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1-01  互联网

  农业是高度依赖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产业,在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要想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只能依靠科技创新。2007年底,农业部开始实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科研体制多年积累的弊端,为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

  优势科研力量与主产区生产有机结合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农业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科技发展与产业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约为51%,而欧美国家在7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达80%以上。

  “北京拥有2/3国家涉农重点实验室,科技研发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北京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同样存在着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特别是科研和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刘亚清的一席话道出了我国农业科研体制的弊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研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07年底,10个农产品按照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政策思路悄然运行,2008年底,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了一套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技术体系。每一个农产品设立1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同时,为了承接专家的科研成果,在主产区设立综合试验站,进行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带动产业提升。

  “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凝聚了2000多名农业科技界的青壮年精英,建立了970个综合试验站,使优势科研力量与主产区生产有机结合,让科技成果迅速落地开花。”农业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问题”被认为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最重要的创新点。很多科研人员认为,目前科研管理上的最大弊病就是选题立项与成果评价都是在专家内部循环,即专家写项目指南、专家自己组建队伍、专家申报、专家评审、专家验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则彻底打破了这种怪圈,要求体系科研人员必须通过调查,根据用户需求来确定研究方向,而用户主要包括6个方面――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推广部门、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

  更为重要的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有着一套严格的考核程序。体系专家到一线调研,要求记录下每个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和调研记录,还要求技术研发出来后听取这些技术用户的反馈意见并进行简化和完善,还要对用户做到“包教包会”。

  评价机制不再是“唯论文”而是“为产业”

  对科研人员来说,最大的变化来自于评价机制的转变。“对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考核不再以论文和获奖为主,而是通过整个产业的产量、质量、安全以及技术发展状况来考核。简单地说,体系正常运转后,产业不能再出现大的波动和大的问题,或者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解决。这样一来,引导更多的科研人员走出论文,走向生产、走向农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管理者如是说。

  “很多项目都在进行高产或超高产攻关研究,亩产1000公斤、甚至1300公斤的技术模式都很多,培育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可是我国玉米平均亩产只有350公斤,产业技术体系就是要做350至1000公斤之间的技术熟化,因为体系的目标是大面积实实在在的增产,而不是撰写SCI论文。”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洛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沈东风这样诠释体系的作用。

  同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每个科研人员在生产季节必须及时报告当地生产中出现的灾情和突发性问题,不报告就被认为是失职。

  “以前就算科研人员发现了灾情,一时也不知向谁反映。现在,通过体系上报,科技将发挥出快捷而强大的作用。”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对此深有体会,“2008年6月上旬,山东济宁综合试验站发现小麦灰飞虱大面积暴发,直接导致套种玉米发生粗缩病,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们调派专家赶到现场,连夜开会决定‘凡是5月20日之前播种的玉米全部重播改种’,否则将会减产70%-80%。这可涉及到上百万亩啊,市政府不敢下决心,‘最后还是听专家的’,拿出几百万元弥补农民损失。这一举就挽回经济损失7.5亿元,政府对体系专家特别感谢,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也使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增强了科技服务的信心。”

  为了使体系人员能够对生产中的问题快速反应,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通过网络通讯,建立了24小时回复和48小时到达事发现场的制度。

  而有些时候,体系的反应速度比这个还要快。“今年8月上旬的一天,我们接到农业部领导紧急指示,要求尽快拿出抗灾技术方案。我与栽培研究室专家及部分试验站长利用午饭时间,讨论了东北玉米生产形势,立即编写了‘当前玉米生育后期促早熟保丰收的有效措施’,只用了1个小时就上报给农业部,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了技术支持。”张世煌对记者说。记者看到,这项技术措施虽只有200多字,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农民看了能立即操作。

  联合攻关的科研大格局正在形成

  有人评价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集中多方力量解决生产中的综合性问题。

  在每一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内部,通过设立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和养殖、设施设备、产后加工、产业经济6个环节岗位,把专家们均衡地分散在各个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产业发展不至于出现技术支撑的“短板”。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对此深有感触:“全国从事水稻研究的人有1.2万多人,60%以上集中在育种方面。我们常说‘上下一般粗’,就是说我国的农业科研从中央到省到地区农科所,大家的研究同质化严重,一些研究领域人满为患,一些研究领域无人问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保证了每个产业的每个环节、每个区域都有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同时也使各个技术环节围绕同一目标联合攻关成为可能。”

  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苹果体系育种研究室的7个专家,过去因为是争取苹果育种项目的竞争对手,所以每个人做的杂交种材料都相互保密。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研究室,变成了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把自己手里的育种材料拿出来互相交换,共同研究确定今后苹果杂交育种的方向。”

  正是有了这种联合攻关的机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北纬33度地区小麦大面积关键增产技术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了解,北纬33度地区是我国小麦生产潜力最大的区域,总面积1.1亿余亩,分布在苏、皖、豫、鄂、川5省,单产徘徊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

  “实际上,解决北纬33度地区小麦增产问题的提议在10年前就已经提出,但由于组织方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等问题没有解决,一直没有启动这项研究。 2007年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使这项研究水到渠成。”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告诉记者:“体系囊括了于振文院士、程顺和院士等科研精英30余人,涵盖了产业链的各个学科,同时,体系在该区域内设有18个综合试验站,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专家联合攻关,最终使该地区小麦平均单产增加 10%,总产增加100亿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新的贡献。”

  “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近3年来,一个既有宽广视野、又能务实解决问题的科研大格局、大思路正在形成,而这些大的科研思路将在‘十二五’全面付诸实施。”农业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体系人员将联合攻关产业发展的瓶颈,保守估算,‘十二五’期间50个产业技术体系将有80-100个重大创新出现,届时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将得到优化升级,将带动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出现新的局面。”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1-01/5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