现干旱天气。同时拉尼娜现象也导致位于太平洋东边的南美地区持续干旱,太平洋西边的澳大利亚发生大规模降雨。
3、拉尼娜监控——ONI和南方涛动指数
世界主要受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影响较重的国家均设有监控部门,业界较为公认的数据均来源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该机构监测、评估和预报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的主要指标是Oceanic Nino Index (ONI)和南方涛动指数,其定义为Nino 3, 4 区域的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距平的3 个月滑动平均值。这个定义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Nino 3, 4 区域和“距平”所用的平均值。科学家把赤道太平洋一带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Nino 1、Nino 2、Nino 3 及Nino 4,来监测海水表面温度,从而观察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与发展状况。在美国的监测体系中,Nino 3, 4 区域是最受关注的,具体范围是北纬5°至南纬5°,西经120°至170°之间的海域。
距平是指某一气候要素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海水表面温度距平一般译为SST Anomalies 或SST departures,根据NOAA 最新的计算公式,它所依赖的多年平均值是指1971-2000年Nino 3, 4 区域海水表面温度的平均值。
ONI 值基本每月更新一次,每月发布的数据代表了最近3 个月的情况,例如最新的ONI 值为-1.0℃,对应时期是2010JAS,这是指2010 年七月(July)、八月(August)和九月(September)3 个月的Nino 3, 4 区域的海水表面温度距平的滑动平均值。未来即将公布的ONI值是2010ASO,即2010 年八月(August)、九月(September)和十月(October)。
3个月低于-0.5℃或高于0.5℃时,就意味着拉尼娜现象或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拉尼娜现象的特征是ONI 指数为负数,且小于或等于-0.5℃;厄尔尼诺现象的特征是ONI 指数为正数,且大于或等于0.5℃。根据历史衡量标准,当连续5 次ONI 指数满足上述阈值时,可判定拉尼娜或厄尔尼诺现象进入成熟阶段。
4、拉尼娜至少也会持续至2011年一季度末
2009-2010 年ONI 指数的变化规律与2006-2008 年比较接近,主要共同点是:(1)第一年均是厄尔尼诺年,例如2006 和2009 年,这有利于南美积累良好的土壤墒情,以规避拉尼娜初期导致的干旱造成的减产风险;(2)拉尼娜现象开始形成的时间差不多都在7-8月,且发展较快,因而容易直接对9-10月份南美谷物的播种造成不利影响;(3)拉尼娜现象的强度较大,容易持续更长的时间。
世界气象与社会研究机构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imate and Society (IRI) 利用多种计算模型给出了Nino 3,4 区域海水表面温度距平的变化预测结果:几乎所有的模型都认为此次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到北半球2011年的春季,有超过一半的模型预测拉尼娜会继续增强,并在 2010年末至2011 年初的冬季达到峰值。如果在2011年春季以后,ONI指数的变化规律与2008 年类似,即2011下半年不会反过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而是拉尼娜现象再次形成并持续至2012 年。
三、结论:一季度受拉尼娜影响 农产品市场易涨难跌
综上所述,拉尼娜现象最短也要持续到2011年3月底,更长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阿根廷地区干旱情况一直持续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算有零星降雨,对旱情的缓解帮助也很有限,目前只有人工灌溉能力是重点。因此豆类期价一季度受此支撑下跌幅度将会非常有限,若有其他利多因素支持出现一波类似08/09年度的快速上涨行情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算没有其他因素支持,豆类期价也将会保持高位震荡为主,下跌空间将非常有限;
澳大利亚近期降雨已经有所停止,但是交通仍处于恢复中,甘蔗的收榨晚于往年已成既定事实。由于前期糖价疯狂飙涨,已经导致糖价过高,市场恐高心理较重,因此这个因素将会继续支撑国际糖价呈现高位震荡的局面;
国内市场的雨雪霜冻情况将会较为长期的影响国内糖价,首先是交通问题,短期内会得到一定恢复,但是要想恢复到原来交通较为顺畅的水平还需要时间。其次是产量降低的影响,这次雨雪霜冻情况将会对甘蔗的留种产生非常的影响,新年度的甘蔗产量降低将会成为必然之势。由于目前处于糖厂压榨高峰期,政府调控也处于频繁期,糖价将会受到压制,因此后期压制力量削弱的时候糖价出现一波上涨行情炒作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