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10亿元贷款面向农村青年才俊

网友投稿  2010-04-30  互联网

  会员要求: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从事涉农行业的生产和经营,经济效益好,带动和帮助农村青年共同致富等。  加入方式:向各地团委申请咨询。

  □文/图 本报记者 郭任旭

  眼下,一种名为“广东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下简称“青农会”)的新组织,正在广东各地筹备。根据规划,按照省、市、县、镇四个不同等级,青农会会员将有机会获得不同额度的创业贷款。其中,镇级会员贷款额度为10万元。依靠这个载体,广东省团委的青年创业贷款计划由2009年的3亿元,扩大到今年的10亿元。

  会员贷款额度最高可超百万

  3月31日,“全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肇庆召开。会上,一份名为《关于开展广东农村青年金融大服务行动的通知》(下简称“行动通知”)的文件发布。第一项内容即为,“团省委和省农行联合,2010年向广东农村青年发放10亿元创业贷款”。

  青农会,是这次贷款项目的载体。根据《行动通知》规定,“团省委联合省农业厅等部门,建立起由省、市、县、镇四级组织构成的青农会,并联合农行对符合条件的青农会会员,发放‘共青惠农卡’”。获得“共青惠农卡”的会员,其贷款额度有明确规定,“市级会员可申请50万元以上授信额度,县级会员的授信额度为30万元以上,镇级会员可申请10万元以上授信额度”,如果评为省级会员,授信额度更是高达100万元以上。

  “单个青年的贷款额度,相比去年提高了很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不少农户而言,10万元很有吸引力,而此前,农户政策性贷款多在5万元以内。

  与此同时,该项目贷款也将享有利息上的优惠。“青农会的会员贷款,利率一般只是基准利率上浮10%或20%,而平常的农业贷款可能上浮40%,这是农行为这次活动作出的让利。”团省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银行让利,据团省委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可能争取到进一步的利息补贴。据悉,团省委将从“广东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中拿出100万元对优质创业项目进行贴息;与此同时,作为《行动通知》联合发文单位的财政厅,其职责则是“将符合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农村青年纳入现行政策体系予以保障。”

  “如果做起来了,这将是全国创新的青年创业贷款模式!”团省委对此充满信心。

  会员倾向种养大户

  高州市根子镇在广东最先成立了镇级青农会,该镇农民何亚创是首批会员。

  4月26日,何亚创回忆起该镇入会的热闹场面:“当时参加动员会的有100多户,不过最终成为会员的只有30多户——其他人不是不愿意,而是暂时加不进来。”顺利加入的何亚创显得很满意,“是个不错的平台,有信息服务,有技术支持,还有小额贷款。”

  根据规划,镇一级“青农会”会员人数为40-50人。在各镇会员基础上选拔80-100名县级会员,如此层层选拔,确定出120-150名市级会员和200-250名省级会员。

  这意味着,如果何亚创的回忆属实,该镇将有过半申请者迎来失落,而非“暂时加不进来”。那么,什么样的农村青年能幸运成为青农会会员?

  2010年3月,团省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广东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下简称“青农会征求稿”),对青农会成员基本条件规定为:“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从事涉农行业的生产和经营,经济效益好,带动和帮助农村青年共同致富等。”

  在镇一级,“青农会”征求稿对会员资格有更具体的规定:“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种养水平较高、规模较大、效益良好,产量稳定的农村青年致富能手;搞活农(林)产品流通,积极从事涉农技术、市场、项目、人才等中介服务的青年农民经纪人;从事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紧密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服务人才等。”

  与以往政策性贷款“信用良好”、“经营情况良好”等模糊规定相比,“青农会”成员标准显然有更明确的倾向性。4月26日,何亚创告诉记者,除了养殖2000多只中鸡,他还有近100亩果园,这样的种养规模在当地算是比较大的。

  对此,高州团市委书记李拔飞观点明确,“要有一定种养基础,大户最好。发展现代农业,当然要把发展较好的农户先拉进来,这样才能起到带动作用。”

  最终依靠银行把关

  扶持大户,是否会导致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存在“马太效应”,强者贷了款发展更快,弱者还是无法突破贷款难题,继续贫困?

