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之后,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纷纷出现大幅上涨。从期货市场来看,6月份至国庆节前,小麦期货价格累计增长约10%,国庆节后累计上涨7%,上涨步伐明显加快,10月27日更是创出了2755元/吨的历史高点;白糖价格自今年6月开始上扬,至国庆节前累计上涨16%左右,而国庆节后的涨幅已接近20%;棉花价格自7月份至国庆节前的累积涨幅为30%左右,而国庆节后不到三周时间,累计涨幅也达到30%。
整体而言,国内农产品市场供需可维持平衡,不会因此引发价格全面大幅上涨,但近期尤其是国庆节后,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之所以暴涨,原因在于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对国内外市场的判断与运用能力、国际气候变化及国际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国内来看,首先,我国一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经济格局。但将CPI增长控制在3%的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8%的现实不相符,往往农产品价格在前期受到压制,在后期会表现出爆发性上涨。依据以往经验,当CPI增长接近3%时,粮食价格往往处于低点,而一旦CPI增长超过了3%,农产品价格就会出现暴发上涨,反而将进一步推高CPI。
其次,近期农产品价格暴涨也反映出我国缺乏对国内外市场做出前瞻性判断与准确把握能力。今年3月份,棉花、白糖均处在价格低点,如果当时可以判断出国内缺口,通过现货买入或远期合约买入及早弥补,则可以有效加强对国内市场保障性,从而避免此轮价格大幅上涨,而在缺口出现后再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入,反而将推高国际价格,还不能从根本上平抑国内价格。
此外,虽然多方预计今年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考虑到今年频发的自然灾害,粮食实际产量与质量均尚存疑问。同时,流动性过剩也是推高价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国内投资渠道有限,难免有一部分资金流向农产品市场进行炒作。
国际方面,今年自然灾害导致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小麦大幅减产,俄罗斯、乌克兰已开始控制小麦出口,国际市场受到明显冲击,小麦价格一路飙升。国内市场虽然未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具有一定独立性,但当国际价格上涨至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累积效应也将对国内市场产生带动作用。此外,由于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多由美元结算,近期美元贬值也使商品价格表现为上涨。
因此,建议国家应该适当放宽对CPI上涨的控制幅度,并提高对国内外市场判断的前瞻性,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把握国际机会,采用综合手段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作者为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