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的指挥棒,在房地产之后指向了农产品市场。
市场预期的农产品价格调控“组合拳”得到了明确政策支撑。今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其中,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政策措施的最主要内容,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并取缔非法交易。
调控农产品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作为农产品定价中心的期货市场,今年7月以后经历了一轮“历史罕见”的大涨。农产品期货涨价幅度均在30%之上,而棉花等品种价格基本已经翻番。
农产品涨价使得CPI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似乎还有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猪肉价格之前和猪粮倒挂,目前猪肉价格涨幅刚刚开始,这对通货膨胀有着大的推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院院长胡俞越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几项调控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措施:首先,要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大新疆棉外运力度。
其次,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棉花的行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涨价的本质
农产品价格飙升,各方都将目光集中在“炒作”二字上。期货市场和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俗称“电子盘”)因被怀疑为炒作重灾区被当作众矢之的。然而部分市场声音认为,期货市场和中远期市场其实只是农产品定价体系中的一环,虽然存在投机行为,但农产品供需基本面和全球流动性过度宽松才是涨价的根本原因。
北京工商大学期货与证券研究院院长胡俞越认为,此轮涨价最根本的驱动因素还是供需。“2010至2011年度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缺口在4000万吨,这不算一个小的数字。大宗商品供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南非标准银行商品交易策略部负责人魏文德表示,大宗商品涨价是供需为基础、资本为拉动力的涨价,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和新兴市场日益旺盛的需求联手拉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这种强劲的走势还将持续12到18个月。”魏文德说。
实际上,相对与监管严格的期货市场,国务院提及的“电子交易”似乎更值得担忧。在郑州、上海、大连三大期货交易所之外,200余家以“电子商务”为由注册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构筑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类似于期货的场外交易市场。由于监管真空,此类“电子交易”经常爆出炒作黑幕,大蒜、生姜等一系列遭到游资爆炒的品种都可以通过这种平台交易。
“大宗商品的场外市场一直以来监管真空,中远期交易平台多以‘电子商务’的名头由地方政府审批设立,也不是真正的期货市场,证监会、公安部、商务部等单位都很难监管。”证监会人士指出。
国务院的介入使各相关部委得以凝成一股力量。今年4月中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发专函至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办公厅,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进一步把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排查摸底工作做细做实。
今年6月底,在国务院的指挥之下,七部委组成的调查整顿小组深入市场第一线进行肃整,规模之大、级别之高尚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