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候鸟”在城镇落窝

网友投稿  2010-03-08  互联网

  一岁一迁徙,南北往返复。候鸟随着季节轮移,规律地过着南北迁徙的生活。

  如今,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也在中国大地上随着节假日,在家乡与务工地之间往返奔波——一头是魂牵梦绕的亲人和土地,一头是寄托了梦想的工厂和城市。

  “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的蓝图,让农民工“候鸟”在城市“落窝”似已可期。

  进城农民工城乡两头挂

  在京城某装饰公司上班的杨先生这几天有点闹心:过完春节刚赶到京城上班,就接到电话要其返回湖北老家。“父亲住院了。能不回去吗?”言语间透出无奈。

  像杨先生这样,一只脚已踏进城、另一只脚仍在农村的农民工不再少数。有资料表明,在我国人口普查统计的45.7%的城镇人口中,起码有六七千万人并没有城镇户口。“他们在城市没有保障,不敢放弃农村的土地;在农村无法实现理想,也不愿放弃城市里的打拼。”仙桃市剅河镇黄桥村党支部书记丁克美代表道出了农民工心中的无奈。

  在黄桥村,全村2000多人中有700多人长年在外务工,每逢春节、国庆长假,他们才回家一次,匆匆看一眼父母、妻儿,就又踏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农民工属于‘钟摆型人口’。”全国人大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代表这样划分,他们的迁徙几乎如同钟摆一样规律。

  他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转移到城市后,由于城市尚未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他们留在农村的住宅、承包地等是不能、也没法轻易流转的。城乡两头都挂,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进程。

  改变的尝试结果并不理想。

  丁克美代表说,黄桥村就有30多户先后将家搬到集镇上居住,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不得不回乡种田。“上了年纪,外出务工不便,不回乡种田在城镇又能干什么?生活来源又能靠什么?”
 

 中小城镇应成农业人口转移首选地

  “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了发展方向。

  这也得到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们的一致赞同。

  “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的问题,仅靠大城市已相当困难。广大县城、乡镇应成为吸纳他们的主阵地,那里发展空间较大,生活成本也相对较低。”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代表认为。“要鼓励农民工回县城创业。”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代表建议说,农民工在流动中就相当于学了一次经济学,他们在打工中增长了市场经济的意识、学到了技能、积累了资本,以他们的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有很大的空间。

  叶青代表建议,各级政府可专门设立一批“农民工创业园”,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培养一批老板起来。

  这并非天方夜谭。据了解,我省知名劳务品牌“潜江裁缝”的诞生地潜江市,有针对性地设立了杨市服装工业园、园林服装工业园,近年来,已成功吸引50多名曾在外务工的“潜江裁缝”入驻园区创办企业,推动服装加工成为潜江支柱产业之一。

  革命老区农业大市黄冈也迈开了探索的脚步。黄冈市市长刘雪荣代表说:“近年来黄冈已建成30个工业园区和一批乡镇工业集中区,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拉开城市建设骨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稳定、有保障的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城投公司融资40亿元用于城镇道路、绿化、饮水等升级,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推动农民工与市民同等待遇

  “相较于工业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城镇人口并没有真正在城镇安家落户。进城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保障网络中,他们及其家属没有真正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分享者。”

  张晓山代表说

  他建议,让这部分为城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口真正在城镇安家落户,各级政府就要有所担当,加快城镇新老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决策!”辜胜阻代表说,将为1.5亿跨省流动、已成为产业工人的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

  让农民工安心地转变为城镇居民,农村也有很大改革空间。

  丁克美代表建议,国家可选择部分地区作试点,鼓励农村土地加速流转,以使进城务工人员不再有牵挂,也在客观上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记者晓燕 和平保林张磊)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3-08/4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