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农药工业由生产大国转变为创新强国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8-28  互联网

新中国60年:农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回顾

        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人民的吃穿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农药工业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选派专业人员出国深造、培训、技术考察、技术交流、探试技术和装置引进与合作、投资建厂和装置技术改造到必需进口的农药和专用中间体、加工助剂所需外汇都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重视、落实和逐以解决。

  至目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已研发和生产300多个农药品种,创制出30多个已获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药,还有我国创新的但未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农药品种6种,已获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制剂,6000多个。其中常规使用的品种250多个,制剂3000多个,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农林牧渔及卫生防治的要求,另外,我国每年向欧、美、日、澳大利亚、南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40~50万吨农药,进出口额多年都为顺差。作为农药行业的工作者,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国农药工业的业绩而自豪。

  也正因为如此,回顾一下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农药工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对于坚定信心,使我国农药工业由生产大国转变为生产强国、创新强国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1 我国现代农药工业的起步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所谓起步,指现代有机合成农药和生物农药所需高级人才培养、研发和生产等的起步。

  所谓起步,不是很准确,仅是笔者个人想法。

  1.1 世界现代农药的起步

  1874年,德国Zeidler合成了滴滴涕(仅为有机化学制备理论的研究),于1936~1939年瑞士Miller发现其杀虫效能和使用价值,1943年传播国外,1944正式发表,1945年Ciiba- Geigy公司实现了产业化。权威人士一般把1945年作为世界现代农药的起点。

  早在1825年Faraday发表了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Van der Linden发现了4个异构体;1947年发现?异构体,1952年又发现了2个异构体,1942~1943年发现了六六六的杀虫效力(?异构体效力最大),很快实现了产业化。继滴滴涕、六六六产业化之后,有机氯农药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异艾氏剂、氯化莰、氯化蒎等相继出现。

  德国Schrader在1943年就合成了一系列磷酸酯类化合物,并发现了对昆虫的强烈触杀作用,如TTPP、HETP、E600、E605..。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磷农药出现了,而且发展的最为突出。最早出现的是特普(TEPP)、对氧磷(600),其后是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1948年德国Schrader又合成了内吸磷(1059)和甲基内吸磷(甲基1059),二者都是内吸性杀虫剂,它们的出现和应用是农药使用方式上的重大发展。继后,高效、低毒和较低毒性的氯硫磷、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乐果、二嗪磷、杀螟硫磷等相继问世。

  这一时期,美国研究杀虫剂和植物化学仍在继续,因为对植物性药剂所含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的了解,对于有机合成药剂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研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的成功,美国自1950年开始生产了几种拟除虫菊素。拟除虫菊素对防治病媒害虫有很好的效果。1950年前后又合成了杀鼠剂“安妥”和“华弗林”。

  杀菌剂出现了有机硫类的福美铁、福美双、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六氯苯、有机汞类,克菌丹、敌菌丹等。

  除草剂出现了2,4-滴、2,4,5-涕、2甲4氯、2,4-滴丁酯、敌稗、除草醚等。

  1.2 我国现代农药的起步

  我国现代农药的起步,从时间上不算晚多少年,但是,总体上起步要比国外晚5~10年。

  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四川的中央工业实验场(厂)曾开始滴滴涕的合成研究,1950年四川泸州化工厂新建滴滴涕车间,1951年投产,产量113吨,主要用于卫生防治。

  早在1949年,黄瑞纶、邢其毅、周长海等对用做种子消毒剂的醋酸苯汞杀菌剂的试制进行了合作研究,用它作为种子消毒剂。1950年黄瑞纶、邢其毅、周长海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种子消毒剂有机汞化合物的试制,汞制剂的制备》一文。

  中国研究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并引用到农业生产上,则以胡秉方、陆钦范等为最早。1950年,胡秉方将合成对硫磷的四种方法加以研究比较,认为Fletcher的五硫化二磷法最为简单经济,其反应条件较易控制,为我国大量生产对硫磷打下了基础。陆钦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开始了对硫磷的小型生产。

  20世纪50年代初,南开大学杨石先先生和他的助手首先合成了我国独特的生长调节剂。

  华北农科所、上海病虫药械厂研制的六六六也于1951年投产,之后浙江化工研究所研制的毒杀芬在浙、闽、皖等省投产。

  1952年沈阳化工研究(原东北局化工研究室)为了抗美援朝所需开发的六六六也在沈阳投产。

  滴滴涕和六六六的研制和生产标志着我国现代农药工业发展的序幕就此拉开了。紧接着, 1957年在天津农药厂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个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生产装置,它标志着我国现代农药工业的序幕进一步拉开。

  但是,现代农药的起步还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 黄瑞纶先生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农业药剂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的趋势》一文,该文全面论述了农业药剂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发展情况,我国农药的发展方向和今后的趋势,对于农药毒性、对人畜安全性、残留毒性、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很多远见卓识,对我国农药的研究和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胡秉方、陈万义先生在《化学学报》上发表了《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1958年南开大学陈茹玉、邱桂芳先生在《化学学报》上发表了《几种α-烃基取代烷基膦酸-(β-氯乙基)酯的制备》,1959年《化学学报》上发表了陈茹玉、杨华静先生的《马拉赛昂类型化合物的制备》、杨石先、陈天池、李正名、李毓桂先生的《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 I》、胡秉方、陈万义先生的《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V》等研究报告。

