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车市已经拉开帷幕,对于2010年中国车市,全球汽车界都寄予厚望,中国各线车市的全面开花,正是业内对中国车市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车市成熟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各级汽车市场的特征非常明显,存在的挑战也各有不同,如何找准每个市场不同的特征,以最佳的切入点切入当地车市,是政府主管部门、汽车企业、经销商都在思考的问题。
从3月份开始,我们已经推出了一线、二线城市汽车市场的挑战,本期我们将推出最后一期——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车市的十大挑战。
1.价格和质量的辩证法
应该说,2009年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汽车市场的爆发只是这些地区车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2009年之前,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对汽车消费的热情就已经呈现出来,在2009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下乡”等政策,终于将这一热情“引爆”,汽车消费在这些地区达到了一个顶点并有继续向上攀登的趋势。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汽车从城市挺进农村都是好事情,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在继续做好这件“好事情”的同时有些细节却不能忽略,比如,汽车的质量。由于消费力的限制,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卖得好的主要是一些微型车和经济型轿车,这些车型的最大优点就是价格便宜,老百姓消费的门槛比较低,不过这些车型的缺点相对来说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在质量上无法和中高级轿车相媲美,更何况,由于农村市场相对于成熟的一二线城市市场,消费者更好“忽悠”些,因此,不排除在“汽车下乡”的过程中,农村市场成为一些质量较差的汽车产品的倾销地。
对于负责任的汽车厂商来说,如何做好农村市场“价格和质量”的选择题同样重要,既要让产品有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又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汽车召回频发的今天,应对好这个挑战非常重要。
2.地大物博的市场与偏少的销售网点
几乎所有企业在2009年都会强调今后几年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将增开多少网点,将建立如何适合这些市场需要的销售网点,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对这些市场的重视,反过来也说明了企业在这些市场的薄弱。事实上,尽管企业无一例外地强调这些市场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时至今日,如何在广袤的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建立足够的、贴合当地需要的汽车销售网点和形式,仍然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服务半径长是汽车专卖店的特色,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企业能找到那么多的投资商和自己一起共进退吗?
3.如何保证高品质的汽车服务?
相比销售环节,保证汽车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售后服务难度可能更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消费者要想享受到汽车厂家标榜的“全球统一的服务标准”估计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每个品牌都有10家甚至10家以上的汽车4S店,消费者要想享受到快捷便利的汽车售后服务有时候都捉襟见肘,更何况在面积更大、经销商数量更少、经销商服务水平可能更低的三四线和农村市场。如何满足这些市场的消费者的汽车售后服务,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更加敏感的油价
对所有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油价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而对经济基础更薄弱的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汽车消费者来说,这个问题也更为敏感。2009年,中国国内油价已经站上7元/升的高位,而在国际油价仍然节节高涨的情况下,国内油价何时“破十”已经成为业内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高涨的油价可能不会限制有钱人继续消费汽车的信心,但却可能成为那些“对汽车消费可有可无的消费群体”作出不买车的决定的最关键的一个判断标准。
5.落后的交通配套
如果你在最近几年去过中国内地的农村,你一定会对当地大为改善的交通状况印象深刻,乡村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农民出行不再“一脚泥”,大为改善的农村交通状况正是各界看好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汽车市场的最重要原因。但是,问题接踵而来:狭窄的乡村公路,可以承受汽车进入农村市场,但却不能承受“汽车消费爆发式增长之轻”。事实上,在部分经济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我们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汽车病”:塞车、行车难,在很多农村地区,“村村通”的乡村公路宽度仅容一辆汽车通过,当地在2009年爆发性增长的汽车消费已经让前两年刚刚完工的乡村公路捉襟见肘。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将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内地二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都可能“堵在路上”。
6.不能无限扩张的使用环境
我们尽可以想象中国像美国一样,每个家庭甚至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轿车的幸福日子,但是我们也不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石油、道路、空气等环境所受到的挑战,汽车进入家庭,真的是多多益善吗?
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仅仅为7000万辆左右,每年的新车销量刚刚跃上1000万辆的台阶,汽车带来的一系列能源、环境问题就已经显现。不难想象,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扩张,这些挑战将更加严峻,而政府宏观调控的大手,也可能适时的落下。农村车市或者说中国的汽车市场,在环境的压力面前,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
7.什么才是合适的汽车产品?
车企进入农村市场,最直接的挑战就是什么样的产品才是适合中国农村市场的产品?在中国农村市场,汽车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为了适应农村复杂的道路状况,汽车的通过性要好;为了满足载人与载货的并行需求,汽车的承载能力要强,同时承载方式要灵活;为了符合农村的消费水平,汽车产品的价格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产品质量还要过硬。这就需要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的力度,合理设计产品。
2009年在农村大热的是微型车,但是,随着消费的逐渐成熟,农民对轿车的需要开始增大,微型车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相比之下,前几年各大车企为了开拓城市市场,在传统的轿车、SUV之外还开辟了城市SUV、跨界车、个性化汽车等不同的细分市场,今后,什么样的车才是适合农村市场的车,也将是各大车企面临的大难题。
8.更为严峻的安全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各种交通安全标志和设施也非大城市可比拟,随着汽车的大规模进入家庭,安全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农村市场,司机的一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果发生车祸,后果如何承担?
9.车型档次较低 污染严重
和一线的大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车市在车型档次上整体就要偏低一些,尤其是一些低价位、低品质的经济型轿车比较多,车型档次较低,也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尾气污染也更加严重,对环境的透支更加明显。
在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车市销量最好的一般都是品质较高的中级和中高级轿车,但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车市,10万元以下的轿车、微车、低端SUV甚至是农用车占据主流市场,再加上这些城市对摩托车、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限制措施相对较少,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车市未来的发展中,如何限制汽车的尾气污染,将可能是当地政府考虑的重要内容。
10.农村市场潜力有限
“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2009年中国农村车市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取得爆发性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中国车市的“救世主”角色,这是中国农民在建国几十年来再次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是,农民不是“救世主”,对农村汽车市场的开拓也不能无限制。汽车不同于家电、日用品一样是一次性消费,而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工具和多次消费品,以中国农民的积累,即使是买车,也是倾力而购,在之后的汽车养护和使用中,汽车也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负担。如果我们盲目地开辟农村市场,很可能竭泽而渔,像海绵一样再次吸干农民的积蓄。(贺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