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不仅直接影响了居民的菜篮子,加大了经营与投资风险,加重了公众对未来通胀的焦虑,更引来政府空前严厉的调控。部分嗅觉敏锐的资金率先撤退。11月12日,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迎来“黑色星期五”,各品种合约纷纷暴跌,不少品种连续跌停。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也随之大幅回落,大蒜与棉花价格更是“高台跳水”。
来如雷霆,去如潮汐,大起大落的农产品价格走势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在这个市场上,决定行情的究竟是基本面还是资金面?国内调控能否挡得住海外波动?无形之手能否抗得过有形之手?在市场修正确认之后,期货能否迅速回到应有的基本面?现货价格今后会否合理地逐步上涨?
不能简单看待农产品的上涨,除了流动性泛滥引发的热钱追逐,多年形成的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才是这次狂潮的内因。从长线看,这次涨价预示着大农业的投资机遇的到来,这才是严控农产品背后我们看到的机遇。
新发地菜商的烦恼
文 本刊记者 姚博海
从 “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在通胀焦虑的背景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人们最切身的感受。对于近乎成倍的增长率,社会开始将质疑的目光投向农产品价格背后的利益链条;另一方面,作为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们却在为因通胀而导致的利润率过低而叫苦不迭。
菜花:每斤0.2元到4元的历程
“我给你便宜点,剩下的都拉走吧,怎么样?”蓄着络腮胡子,一身破旧但看起来很暖和的褪色军大衣,极具特色的山东临沂口音,徐广记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山东农民。从岳各庄到新发地,他已经在北京农产品市场做了17年的蔬菜批发生意,黄瓜和菜花是他主打的产品。但现在,生意的难易程度并不能和他的从业经验成正比。
来自河北承德的买家并没有买徐广记的账,他只是订了1吨的菜花后就转向其它的蔬菜卖场。对于他来说,菜花高昂的价格是他不敢大量采购的原因之一,与其它蔬菜相比,菜花的价格显得有点过高,“去年同期才2毛钱/斤,现在大菜花要1.6元/斤,小的要2元/斤,如今市场能够选择的蔬菜这么多,很少有人愿意买那么贵的菜花尝个鲜。”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只不过这种担心最终可能会波及到的是徐广记。在徐广记身后,是一辆6.8米长,能装14吨货物的中型货车。车厢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新鲜的菜花,只是从徐广记焦躁的心情不难看出,这里并不是它们应该长待的地方。以往,徐广记的菜花基本上是两天走一车,但现在却已经卖了3天半,至少还有1/3的菜花没有处理掉。
高昂的价格给徐广记的生意带来了几个麻烦:与同类蔬菜相比,菜花的价格涨幅很高,老百姓选择余地很大,没必要非吃菜花,销量自然也不好;菜花的价格上涨了,运输风险开始加大,原来压货一车也就5000多块钱,现在翻了10倍,一车货就值5万多,万一碰到个车祸,损失难以估量;在市场里,管理费是按车头收取,并不与销量挂钩,尽管新发地的管理费是全国最低的几家之一,但压货依然成本巨大。
徐广记告诉记者,新发地都是像他这样的一级批发商,主要以走量为主,他们在来之前都会联系好一些买家和老顾客,当天到当天就拉走,自己从中只是赚一些毛利。 “真的是毛利,我这批菜花是小的1.9元/斤、大的1.5元/斤收来的,中间还有2分钱的代收费,我每斤只能赚8分钱。”扣除掉包车运货的成本以及在市场的管理费,徐广记坦言如果两天能走一车,他大概可以赚到3000元,但是如果超过3天还卖不完,他只能赔本赚吆喝了。
