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11月上旬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3.9元/公斤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1-16  互联网

  据新华社11月15日电:商务部日前在海口举行的今冬明春蔬菜产销衔接工作会议上通报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了11.3%。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王炳南介绍,今年以来,蔬菜市场总体供需平衡,受各种因素影响,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据监测,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

  据分析,今年蔬菜价格上涨呈现出北方蔬菜价格涨幅高于南方,茄果类蔬菜涨幅高于叶菜类,季节性上涨时间从往年10月份提前到6月份,蔬菜价格涨幅高于食品价格上涨水平等特点。

  据王炳南介绍,冬季易造成蔬菜储运困难,上市成本增加。如果发生灾害性天气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局部地区部分品种蔬菜可能供应偏紧,价格也会较大幅度上涨。

  ■新闻调查

  三大原因造成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据新华社11月15日电 10月份物价上涨创下25个月来新高,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涨幅“贡献”了74%。针对本轮农产品涨价,出现了“供需失衡说”“中间加价说”“热钱炒作论”等众多解释。为弄清真相,记者深入河南、山东、广西等农产品主要产地调研发现,农产品生产三大“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渐成常态。有关人士提醒,农产品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后,食品价格容易受到借势炒作等因素影响,这为物价调控提出了新课题,值得密切关注。

  农资“刚性涨价”。受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而且由于“能源短缺”长期存在,决定了农资成本难以下降。“这十年,不少工业品价格翻了几倍,但小麦、玉米价格涨幅只有40%左右,这算多吗?”不少农民对记者表示,工农产品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剪刀差”。

  许多人将农产品涨价归结为自然灾害、加工环节、货币政策和人为炒作等,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还只是“结构性、阶段性、季节性因素”,难以解释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等专家表示,从长期看,农资价格上涨等生产成本上升,才是农产品涨价的趋势性原因。

  进城务工“涨薪”。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一些地方出现“用工荒”,农民工的工资普遍上涨一两倍,“这会推高从事粮食生产的比较成本”。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包永江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回暖,务农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必然会更加高昂。

  农地价格“看涨”。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城市地价快速上涨,拉动了城郊地价,并进一步传导至农业地价。此外,一些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大规模租地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价,从而抬高农产品生产成本,推升农产品价格。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在同一单位的土地面积上,务农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北京四环附近,用一亩地建商品房和种小麦,收益要差30多万倍。”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1-16/5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