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发改委官员称长远看农产品价格仍有涨价趋势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0-25  互联网

  在超市、在菜市场、街头巷尾老百姓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两个字——涨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价格,包括粮、油、肉、蛋、菜肯定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央视10月24日报道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9月份CPI同比涨幅创下了23个月以来新高,这说明了什么呢?2010年10月23日,央视《新闻1+1》播出“涨价阻击战”,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9月份CPI同比涨幅创下了23个月以来新高。数字是抽象的,如果它反映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是我们的生活成本在不断地增加。衣、食、住、行好像什么都在涨价,我们不妨再回到前面的数字,创下新高的CPI同比涨幅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市民1:

  肉、蛋、奶都在涨价,我这儿买的豆角两块五一斤。

  记者:

  去年多少钱?

  市民1:

  今年夏天的时候还一块钱一斤。

  市民2:

  一个这么一丁点的西红柿两块多,我感觉比吃肉还要贵。

  市民3:

  以前的油三块多,现在涨到六块多。

  解说:

  这是北京一个普通的下午,在超市、在菜市场、街头巷尾老百姓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两个字——涨价。

  主持人: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9月份以及第三季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其中备受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在9月份同比上涨3.6%。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5个百分点。

  解说:

  10月20号,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各方纷纷猜测这可能是针对物价而发。而第二天即将公布的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之中,CPI有可能会走出高点。事实果真不出所料,3.6%再创年内新高。

  盛来运(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主要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居住价格的上涨,这两个因素贡献了90%。

  解说:

  在昨天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9月份CPI的上涨首先是翘尾因素的影响。由于去年的CPI是前低后高,对今年产生的翘尾影响是1.3个百分点,占同比涨幅的36%,新涨价的因素之中食品价格领跑。

  盛来运:

  因为老百姓经常跟衣食住行这些生活必需品产生联系,好像感受到现在食品价格涨幅很高,是不是觉得CPI被低估,这是人的感觉上带来的差异。

  解说:

  尽管3.6%已经创下了年内新高,但是还是有公众反映感受比数字要强烈。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做出了说明。

  盛来运:

  在中国,我们现在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还要占比较大的比重,大家熟知的指标叫恩格尔系数。我们恩格尔系数还要占40%左右,而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在20%以下,这中间也有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解说: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数字越低说明经济越发达。恩格尔系数偏高说明我国经济尚不富足,也说明食品价格上涨对普通百姓影响巨大,特别是那些低收入人群。所有的公众共同的疑问是价格还会再涨吗?又是否会由食品而扩展到其它商品?通胀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字幕提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支出,中国金融体系面临艰巨系统风险,资产泡沫、通胀等风险将显著上升。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周望军副司长给我们解释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周司长您觉得3.6这个CPI同比涨幅是在一个正常的区间内吗?

  周望军(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

  3.6这个涨幅应该说从经济来讲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二三个月以来的新高。3.6的构成主要还是食品类的涨价占了75%,体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就是我们所吃的大米、食用油还有肉类都涨价了。另外一类是居住类,水、电、煤气类涨得比较多,大概占了涨价因素的15%。除此之外,衣着类有所上涨,其它的还基本比较平稳。

  主持人:

  大头还是食品?

  周望军:

  食品。

  主持人:

  食品我们看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得比较大,但是如果我们看长期以来跟工业品相比农产品的价格是低估了。现在如果它涨价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回归,可以这么认为吗?

  周望军:

  可以这么说。因为在整个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劳动力统计和资本加快向城市流动。农村这一块应该说生产资源相对的投入较少,要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来弥补由于我们生产要素流动不均衡导致的空缺。

  主持人:

  就是对农民进行补贴?

  周望军:

  对农民进行补偿。城镇有工作的人,包括打工的农民都是有工资的,可以涨工资,农民没有发工资,他的收入主要是靠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来弥补。

  主持人:

  要弥补这个剪刀差,对于农民进行更多的补偿,农产品再往下就是食品,它的上涨应当说是一个长久的趋势?

  周望军:

  对。从西方各国,包括东南亚的日本、韩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来看,食品价格有一个逐渐上涨的过程,上涨到什么程度最后就合理了呢?上涨到农民工出来打工和在家里养猪、种地取得的收益差不多,这个时候农产品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主持人:

  说到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一定是要涨价的,但是从短期来看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居民不希望承受这么高幅度的涨价,这段矛盾怎么解决?

  周望军:

  今年价格确实涨得比较快,粮食1到9月份涨了12.1%,蔬菜涨了20%多。既然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不可逆转,那么政府所能做的事情,或者是宏观调控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把价格涨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到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主持人:

  我们再回头看一系列的统计局的数字,刚才您提到食品涨幅在比重中占到75%,而且我们看粮或者菜这些必不可少的日用消费者,实际上它的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7%和8%这样正常的数字。您说这种涨的步伐还能说是正常吗?

