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保育钧:农产品深加工迫切需要政策倾斜

网友投稿  2009-12-11  互联网

     --专访国务院参事保育钧

  本刊记者 降蕴彰 曲哲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的农副产品如粮食、油料、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总产量目前均居世界首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工业发展十分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副产品深加工存在很大差距。根据《农经》记者从农业部掌握的信息,发达国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由于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比较落后,造成了我国农副产品资源的极大浪费,综合效益较差。毫无疑问,农副产品深加工是影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今年夏天,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国务院参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在接受《农经》记者采访时,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表示:“中国农业能否持续增效,中国农民能否持续增收,关键在于能否延伸农业产业链,所以要更多关注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用工业的钥匙开启农业持续发展之门。”

  他对《农经》记者强调: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是一项系统工程,产业链条很长,涉及面很广,是带有农业属性的工业。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积极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指导,带动农民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以最终达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1月19日,在保育钧先生刚刚从四川调研结束回京之际,在保育钧先生的家里,《农经》记者就他所关注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专访。

  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农经》:您这次去基层实地调研,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吗?

  保育钧:这次去四川、湖北等地调研,我实地考察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还特意和当地的农民朋友也做了认真沟通,了解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四川龙岩搞茶油深加工的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提炼技术不过关,看起来有些浑浊,没有进口的国外橄榄油看起来清亮;还有一家企业加工草药,也是由于技术不过关,产品味道很不好,很难打开市场。我实地考察过的十多家企业,产品包装都比较不错,但提炼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都明显不过关。

  今年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柑橘丰收,昨天我们在四川吃饭的时候,因为刚下过雪,天气很冷,看见路边田地里的柑橘树叶都掉光了,但柑橘还挂在树上,仔细询问当地的农民朋友,才知道,因为柑橘价格太低,卖不出去,所以农民也没及时收获成熟的柑橘,只能眼看着挂在树上被冻坏、烂掉,我看见心里也不好受。说到底,还是因为当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如果解决了技术保险问题,如果有多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把当地的柑橘或者保鲜,或者加工成橘子汁、橘子水一类的产品,那么即使价格不高,农民的收成也会有一定的保证。橘子浑身是宝,就橘子皮也是中药材,如果能利用起来,农民的收入也就顺理成章提高了。

  《农经》:刚才您说的情况在很多地方也存在,媒体也经常有这类报道。您这次去基层调研,农产品加工方面还有哪些问题还让您颇多感慨呢?

  保育钧: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无论在那个省份、那个地区,都有很多营养价值高的野生植物、特色农作物,如何充分利用野生资源远远没破题。如果那么多的野生植物能够得到合理开发,特别是经过先进技术加工,必然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现在的问题是技术根本不过关。比如像搞灵芝培植,国外的加工技术很先进,但在国内只有几家加工厂能搞灵芝提炼狍子粉(破壁)技术。灵芝破壁狍子粉是一种高档保健药,可以供癌症患者手术后使用,对老年人保健大有益处。

  我们经常听人们提到蜂王浆,大城市的很多消费者都迷信澳大利亚、新西兰生产的蜂王浆。养蜂本来是中国传统的养殖技术,蜂蜜提炼出来之后,以蜂蜜为原料生产的蜂胶是很好的养生品,但我国很多生产蜂胶的厂家技术上往往不过关,

  我们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搞村建设。要建设社会主义村,仅靠科学种田是不够的;科学种田仅仅是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也不过是每斤多几分钱、多几角钱,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是很有限的,因此必须大力搞种植业、养殖业,搞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目前我们农产品深加工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有好多经济作物的深加工基本是空白。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南方种植的竹子,竹杆可以做工艺产品,竹叶可以加工做地板,还可以加工做成纺织品,还可以做各种衣服。据我了解,在我国浙江安吉,竹子就被开发的淋漓尽致,而江西、湖南等省,农民种竹子就谈不上深加工,一根竹子只能卖几元钱。中国很多地方农民种植棉花,如果充分利用,棉籽可以榨油,棉花杆可以做建材、饲料,几乎全身都是宝。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建起不少养猪厂。这次我在四川、湖北看到有不少大型养猪场,搞现代化养殖,全是现代化技术操控。我实地考察的时候,就在想,可能地方财政得不到多少收入,但是从猪仔到成品猪,养殖链条很长,从繁殖小猪仔,到饲料喂养,再到猪屠宰之后,猪皮可以加工成皮革制品,猪血、猪下水等可以提炼各种深化补品,猪毛、猪鬃也可以充分利用。如果全国各地那么多的的养殖场都能把养牛、养猪、养鸡的养殖链条做好了,把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利用起来,必定会对促进企业发展、农民增收都大有作为。

  《农经》:现在农产品深加工面临技术劣势的困境,根据您多年的调研,造成技术层面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全国普遍来看,各级政府在农产品深加工研发方面成效如何?

  保育钧:据我的了解,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都比较重视,也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总的来说,成果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也不多,质量也不高。科研院校单位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本来为数不多的科研成果,也存在转化难的问题;而且有的单位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科研任务,开发出来的实验室成果本来就存在缺陷,进行中试时就会产生很多问题。还有一些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只顾发表论文,科研严重脱离实际,发表的很多论文也是抄来抄去,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很多业内人士呼吁很多年了也没能改变这种现状。

  制度保障急待完善

  《农经》:在您看来,除了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之外,农产品深加工还有哪些问题也应该高度重视呢?

  保育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存在的另一大问题表现在制度层面。第一是资金问题。这是很多年被强调得最多的问题,现在依然很严重。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又很难。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企业投资周期长,风险也大,比较效益低,投资商都不愿意投资农业;由于投入不足,在技术研发、生产线建设、市场网络建设等多方面都很落后,结果是导致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其兴也勃焉,也亡也忽焉”。第二是保险问题。农业保险源于西方国家,它是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但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化解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去年南方冻灾,如果保险公司事先参与进来,农民损失就会很小。现在,虽然很多省市在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财政补贴措施,但是中央还没有出台系统地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的补贴措施,尤其是没有从法律上明确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义务。究其原因,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农业保险难以推广的政策软。第三是税收问题。农业企业在税收方面存在增值税税收高征低扣现象,销项税征17%,而原材料进项税扣13%,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负担很重。第四是市场开拓问题。由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无法吸纳高层次的市场营销和专业销售人才,产品在市场上有的无法销售出去,有的销售出去了但价格达到不设计水平。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商标注册、技术规程、条型码办理、产品质量认证(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手续不完备,根本就无法光明正大地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进超市的收费也很苛刻,农产品进去之后企业隔三岔五就要缴纳各种费用;企业资金回收一般要6个月,受超市盘剥很严。第五是规模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搞活一定要有规模经营,这就需要农村土地能够宽松流转,但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不支持,现今农村土地制度流转还存在很多限制,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实现规模经营。以上五个制度层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农产品收益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产品的深加工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其发展状况标志着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来看,初级农产品市场已近于饱和。因此,不管是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发展国内市场,都需要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步伐。只有农产品加工业上去了,实现与农产品和贸易的对接,才能将相对过剩的农产品消耗掉,并通过精深加工打入国内外市场,实现增值。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对调整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12-11/4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