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继续区间震荡

网友投稿  2011-01-17  互联网

进入2011年以来,国家针对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的调控政策继续生效,对农民惜售、待涨的心理无疑将构成长期支撑,而对制粉加工商和粮食贸易商的采购行为带来理性引导。由此预计,今年春节之前,在基本面、资金面和心理面多方因素影响“紧平衡”的大背景下,国内小麦市场料将维持在2010年形成的历史高价区间内调整运行。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国家监管粮价“常态影响”不改,节前小麦市场看涨预期明显降温

继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后,2009年11月份中国居民价格指数(CPI)首次“转正”,标志着国内主要生活资料价格重返上涨周期。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年,随着进口粮食、油料(油脂)等农产品价格的筑底反弹,加上央行天量信贷投放规模之下,国内资本市场涉及各个领域的投机需求不断膨胀,共同催生了本世纪最新一波的商品大牛市行情。而在去年收获上市之后,国内稻谷、玉米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价格节节攀高,特别是商品粮流通环节的炒作盛行,促使国家近期罕见的频出调控“重拳”,随着稻谷、玉米等周边农产品价格的冲高回落,节前小麦市场交投人气也明显趋于理性。

近年全球谷物供求格局明显趋紧,各国小麦政策骤变托底国内行情

2010年6、7月份,俄罗斯等黑海地区国家,包括欧洲的加拿大,亚洲的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的阿根廷等国,都先后遭遇历史罕见的灾害性天气,这对包括油菜籽、小麦和大豆等农作物带来无法回避的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之下,俄罗斯早于去年8月、9月和11月,先后三次推迟小麦出口禁令的有效期限,而周边的乌克兰也表示将限制谷物类出口,加上欧、亚包括中国在内的主产国均表示小麦产量前景不乐观,这也引发粮农组织(FAO)近期连续发出粮价可能继续上涨的预警。截止到2011年1月上旬,我国受旱冬麦区面积接近570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15%以上,由于越冬期之前部分产区的“缺墒”现象严重,对国内小麦经营者和加工厂仍具有心理支撑。

国内市场关注“两会”时间窗口,存/销/购三方入市意愿仍趋分化

去年12月份以来,国内粮食行情呈现滞涨缓跌的“政策市”特征,不少主产区的小麦收购价格呈现高位盘整态势,而国家出于抑制CPI过快上涨引发通胀预期的调控目的,针对食用油、面粉产品实施企业“限价令”,其中,政府明确表示,2011年3月份“两会”召开之前为该系列调控政策的“时间窗口”。总体来看,过去粮食特别是小麦、玉米和稻谷等口粮,从来都是置于中央政府的管控政策引导之下,而在全球谷物库存水平降至30年来最低的外部环境之下,保障粮食安全这一政府工作要点未来不会改变只会加强。

综合分析,进入2011年,由于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波动加剧,国内粮价政策的导向多、空兼具,预计春节之前小麦市场运行节奏仍趋有条不紊,农民对手中存粮的销售心态将保持理性,小麦期、现货价格有望延续振荡趋升的强市轨迹。后期应关注节前各地制粉企业的阶段性库存需求,以及贸易商差价采购意愿与节后建仓策略。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1-17/5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