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多方携手方能化解全球粮食危机

网友投稿  2011-01-12  互联网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苹什么”等一连串与物价上涨相关的流行语,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大蒜、绿豆还是苹果,虽与民众日常生活有一定关联,但都不是主要粮食产品,2010年年底,尽管中国月度CPI增幅已超过5%,但大米和小麦价格涨幅并不显著。

  但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0年12月国际粮食价格创出了历史新高,甚至已超过2007~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粮农组织近日发出警告,认为世界面临一场新的“粮价冲击”,如果主要农作物产量不增加,2011年粮价还将进一步上涨。

  比较两次危机,唯一有所不同的或许是,2007~2008年危机是从亚洲的“大米危机”蔓延开去的;2010~2011年危机则首先表现为“小麦危机”:2010年5~11月国际小麦价格已上涨近90%,而米价目前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根据经济学常识不难预见,由于各种主要粮食之间存在较强替代性,小麦价格上涨引发大米、玉米等价格上涨只是迟早的事。

  对此,西方媒体又在老调重弹,将过去10年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归咎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旺盛需求,特别是“食谱中的肉禽类增加导致粮食消耗上升”。这显然是不值一驳的无稽之谈。

  另一个屡被提及的原因是“气候变暖”。表面上看,2010~2011年全球粮价上涨,的确可归咎于一系列偶发性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供给趋紧,如 2010年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欧洲和中亚粮仓因干旱导致的小麦减产。但气候只是左右粮食生产的诸多因素之一。2010年,中国南北各地同样遭受了一系列天灾,但中国粮食总产量却增长了3%。

  时隔仅仅2年,全球高粮价便卷土重来,显然已具备了某种周期性,甚至比全球经济周期表现得更为频繁。这不能不让人思索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人口规模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近年来全球粮食的供求格局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堪称“锋刃上的平衡”,粮食供给所预留出的空间极其有限,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放大供给的不足。这些扰动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过热、投机、自然灾害等,甚至某一个并非关键的粮食出口国的临时政策也会引发席卷全球的“蝴蝶效应”。

  笔者以为,经历过上一次粮食危机,各方理应有所反省,总结教训:第一,各国的粮食储备系统是否健全;第二,一些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是否已对本国畸形的农业政策进行了再调整;第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盛行的投机行为是否通过加强监管得到了抑制;第四,在发达国家开发新能源的口号背后,大量粮食被用于提炼生物燃料的现象是否得到了纠正;最后,G20除着眼于强化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监管外,是否也同样关注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饮用水、健康、贫困等基本生存权问题。

  遗憾的是,上述所有问题都还无法给出鼓舞人心的回答。

  就中国而言,老百姓历来信奉“民以食为天”和“自力更生”。最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高居95%的水平,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也堪称完备。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日益接轨,总体上虽尚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依然无法完全隔绝外部冲击,难以独善其身。

  首先,粮食的替代性对于中国同样存在。尽管中国小麦连年丰收,但近年来对于玉米、大豆的进口需求逐年增长;而玉米、大豆又是动物饲料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这势必带动肉类和食用油的价格水涨船高,而后者又将拉动更多的粮食和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

  其次,国家之间也会有明显的传染效应。2008年,为平息国内对于高粮价的不满,埃及开始限制大米出口,立刻引发全球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泰国、越南群起效仿,由此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而2011年,一旦俄罗斯、乌克兰等主要小麦出口国宣布出口禁令,随着小麦国际价格持续走强,势必会有更多国家跟进,从而导致粮食供给紧张局面愈演愈烈。

  最后,当前中国国内潜伏着诸多物价不稳定的诱因。特别是高房价和高通胀导致的自我强化预期。当国际粮价普遍上涨之时,或多或少会为中国农产品(16.61,0.01,0.06%)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一个定价锚。

  正因如此,要想化解高粮价冲击,中国与其他主要大国应尽快在G20的多边框架下,对正在酝酿形成中的全球粮食危机进行紧急磋商,通过政策合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本次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作者系宏观经济分析师)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1-12/5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