  在率先试验“青农会”的高州市,截至目前已经成立起了24个镇级“青农会”,会员960人。4月26日,李拔飞告诉记者:“当然不是只要成为会员,就可以得到农行的贷款。截至目前,全市‘青农会’已获批的贷款共有9户,金额近40万元。”

  与此同时,何亚创则坦率告诉记者,在“青农会”的贷款项目中,他只拿到3万元贷款。而早在此前,何已在当地农信社取得2万元信用贷款。能够拿到新的贷款,与其自身的信用基础不无关系。

  “高州的‘青农会’刚开始探索。”在团省委负责人看来,未来全省“青农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只要成为会员,就可以按照会员等级享受规定的贷款额度。一个标志是,广东农行已向总行递交申请,向“青农会”会员发行“共青惠农卡”,审批结果预计5月份就能出来。未来,这张卡不仅意味着贷款额度,还是准入证,先取得“共青惠农卡”才能加入“青农会”。

  这意味着,无论是高州试点还是未来模式下,改变的只是贷款审批顺序,而不是银行的把关角色。“广东农行本来就是‘青农会’的创会单位之一。”对此,广东团省委认为,承担放贷风险的毕竟是银行,由其负责审批也很合理。

  那么,“青农会”在贷款中发挥什么功能?

  “肯定会有帮助,‘青农会’推荐的人选,银行比较信任,审批会更加顺利。”团省委认为,相比普通农户贷款,政策性贷款可以发挥辅助作用。何亚创的贷款经验,也一定程度验证了这一点。目前,何亚创的3万元贷款尽管要求3户联保,但在何看来,已经是不小的改善,“之前,本地农行一直要求公务员担保,农民很难做到。成立‘青农会’之后,在会员强烈反映下,才允许了联保模式。”

  而对于青农会贷款倾向大户的问题,据团省委介绍,今年还将通过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基金,为1000个优质项目以及全省3409个贫困村的贫困农户提供贴息贷款扶持,不单只是扶持种养基础好的农户。

  ■记者观察

  政策性贷款应寻求更大金融突破

  去年4月28日,广东团省委、省农村信用联社、省扶贫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广东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计划全年在全省发放超过1亿元的小额贷款扶持资金,专项扶持农村青年创业。(详见2009年5月7日本报《广东示范性扶持2000青年创业》)

  据团省委介绍,2009年的操作模式是,由全省1500多个乡镇,每个乡镇推荐3-5名的备选名单,按照“一镇一青年一项目”,对2000名优秀农村青年及2000个优质创业贷款项目进行扶持。截至2009年底,据团省委统计显示,全省共有1000多个乡镇7310名农村青年得到扶持,实际发放的小额贷款金额3.14亿元。

  在各地具体实践中,能否得到财政资金支持是此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今年年3月,云浮市一位县级团委书记告诉记者:“一镇一青年一项目,当然不够,但是想扩大覆盖面,没有资金就很难实现。”

  肇庆2009年青年创业贷款的经验,既得到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也迎来了团中央、央行的亲临考察,被视为典型。这与当地财政支持有着密切关系,按照计划,该市每年将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为农户贴息。

  即便如此,在肇庆市3月12日召开的农村青年创业工作会议上,该市团委还是作出了这样的对比:“目前,肇庆市共有农村青年53万人,留家青年约17万人”,肇庆市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发放规模,“与农村青年的贷款需求相比,与农信社、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能够提供的资金规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何帮助更多农村青年贷到款?地方政府态度当然很关键。在肇庆模式中,当地三家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这与肇庆市政府一直来对农户的金融扶持分不开。除了早在2006年就初具雏形的青年创业贷款,该市还在2008年推出了“东亮式党员贷款”。

  在2009年广东青年创业贷款总结的几种典型模式中,除了肇庆模式,高州依靠青年行业协会,湛江通过龙头企业担保,增城推出联保、保证贷款,蕉岭评出信用青年等等,种种风险控制模式,实际上对于银行而言并不鲜见。在这些合作模式中,贷款风险依然要依靠银行与农户进行平衡,贷款发放自然也主要依靠银行把关。政策性的贷款动员能得到银信部门多大程度认可,并最终降低农户贷款门槛,虽然因各地政府重视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基本没有突破原有金融政策的界限。能否通过设立担保基金等共担风险的方式,让推动方与放贷方平等话事,突破现有小额贷款的政策限制?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4-30/4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