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供大于求稻米上涨不可持续

网友投稿  2010-10-25  互联网

  近两周早籼稻连续大幅上涨,4天时间内上涨了7.95%,其中上周三涨停、周四盘中涨停,涨停的推动因素主要是天气和收购政策预期。笔者认为,本轮早籼稻期货价格上涨并非因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所引发,虽然稻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但要关注政府调控以及获利回吐的压力。

  农产品集体上涨带动小麦、早籼稻等口粮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上周三国家加息显示政府对通胀加剧的担忧。今年8月17日,2009年收购的早稻开始拍卖,2010年初早稻拍卖市场的成交率有所回暖,最高时达到18%,我国稻米连续6年丰收,国储拥有丰富的储备,政府有能力平抑价格的大幅上涨。

  “鲶鱼”台风暴雨天气影响,引发全球稻米供应紧张担忧。受到近数十年来最严重水灾影响,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今年收成或跌至不足2000万吨,比去年减少15%—20%,巴基斯坦和菲律宾遭受风灾和水灾后,稻米产量减少,国际米价有可能持续上涨。

  近年来,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稻米进口国。据报道,菲律宾受台风鲶鱼吹袭,造成60万吨稻米被毁,菲律宾相关人士预计今年的稻米产量将比预估的1740万吨减少约320万吨,菲律宾遭受台风是此轮稻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早籼稻价格在农产品中涨势相对较低,低价效应引发资金进入早籼稻期货。根据2010年来涨幅我们来对比发现,大豆、白糖2010年初虽然处于相对高位,但近期仍然出现了大幅上涨。截止到2010年10月15日,棉花上涨了46%,玉米上涨了16%,而早籼稻只上涨了3%,早籼稻价格涨幅偏低,受农产品比价效应引发资金进入。

  一些重要稻米主产国产量预期下降,国际米价上涨,也对国内稻米价格有提振作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0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印度稻米产量预测数据下调了200万吨,为9700万吨,同时还将2010/2011年度缅甸稻米产量数据下调了20万吨。美国稻米从7月中旬开始大幅飙升,从9美分上涨至14美分,上涨幅度达到50%。

  我国稻米年度进口量在30万吨左右,进口量相对较少,所以与外盘联动性较小。但在全球贸易盛行的时代,商品价格的联动性在增强,国际稻米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预期也支撑稻米价格上涨。10月11日,国务院公布适当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通知,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同比提高幅度达5.5%,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比2010年上升近8%。市场预计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提高产生较强预期,如果2011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提高5%,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将上升至1953元/吨。在此预期下,早籼稻期价短期产生加速上涨。

  稻米价格上涨并非供求关系所致,我国稻米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关注国内供应压力。根据国家粮油中心10月份的预估数据,2010年我国稻谷全国稻谷产量为19640万吨,同比增加130万吨,增幅0.7%。2010/2011年度我国稻谷新增供给量为1969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9万吨,年度内稻谷的国内消费量为18869万吨,同比增加401万吨,供应大于需求,稻米上涨缺乏基本面的支撑。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0-25/5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