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四步调控菜价:农销对接 菜价可降一半

网友投稿  2011-01-10  互联网

  同样面临冬季菜价上涨的压力,沈阳相对于哈尔滨菜价却略低。在平抑菜价上,沈阳有哪些做法值得哈尔滨借鉴?近日,记者在沈阳实地采访获悉,沈阳市政府对蔬菜种植户、蔬菜经营户进行价格补贴;改造中低产田,发展温室、大棚种植;通过农销对接,用现代物流方式把农产品从地头直接配送到社区直销店;去年11月末针对菜价过高而制定的18条稳定消费价格水平措施……这些都是沈阳在短时间内菜价快速回落的保障。
第一步:把补贴送到各个环节

  为了降低菜价,哈尔滨出台政策对于冬储菜主产区窖储量达20万公斤以上的菜农,给予每吨40元的补贴;冬季温室生产蔬菜的菜农,每户每亩可获 1000元燃油补贴费。相比之下,沈阳市也通过启动对蔬菜种植户、蔬菜经营户的价格补贴,来对菜价进行干预,而不同的是,沈阳照顾到流通环节,把补贴尽可能地送到蔬菜流通各个环节。

  沈阳蔬菜调控的方法是,主要以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为调控载体,必要时启动南五、盛发两个批发市场。供应紧张时实施紧急补贴,“大路菜”和细菜分别按每吨80元、150元的标准,以7日为一个补贴周期,对经营业户补贴。同时,防止货源外流。

  “蔬菜是生鲜产品,不同于粮食、食用油等产品易于贮藏,很难通过冷藏的方式进行储备,因而补贴机制比较合理。”沈阳市农委相关人士说。

  第二步:农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

  菜价高,流通环节在其中的加价作用不容小看。一车菜从菜地里收上来,再摆到市场的货架上,价格至少要翻一倍。减少了流通环节,就等于把一半的菜价还给消费者。

  作为沈阳市今年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农销对接就是通过现代物流方式,把农产品从产地的地头直接配送到城市专柜、大型食堂、社区直销店等,以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和最低成本提供给消费者。与传统流通渠道相比,这种方式至少省去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等环节,同时配送中心以高于产地 10%的价格采购、低于销售地市场10%至50%的价格销售,生产者多赚了,消费者也省钱了。

  1月2日一早,沈阳市苏家屯区来胜村的5000公斤油菜被装上沈阳玫瑰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的农产品配送车。两个小时后,这批蔬菜以每斤1.6元的价格通过社区直销店送到消费者手中,而这个价格仅是当天沈阳市场平均价格的一半。

  据介绍,去年年初,沈阳市扶植起3至5家有实力的农产品流通配送企业,终端消费的专柜、大型食堂、社区直销店达到300家以上,年配送农产品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
第三步:   改造中低产田发展温室大棚

  虽然从气候上讲,沈阳比哈尔滨更适合冬季蔬菜种植,而且大棚种植面积呈增长之势,但是近几年来沈阳城市人口增长快,还要南向京津塘、北向吉林黑龙江等地输送,所以市场菜量需求不断加大。对此,沈阳市拿出较有特色做法。

  沈阳市农委相关人士表示,沈阳市政府准备用3年时间改造100万亩中低产田,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其中去年建设10万亩设施农业,包括温室农业和大棚农业。

  “设施农业已在沈阳周边的康平、法库等地开始建设落户,并部分投入使用,已经有所收获。”这位农委相关人士说。
第四步:   出台18条措施稳定物价

  与哈尔滨一样,沈阳在去年11月中旬的菜价也像坐上了过山车,不断高涨,但是到了去年12月初,菜价就全线回落了30%。这其中除了得益于上述三方面的措施影响外,还得益于去年11月末沈阳市政府出台的18条稳定市场价格措施。

  这18条措施,除了哈市也正在实行的降低摊位费(租金)和进场费、免收车辆通行费外,还包括: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出台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责任体系;陆续用3年时间,按照每1.5平方公里、1万人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菜市场的标准,新建121个菜市场;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

  沈阳市政府这些措施保障了市场的供应充足,销售渠道增加,让市民心里有底,不会盲目抢购,最终使得价格走向平稳。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1-10/5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