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物价”迎来2011年首场考验。从去年年底到新年伊始,面对南方的低温冰冻和北方的严重旱情,再加上节日效应,农产品价格不断回升。放眼全球,食品价格也主要因为干旱天气的影响而创出新高。
按照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分析人士认为,受天气灾害和节日需求的双重影响,2011年一季度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冲击
天气灾害考验农产品供给
农业部、商务部近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做好雨雪冰冻天气的应对工作,确保冬季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
农业部10日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1日以来,湖南、重庆、贵州等地持续出现低温冻雨天气,给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当前正值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持续发生的低温雨雪天气容易造成蔬菜温室大棚和畜禽圈舍等设施受损,致使幼仔畜冻死,低温寡照也使设施蔬菜受冻或生长缓慢,对冬季农业生产安全和春节期间农产品有效供给构成威胁。
“现在全国大范围内都在降雪或者降雨,但在冬小麦的主产区河南、山东和河北,在小麦秋冬种结束以后,就一直没有出现有效降水。”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山东省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9月11日至今,山东省临沂市降水量仅为5.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94%,达到严重气象干旱等级。今后一段时期,山东省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将日趋加剧,极有可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记者从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持续干旱导致小麦次生根发育不良,基部叶片枯黄,甚至干枯死苗等情况,在旱情较重的临沂、日照等地较为严重。
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尹长文说,目前,山东仍有2758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1%,重旱面积达406万亩。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西八里村村民崔社华说:“我种了20多年小麦,像今年这样的旱情从来没有遇见过。以前是过了年(春节)才开始旱,今年是年前就开始旱。要是明年(阴历)开春之后再持续干旱,那小麦的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莒南县涝坡镇镇长王晖青告诉记者,全镇接近15万亩耕地,以前每年都有5万多亩是用来种小麦,而今年仅有2.7万亩。她说:“太干了,(2010年)9月初那阵子过后就没法种了。错过了那个时间的,就只能等到明年开春改种花生了。”
攀升
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200个主产县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生猪、苹果等在内的15种农产品,2010年 12月下旬的价格相比上旬出现上涨的达到8成。民生证券分析称,2010年12月上旬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持续攀升,一个月上升4%。
全球范围内的天气灾害特别是干旱也导致国际农产品创出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指数2010年12月连续第六个月上涨,打破2008年6月创下的213.5点的历史纪录。
民生证券10日发布的物价跟踪报告称,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供给出现问题。先是因黑海地区大旱小麦减产,俄罗斯宣布小麦出口禁令,引发全球小麦价格飙升68%。而后传出全球小麦主要供给国加拿大、澳洲等也因干旱而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再次把世界小麦价格推到高位。
“除了大豆,国内粮食市场的小麦、玉米、稻谷基本自给自足,受进口市场的影响不大。”焦善伟说,但如果国际粮价不断大幅度地上涨,或者出现“粮荒”,将会通过心理层面的传导对国内形成冲击,增强市场的投机氛围。这需要国家从调控的层面上掌握充足的粮源,一旦国际粮价波动较大,可以通过投放粮源的手段保障市场供应。
生意社分析师宋志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生意社监测的2010年数据来看,2011年国内粮食市场将会跟随国际市场继续呈现上行格局,但是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将会加剧分化,尤其体现在小麦、大豆、玉米三种产品上,2011小麦将继续保持平稳,玉米高位震荡调整,大豆或将大幅增长。
回顾2010年农产品的轮番涨价,年初的雨雪天气和西南大旱是价格上涨的导火索。当前的天气灾害会不会再次成为市场的炒作题材呢?焦善伟认为,前一段时间旱情刚刚显露的时候,期货市场有一定的反应,但随着国家加强对期货市场的调控,农产品市场相对比较平淡。从目前来看,借干旱炒作小麦的意义不大。
通胀
短期压力增加需积极应对
受天气灾害和节日需求的叠加效应,我国一季度的物价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之后,物价会有一定上涨的惯性;同时2011年2月将是我国传统的春节期间,节日需求会带动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加上进入冬季以来,低温雪灾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将给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带来困难。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2011年一季度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交通银行(5.61,0.02,0.36%)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但他同时指出:“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在这些政策调控的作用下,我们预计物价上涨的势头会在二季度后有所控制。”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认为,对近几个月的物价形势“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虽然国家为调控农产品价格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季节看,冬季是农产品供应的淡季,产品供给与前几个月比受到限制,即使采取大棚温室生产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季节的影响,以往冬季几乎都是蔬菜等农产品的高价时候。而且从需求角度看,两节历来是消费的高峰期,这也不可避免地向上拉高物价,因而不利于目前的物价调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泽称,在总需求相对平稳的态势下,目前CPI走高的主要压力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虽然前两个月,秋粮丰收对食品价格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到了今年1至2月份,随着蔬菜价格传统高峰的到来,配合去年下半年以来CPI持续走高导致的翘尾因素,CPI很有可能再创新高。
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陆志明建议国家出台综合性的通胀治理政策,强化对流通领域囤积居奇炒作的干预力度。他说,由于中国食品生产尚未建立起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农超对接”模式,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环节众多,收费较高,极易引发炒作行为。因此有必要出台行政干预措施,降低流通环节的收费标准、杜绝炒作,如减低摊位费征收、实施合理的限价保护政策;扩大生产环节的规模效应,扶植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尽早实现农超对接,从而在最终消费领域降低成本价格;消费环节也可采取对弱势群体的适当补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