  周望军:

  今年粮食和蔬菜的涨价幅度超过往年。我们做过统计,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们国家粮食价格平均涨大概7%到8%,蔬菜价格也跟这个差不多。今年由于气候异常、灾害偏多,蔬菜价格比往年涨是超过了一倍。粮食价格因为整个农业劳动生产力成本提高比较快,国家通过治理收购价引导农民多生产粮食,保证农民的正常收益。在市场预期和政府引导两个方面作用下,粮食价格上涨幅度确实比往年高一些,高三四个百分点。

  主持人: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长期来看一定是上涨的,一方面我们又希望能够把城市居民的物价上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做什么?

  周望军:

  政府可以采取这么几个措施:

  第一,利用我们的储备,包括油、肉、食糖、棉花这些大宗商品来平抑市场,价格上涨时我们可以抛售,可以投放一部分储备保证市场供应。

  第二,更深远的层次来看,农产品涨价基本上有合理性,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对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补贴,比如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给居民发放临时价格上的补贴。我们在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我记得第一次发物价补贴一个月发了10块钱,就是我们生活费里面有50%是发的价格补贴。所以在80年代初价格上涨的过程中,群众对社会的意见还不是那么大的。

  主持人:

  大家现在特别关心,刚才我们反复强调,农产品涨价是一个长久的趋势,那接下来这个价格还会再往上涨吗?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价格。

  周望军:

  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价格,包括粮、油、肉、蛋、菜肯定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前段时间看到报道,韩国一棵白菜卖到70多块钱人民币,我们现在才卖到八九块钱,当然我们不能跟韩国比,韩国的价格也是不合理的。我们要把价格控制在群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使涨价的幅度和速度得到控制,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主持人:

  刚才我们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喝、住、用都在涨价,这是事实。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从流通领域追溯到田间地头就会发现其中背后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解说:

  这两天受到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食用油价格多次传出上涨的传闻,呈现一片山雨欲来之势,不少人心里还是觉得不托底,花生油、大豆油买了好几桶存着。

  主持人:

  为了平抑近期小幅上涨的食用油价格,20号国家粮油中心在网上竞价销售3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食用油,这是今年以来国家首次在市场上大规模投放储备食用油。

  解说:

  昨天,国家大规模抛售了国库里30万吨的菜籽油,这是今年来的首次。一些通过竞价购得储备油的油脂公司,已经开始开足生产线的马力进行包装生产,让这些储备油尽快投入到市场。

  沈志雄(某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管):

  为了满足市场,我们每天加班加点,一般加班12个小时到16个小时。

  解说:

  不单单是食用油,本月底国储动作频繁,10月15号,40016吨储备棉花入市。

  今天,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又投放了21万吨储备糖。

  字幕提示:

  10月21日新闻

  主持人: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糖价上涨的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对总量21万吨的中央储备糖以竞卖形式投放市场。

  解说:

  棉、油、糖几大涨价物资纷纷受到干预,只是究竟能够从多大程度上熨平价格看法不一。与全国每年菜油400余万吨消费相比,30万吨国储油并不算多。

  李哲(银河期货研究中心总监):

  从后期来看,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应该会维持一个高位振荡的格局,但是像前期、像近期有些品种这种快速上涨的趋势可能会受到一些抑制,比如说像油脂的抛储,白糖、棉花(的抛储)可能会陆续出台。这样的话会增加市场的供应,也会抑制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这个情况。

  解说:

  供需平衡,价格稳定,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常识,可是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这轮涨价的周期伴随着的却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秋粮丰收。截至今年10月 11号,全国已收获秋粮作物8.27亿亩,完成应收面积的71.3%,中稻和一季稻已收面积超过70%,玉米完成收割的面积已经达到了80%以上,大豆的收成也已接近90%,今年秋粮已经收获六成,丰收已成定局。但是面临秋粮大丰收的定局,价格上升却并未止步。

  白糖批发商:

  现在(50公斤)白糖要325元,国庆节以后每天都是2至3元(50公斤)往上攀升。

  杨先生(粮油零售店主):

  基本上桶装油大部分(涨幅)都在8到10块钱之间,比方金龙鱼从47(元一桶)直接一下调到55(元一桶),其它品牌也和金龙鱼差不多。

  福田农批蔬菜商户:

  进货价格比较贵就卖得贵,销量比菜价便宜的时候要少一点。

  解说:

  粮食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涨,无疑对于农民是个好消息。但是陆续的市场调研都发现,在农民那里的收购价其实并未水涨船高,获利大量地集中在了商品的流通环节,这也让无数人对于炒作农产品的中间商耿耿于怀。

  随着10月底秋粮收购季节的到来,在国家上调收购价格的同时,大批外地粮食巨头已经悄然布局,一场秋粮收购大战即将上演,其影响将无疑从田间地头一直蔓延到我们的餐桌。面对食品价格的上升所需要平抑的也许并不只是价格。

  主持人:

  周司长,我们发现在上一周,在已经过去的这一周,国家采取了一些抛售国储油、国储糖这样一系列的举措。这种举措对于平抑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没有好处?

  周望军:

  当然是有好处的。所谓的政府调控是四两拨千斤的一个过程,因为决定市场价格的不是总量,是它的边际量,如果市场多了,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来。所以我们所调节的是边际量,利用我们的储备、我们的边际量来平抑市场是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0-25/5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