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8日通报,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 个 世 纪 以 来 首 次“ 七 连增”。这是继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粮食产量后,权威部门再次向市场发出粮食增产丰收的信号。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认为,粮食增产、农业丰收,对稳定物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管理通胀预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粮食等大宗产品和“菜篮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基础不存在。
增产信号
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
“今年增产了,价格还在涨。如果减产了,那价格会怎么样?”陈 萌 山 认 为 , 粮 食 增 产 、 农 业 丰收,对稳定物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管理通胀预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农业部将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为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基础性支撑。
据农业部发布的信息,今年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312亿斤,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 亿 斤 以 上 ; 粮 食 播 种 面 积 达 到16 .48亿亩,比上年扩大1329万亩,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加;亩产达到331 .5公斤,比上年提高6 .9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油料面积在连续两年增加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扩大,总产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生产遏制了继续 下 滑 的 势 头 ; 糖 料 面 积 略 有 增加,总产基本持平;“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供应充足。
当前正值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秋冬播种作物面积继续增加。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秋冬播农作物7 .1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油料、蔬菜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冬小麦、冬油菜均增加100万亩,冬种马铃薯面积增加200万亩,为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预计冬春蔬菜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增加800万亩,畜牧业、渔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今冬明春蔬菜和其他“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是有生产基础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2010年秋粮增产,以及受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影响,估计2011年农产品价格涨幅可能趋于缩小。
正是基于对农业生产形势的判断,隋鹏飞认为粮食等大宗产品和“菜篮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基础不存在。“从目前来看,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看气候变化情况,如果天气特别异常,不排除局部地区的价格在短时间内有所波动。”
李国祥认为,展望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因受气候不确定性的影响,很难估计是否增产,但是扩大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相对较多。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幅度是有限的。
调控深化
农产品价格逐步稳定
农业增产丰收为近期一系列的物 价 调 控 政 策 提 供 了 “ 物 质 基础”。商务部7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11月29日至12月5日)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随着稳定物价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各地蔬菜市场货源充足,价格普遍回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5.4%。水产品价格继续回落,肉类价格小幅波动,其中牛肉、猪肉价格出现回落。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大蔬菜生产扶持力度,包括发放蔬菜生产补贴、增加蔬菜生产投资、实施蔬菜生产奖励。比如天津当前采取了“促发展、保两头、压中间、增储备”的做法,大力促进蔬菜生产发展,注重保护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压缩和减少流通环节,增加蔬菜应急储备,确保市场供应,这被农业部 认 为 “ 在 全 国 都 很 有 推 广 意义”。
作为农业生产的主管部门,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蔬菜价格。陈萌山说,农业部高度重视前段时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菜篮子”产品的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市场供给。
农业部提出“保种保供”,包括 切 实 抓 好 当 前 生 产 , 为 确 保 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的供应,将集中力量抓好冬种工作;促进产销衔接,强化产销信息的监测与发布 , 组 织 产 销 对 接 和 产 品 推 介 活动,确保蔬菜顺畅流通;开展标准园的创建,推进标准化生产,辐射带 动 蔬 菜 产 品 质 量 和 效 益 全 面 提高。
陈萌山说,最近国务院发了40号文件,一共有16条,农业部门也推动完善配合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将所有收费公路都纳入了绿色通道的范围,还增加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享受绿色通道的政策,畅通主要“菜篮子”产品跨区域调运通道。
申银万国分析认为,今年11月价格稳定措施实施后,蔬菜价格立即回落,效果最明显。与2008年不同,本次蔬菜价格调控注重短期措施和长效机制的结合,如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化肥生产、加大蔬菜供应等,未来蔬菜价格涨幅将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干扰
Q E3或成农产品价格新变数
今年国际粮食市场“减产”和“出口限令”一度让人担忧会推高国内粮价,在当前国内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的背景下,国际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美国纽约时间12月5日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在购买完6000亿美元资产,即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 E2)结束后,“肯定有可能购买更多资产”。这被解读为美国可能启动第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 E 3)。北京时间12月7日,亚洲开发银行对此表态称,美国量化宽松恐给亚洲造成资产泡沫和通胀威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美国启动Q E 3,对中国的物价会有影响。她说,美国扩张的货币在本土花不掉,就会有一部分以热钱的形式进入中国,对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冲击,间接影响中国的CPI。不过她表示,热钱的流入取决于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所以到底美国启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C PI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看不到。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强 调 : “ 面 对 已 然 开 始 吹 风 的Q E 3,新兴经济体可能不得不做好迎接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准备。”他说,由于Q E 2推出之后,美元汇率不降反升,美国长债利率不跌反涨,所以美国有让美元进一步贬值的动力。当前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弱于预期,于是伯南克就出来吹风Q E 3。如果未来美联储果真准备推Q E 3,那么农产品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导致新兴市场国家C PI走高。事实上,在Q E 2推出时,美国农业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粮食减产的预期,由此诱发当时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全线涨停。
目前,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仍然在不断攀高。据农业部第49周(11月29日至12月3日)主要农产品国际价格周报,国际市场除棉花以外的多数农产品价格均环比上涨,其中小麦价格环比涨幅达到7%,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53美元,环比涨7%,比上年同期高24%。与上年同期相比,芝加哥玉米和大豆期价分别高出39%和2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速度加快,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不仅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世界农产品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在大豆、食用油等产品领域,世界市场供求波动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国内价格走向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