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斤芹菜涨价10倍 谁在收获狂飙的菜价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9-08  互联网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描绘狂飙的菜价,媒体创造的新词越来越刻薄,民众的质疑却越来越没有方向。因为若隐若现的炒家有点“滑不溜秋”,没有确切的证据。为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在特意跟踪了一斤芹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在菜农手里0.3元/斤的芹菜,一 番辗转腾挪之后,到了菜市场卖到了3元/斤。从0.3元到3元涨价10倍的狂飙路上,多家争利,层层盘剥,揭开了菜价一路狂飙的真正玄机。

  一棵芹菜,从种在田里到端上市民餐桌,需要走多少路?菜价又是如何层层加码的?近日,记者在走访菜农、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时了解到,蔬菜从田里到餐桌,要经历多个中间环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涨价就成了必然。

  菜农:成本上涨不赚钱

  9月7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记者遇见了在田里干活的菜农孙师傅,孙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种了10多亩蔬菜,现在田里的夏季蔬菜到了末市,收得差不多了。

  “现在种菜成本涨了很多,市民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菜、无公害菜肯定要用有机肥、农用复合肥,化肥是不用了,但每亩要多花200多元成本。至于农药,高毒农药是不用的,现在都用低残留的高效农药,这样一来,每亩又要多花50元左右。”他说。

  他告诉记者,去年一袋复合肥只要60元,今年涨到80多元,连塑料薄膜都涨价了。同样一亩地,今年的生产成本比去年要高出30%。

  此外,10多亩蔬菜种植、收成肯定得找帮工,光是人力成本,每斤菜至少涨5分。

  “如今种菜已经挣不了多少钱了,虽然今年菜价很高,但摊下来自己的利润很少。”孙师傅坦言,菜农没有定价权,哪怕菜价上涨,利润也不见得多。相反,菜价下跌或者收成不好的话,亏本倒是常事。

  拿芹菜来说,以往只要卖到0.15元一斤,菜农就可以赚钱,因为每斤菜成本只要5分左右。但现在起码要卖0.2元左右,菜农才能赚钱,因为成本已高了一倍。

  他告诉记者,如果收菜商或者小贩来收购芹菜的话,他一般以每斤0.2元—0.3元的价格卖出。

  收菜商:一车菜仅赚百元

  记者在周浦镇一家蔬菜农贸市场,遇到了收菜商高先生,他正忙着从货车上卸菜,一摞摞小白菜、青菜、芹菜码得整整齐齐。高先生说,马上有批发商过来拿货,要批500斤芹菜。

  高先生说,自己的一车芹菜是从山东蔬菜种植基地以0.3元/斤的价格收购来的。以往也去上海郊区收菜,不过上海种植蔬菜毕竟有限,所以一般到山东、浙江等蔬菜基地收菜,再组织车辆拉到上海农贸市场卖给批发商。

  “运输费、油费、过路费、装车费都要自己出,成本不低,一车菜只能赚上百来元。”他说,今年一些城市遭遇干旱,而外地蔬菜大家又都在抢,加上上海本地蔬菜供不应求,相应的蔬菜收购价越来越高。“进价高了,我只能高价出售,成本总要收回来的。”

  在这些经销商看来,他们也是夹缝中生存,拿他们的话说,“收购价低了菜农不干,卖价高了没人要。”高先生表示,拿芹菜来说,他一般以0.4元—0.6元/斤的价格卖给一级批发市场。

  批发商:本大、利小、走量

  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是上海一家一级批发市场。记者了解到,目前江桥批发市场夏天的蔬菜中95%左右来自外地,除了上海外,东北、河北、山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也是几个主要的货源地。

  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部经理张根兴说,很多二级批发市场增加了在我们一级市场的批发量,所以上个月蔬菜的供应量大,价格也较高。

  张根兴说,上个月出现了四次强降雨,上海宝山、青浦、金山等蔬菜的产量大幅下降,二级批发市场的蔬菜主要来自这些郊区,对价格的影响比较大。

  批发商赵女士告诉记者,除去运费,自己挣得也不多,只不过肯定不会赔钱。搞蔬菜批发的成本大,有赚也有赔,承担的风险大,而零售商基本上是光赚不赔。“小摊小贩、超市这些零售商才是最大的获利者,如果他们以某个价格拿到货,可能会加一倍的钱卖出去,超市就更贵了。”

  记者了解到,拿芹菜来说,一级批发市场一般以0.7元—0.8元/斤的价格卖给二级批发市场。

  二道贩子:价格猛涨一倍

  在上海浦东金桥的一家二级批发市场,记者了解到,金桥一带菜场的菜贩们,都会来此批货。

  所谓二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道贩子,金桥的刘师傅当二道贩子已有十多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菜一般都从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或者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过来。刘师傅称,芹菜一般从千斤以上起批,芹菜的批发价根据卖方的价格略微调整。

  记者现场看到,刘师傅从车里抱出几摞芹菜,整齐地放在摊位上,开始做买卖。此时,菜贩们陆陆续续地过来批芹菜,刘师傅卖给菜贩的价格在1.5元—2元/斤。

  摊贩:加价1元保证收益

  在上海浦东博兴路上的正育菜场,一位摊主说,除了菜价本身上涨之外,他们卖菜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摊主计算,前几年,他租一个摊位只要几百元,现在要一千多。此外,原来进菜一个月200、300元油钱就够了,现在要500、600元。

  他粗略算下来,现在一个月要比前几年多花近1000元,这些绝大部分都要分摊到菜价里,以一个月卖1万斤菜来算,每斤菜就要多卖0.5元。

  与此同时,迪亚天天博兴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卖菜不赚钱,基本保本。现在超市只卖一些加工过的蔬菜或者反季蔬菜,成本肯定比普通蔬菜高。上述摊主告诉记者,对于芹菜,现在以2.5元—3元/斤的价格卖给市民。

  算账:到底谁赚最多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有菜农、收菜商、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蔬菜零售摊点、超市等多只挣钱的“手”,是个产销链条。对于菜价上涨,并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环节获利最大,在保证自己获得一定利润的同时,价格再往上加,最终落到市民手里肯定就贵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蔬菜的产销链条中,菜农的出手价仅为零售价的10%,其毛利润不超过0.1元/斤,收菜商与一级批发商一样,毛利润都在 0.2元-0.3元/斤左右。利润线在二道贩子那里突然上升,毛利润达到0.8元/斤。而零售商才是获利最大的流通环节,毛利润基本保持在1元/斤。

  整个流通环节,菜农赚得最少,而且处于定价的弱势地位。因为蔬菜一旦出现供过于求,批发、零售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维持自身利润,但农民的种植成本相对固定。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9-08/4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