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早籼稻强势补涨 警惕高位回调压力

网友投稿  2010-10-21  互联网

  当前国内早稻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早稻价格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空间,在早籼稻期价连续性大幅上涨后,需要警惕不断积聚的回调压力。

  自前期粮食类品种玉米、小麦成为市场焦点后,近日,早籼稻也因罕见涨停板而成为市场关注的品种。盘面看,主力1105合约从10月11日跳空高开上涨后,10月18日盘中一度封于涨停,19日价格延续短期强劲涨势,最高价触及2331元/吨,十一长假过后至今的8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约7%。我们认为,尽管短期综合因素导致早籼稻价格大幅上涨,但是长期上涨空间较为有限。

  本轮早籼稻期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存在补涨需求。回顾粮食类期货走势不难发现,8月中旬至9月下旬,玉米主力1105合约与强麦主力1105合约均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反观早籼稻主力1105 合约不但没有因本年度的减产而上涨,反而呈现一轮下跌态势,自高点2268元/吨下挫至低点2136元/吨。此外,1105玉米和1105强麦期价都创下该合约的历史性高点,且与早籼稻1105合约期价的比值达到阶段性高点,分别为0.98和1.20。可见,在通胀预期的情况下,粮食类价格大都出现上涨,早籼稻价格同样具备上涨动能。

  二是市场对于国家将提高2011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期增强。这是因为,10月11日,国务院公布适当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通知,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同比提高幅度达5.5%,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比2010年上升近8%。这一措施导致市场对于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提高产生较强预期,2010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93元,即1860元/吨,倘若2011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提高 5%,那么预期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将上升至1953元/吨,然而本年度主产区优质早稻的收购价已经达到每50公斤100元,即2000元/吨。另外,一般最低收购价提高后不久也会适当提高最低拍卖价格,这将增加收购成本。在此预期下,早籼稻期价短期产生加速上涨。

  三是稻谷产量预期下降,全球大米价格保持坚挺。此前,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0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印度稻米产量预测数据下调了200万吨,为9700万吨。同时还将2010/2011年度缅甸稻米产量数据下调了20万吨,为1080万吨。而近期关于稻谷主产区菲律宾“鲇鱼”台风可能对其大米产量造成影响的利多消息进一步刺激大米价格上涨,如果该国稻米作物产量下滑,那么将影响全球大米贸易。在全球贸易盛行的时代,商品价格的联动性也在增强,因此对于国内的稻谷价格短期起到间接利多作用。

  由此可见,正是以上三个因素致使早籼稻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但是这三个因素对于早籼稻上涨的空间难以提供长期支撑,当前国内早稻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一方面2010年国内稻谷产量有望继续丰收,根据中华粮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0年全部稻谷播种面积约4.52亿亩,同比增加200万亩,增幅0.4%。早籼稻播种面积8691万亩,减少114万亩,减幅1.3%;中晚籼稻2.4亿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粳稻1.25亿亩,增加300万亩,增幅2.5%。预计2010年全国稻谷产量3926亿斤,略高于上年产量3902亿斤,其中早籼稻626亿斤,中晚籼稻2100亿斤,粳稻1200亿斤。另一方面,2007年早稻产量触及近6年低点后有所回升,2009年产量约3335万吨,而2009年期间,早稻拍卖成交率一直处于5%以下,且市场拍卖的是2008年收购的早稻,直到2010年年初早稻拍卖市场的成交率才有所回暖,最高时达到18%,而拍卖市场投放2009年收购的早稻是在今年的8月17日启动,本轮早籼稻期货价格上涨并非因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所导致。

  综合上述,在基本面制约下早稻价格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空间,近期早籼稻主力1105合约价格在连续性大幅上涨后,尽管市场热情可能使得价格进一步“缓冲”,但是需要警惕不断积聚的回调压力。盘面看,主力1105合约创下新高后仍将试探高点,预计上方阻力关口2450—2500元/吨。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无关。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0-21/5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