据徐广记介绍,从农民种好菜到老百姓买进家,蔬菜流通大的环节至少要走三部分:通常,农民种好蔬菜后,批发商们有时会自己去村子里收,但更多时候是雇用一些代收人,通常多为本村的消息灵通人士,通过征收几分钱的代收费,他们会负责说服农民把蔬菜卖给雇用他们的批发商。除此之外,一些小的菜贩也会统一买一些菜然后加上一些利润卖给徐广记这样动辄以每天几车计算的大批发商。
收到菜后,徐广记会找好车,谈好压车费用,联系好买家之后运到新发地,来这里进货的通常是一些大型超市的采购人员以及周边城市的二级批发商。在新发地,每天凌晨3点-5点是最火爆的交易时间,来自河北以及北京郊区的商贩们都会在这个时候来进菜,从而确保在各个地方的早市中能出现最新鲜的蔬菜。这其中二级商贩还有可能会把菜批发给更小的三级商贩,由他们充当起在各个小区菜市场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角色。
但现在,这个供应链却显得越来越“焦虑”了,徐广记因为利润越来越低开始考虑做些其它产品批发,菜农们则因为去年菜花丰收,2毛钱的“白菜价”使得很多人认为种菜花并不是一件很赚钱的事情。今年菜花的产量直线下降,以往徐广记很容易在一周内就收满一车,但现在如果不提高中介代收费,他的车很难装满,“我总不能拉半车来卖吧!”他说。
一方面是进货难度的增大,另一方面是出货时间的延长,加上中间运输成本的增加,老百姓买到4元/斤的菜花也不足为奇。
白菜:囤积等于赌博
与徐广记相比,刘得福显然要幸运得多。尽管相比于去年,他的大白菜价格翻了一番,但5毛5这样的“白菜价”还是显得要比其它蔬菜更有竞争力。据他介绍,他的大白菜主要从河北玉田进货,方式和菜花的差不多,也是通过一些当地小中介收菜,中介费是每车100元(同样为6.8米长货车),收购价大约是0.46元/ 斤,利润大概为1毛钱/斤上下。
此前,曾有媒体猜测,部分拥有大资金的人在山东、河北等白菜产地低价收购菜花然后将价炒高,等到来年再卖。对于这样的传闻,刘得福笑着反问记者:“如果真这么好赚钱,谁还现在来卖?”
刘得福告诉记者,囤积一些白菜留到来年卖,这的确是业内一些商贩的常用手法,但结果并不一定如同外界传言的那样充满暴利。他举例说,在河北唐山乐亭,有部分商贩在以3毛/斤的价格收购白菜,但那不是净菜,他们拉到市场来卖的都是去了根的净菜,进价没有低于0.45元/斤的。在收完这些菜后,有些商贩会把白菜保存在自己租用的冷库里,等到来年价高的时候再卖。
“这样做存在很大风险,不说租用冷库需要成本,就是温度控制就很难把握,稍微有些不慎,白菜可能就会坏掉。而且就算来年价格暂时提高了,如果很多农民大量放菜,价格也会很快降下来。”
刘得福做了一个对比,如果来年开春的大白菜能卖到0.65元/斤,只能和自己目前卖的利润持平,大约卖到7毛/斤才能略高于自己目前的利润,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据他所知,2009年一些“捂菜”的商贩赚到了大概高于同期20%的利润,但今年年初,普遍都赔了40%左右。“说白了,这就是赌一把,但是只要是赌,肯定会有赢有输。”
生姜:农民的“理财产品”
白菜至少老百姓还吃得起,但作为配料的生姜、大蒜却不得不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奢侈品”。李贵夫妇在新发地做生姜批发已经有7个年头,11月初他们又迎来了一个生姜批发时节的原点。这一天,各地刚刚收获的新姜开始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新发地,此前一直停滞在这里的拉货司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此前的10月份,新发地的生姜价涨到了最高点每斤6元,上涨的背后,李贵的生姜批发生意也开始愈发难做,此前两天一车的批发量在10月份打了很大折扣。现在新姜的上市使得李贵的压力逐渐缓解。据新发地市场最新统计,生姜平均价现在大致在3.3元/斤,跌幅将近五成。
和很多新发地的批发商一样,李贵夫妇也是生姜的主要产地山东昌邑人,他们自己家里有人种生姜,村里面的生姜也主要从他们这里出口。夫妻二人分工很明确,李贵负责谈价、过秤、运输等工作,妻子邱洁主要负责收单、清洗、分装等工作。
对于具体的收购价格,李贵并不愿意透露,只是告诉记者现在新生姜的收购每斤可以产生3分钱的利,如果走量正常也就是两天一车的话,大概能赚到3000块钱。
对于之前所传言的囤积居奇的情况,李贵告诉记者,生姜的市场交易的确会存在一些“捂着卖”的情况,对于生姜产地的农民来说,生姜更多时候充当着一个家庭的“理财产品”功能,他们会把生姜放在冷库里慢慢出手,这也是许多产地延续下来的传统。
下大雨时,一些地势低的生姜窖被淹,生姜农卖生姜多,生姜价会下来一些;学生开学时,为了给学生凑学费,生姜价也会下来一些;农忙时节,大家无暇卖生姜,生姜价又会上去一些。总之,选择细水长流的方式卖生姜,显然是一个避免价格风险的稳妥办法。
在李贵看来,此前新发地销售的生姜全部都是2009年生产的,由于老姜的量越卖越少,因此就有了10月份价格最高点。和蔬菜不同,生姜不是在很短时间内就集中到各个中间商的冷库里,而是分散在农户的地窖里,所以不太可能存在某些人想象的炒作问题。即使真的炒作,也很难炒作起来。“放在地窖和冷库里会存在很大风险,稍有不注意可能就会赔本。而且就算有人故意抬高生姜价格,那么农户也会趁势把自己地窖里的生姜拿出来卖,价格自然会下去。”
生姜的价格受到“大小年”的影响很明显。李贵说,2009年年初气温较低,一些刚种下的生姜被冻坏了,没冻坏的,发芽状况也不理想,导致亩产下降。此外,当年的种植面积也减少,2009年2、3月份,正是当年种新姜的时候,生姜的市场价格每斤在0.9元-1.6元之间波动,农户出售时的价格更低。连续几年的低价位,严重打击了农户种姜的积极性,导致当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这就造成2010年初的生姜价格逐步攀升。
大蒜:生意难做
与生姜相比,大蒜的价格就没有这么大的跌幅。新蒜上市后,新发地的大蒜批发价由此前10月份的6.8元/斤降到了现在的5.6元/斤,尽管如此,黄树生的大蒜生意依然不是太好做。
黄树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大蒜比去年同期降了1元/斤左右,但销量已经很难达到2008年时期的黄金水平。“这几年大蒜价格一直在上涨,但是因为是配料,有些老百姓也就少吃了。”
与此前的商贩不同,黄树生并不是大蒜产地的人,他只是干批发,通过从大蒜中介人那里收取成批量的大蒜,再联系好车运送到新发地,这边还需要提前联系好买家。据他回忆,2008年时,一天走个四五百吨都不成问题,一天的毛利能有三四千块钱。但现在不同,一车36吨的大蒜很难在一天卖完了。
“现在每斤的毛利大概在1元,但是基本车车都要压货,不赔钱就不错了。”据他介绍,1吨蒜1天的各种成本要180元,以36吨的大车计算,如果多卖一天,他的成本就要增加6480元,“没办法,卖不掉赔钱都要卖啊!”黄树生无奈地表示。
对于大蒜涨价,黄树生认为,通过包库来储存大蒜的商户确实有,但也和前面的生姜一样,更多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目的,“如果没有其它外部环境影响,人为的炒作很难产生这种效果。”
更多原因在于,大蒜的种植也如同生姜一样,农民总是受到前一年价格的影响,加上近几年我国大蒜出口量逐步增长,但产量却并没有实质增长,这也是助推大蒜价格的一个因素。
大豆 跟随海外起舞
文 本刊记者 于娜
孙圣海是“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富锦市二龙山镇新兴村的“全国种粮能手”,今年他把276垧地全改了水稻,大豆“一根垄都没种”,大豆同水稻比较收益的差距终于让他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而远在北京的居民周女士正在超市里面寻找着非转基因大豆压榨的豆油。
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在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以及天气因素造成减产的带动下,国内大豆价格也被动上涨,收购价从每斤一块八毛多涨到一块九毛三四,有的好大豆达到4元/公斤。
“国际油脂油料市场是开放的,国内大豆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价格,这轮大豆价格上涨完全是受国际市场影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照新认为,不过他认为国产大豆本身价格也是严重低估的。目前,国家正加大市场调控力度,在市场修正确认之后,大豆价格今后应该是合理、逐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