  1962年,杨石先先生向中央领导同志写了一份《关于我国农药生产,特别是有机磷生产的几点意见》,针对有机磷农药一般毒性大的特点,提出选择毒性较低的几个品种优先进行生产,同时注意采用先进的药械,以提高药效和降低成本,对使用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以确保安全。

  同一年, 杨石先先生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筹建了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开展了有机磷化学及有机氟、有机硼等领域的研究,为开辟我国发展农药的道路做出了贡献,至1966年,研制的久效磷、螟铃畏等三种有机磷农药以及除草剂燕麦敌,杀菌剂叶枯净,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等药,先后投入生产,有的还成为我国农药的主要品种。

  在现代农药起步阶段,相应的有关农药学科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已开始创办。

  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已开设了农药方面的课程,1948年该校系已有卞绍庄、韩熹莱、李范、李进等毕业生,1949年以后,先后有宋振环、叶秀林、屠豫钦、刘孟英、陈馥衡、陈万义、高中兴、焦书梅、经致远、冷欣夫、李伟格、刘伊玲、钱传范、尚鹤言、王笃祜、高永根、黄尚容、刘书琴、厉墨宝、费有春、黄显臣、徐映明等毕业生,1963年以后的本科毕业生就更多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农业大学、南开大学相继开始培养农药专业的研究生。1951年 屠豫钦先生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的第一位农药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我国第一位农药专业的研究生,紧接着1952年的邱国雄,1953年的陈万义、刘伊玲也就读了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成为国内第一个 农药 博士研究生授予点,不断地向国家输送一批批硕士生、博士生。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南开大学 李正名 先生等也成为 杨石先 先生的农药合成专业的研究生,1962年南开大学元素有机研究所成立后,更是不断地培养了大批农药专业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

  这些有远见的举措,为农药行业输送一批批高级专门人才,为农药创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期间,沈阳化工研究院继六六六研究成果产业化后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改进六六六生产工艺,实现连续化生产(1954-1975),杀螨砜(1965-1966)、三氯杀螨砜(1963-1966)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如乙基内吸磷(1957-1964)、对硫磷(1961-1965)、敌敌畏(1966)、甲基内吸磷(1964-1970)等;除草剂,如2甲4氯钠盐(1959-1965)、敌稗(1963-1964)、五氯酚钠(1956-1962)、燕麦敌2号(1967-1971)、除草醚(1964-1969)等;杀菌剂,如代森锌(1963-1966)、代森锰(1965),2,4,5-三氯酚铜(1959)、克菌灵(1959)等的研究,成为我国农药研究的最早、最主要的部属研究院所,省市化工(农药)研究单位江苏所、浙江所、四川所、湖南所、安徽所、上海所、山东所、广州所等也做了大量仿制工作。

  在有机农药合成工作起步的同时,我国开展了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油和复配剂以及相应加工助剂的研究工作,对农业贡献巨大的甲六粉(即3%γ-六六六+1.5%甲基对硫磷)是复配制剂中最成功的一个典范,其杀虫谱广、药效好、使用安全,又不易产生抗药性。

  江苏南京钟山化工厂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最早专门生产农药加工所需的化学助剂的生产企业,为我国的农药乳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乳化剂,直到今天,也是水基性制剂加工助剂的主要供应商。

  上述说明,我国农药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1950年以后直至60年代中期,我国农药事业的科研、高等教育和研发产业化方面的工作,已为后来的从仿制到仿创结合直至创制为主打下了初步基础,是一个较好的开端。

  2 三次“禁产禁用”促使了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和提升

  2.1 禁产禁用有机汞促进了低蓄积性慢性杀菌剂的发展

  ——1972年禁产,1973年禁用——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稻瘟病和小麦锈病的防治主要使用高毒、高残留、高危害的醋酸苯汞(赛力散)和氯化乙基汞(西力生),使用方式是以其粉剂拌种。但是由于拌过药的种子,被多种方式误食,曾经在浙江等地发生了多起有机汞中毒事件(此前,日本曾因水银碱生产引起过汞中毒——水俁事件)。有机汞中毒事件和防治病害的迫切需要,引起了政府、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关注,农业部门提出了中国作物和果树的十大难治病害(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小麦条锈病,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玉米大小斑病,甘薯黑疤病,柑桔黄龙病,苹果腐烂病),并在国内组织攻关,寻找其代用药剂。

  这一时期的科技攻关,大家目标明确,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例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梅斌夫先生研发出防治甘薯黑斑病和水稻苗期病害的有很好效果的乙基大蒜素(随即开发出抗生素 401、402)、上海农药研究所沈寅初先生研究出抗生素井冈霉素,对纹枯病有很好的效果,直到如今仍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它效果好,价格便宜,又不产生抗性。

  1970年沈阳化工研究院张少铭先生等人合成并筛选出多菌灵,1971年完成中试,1973年投产,比BASF公司至少早两年。多菌灵是内吸性杀菌剂,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几种内吸性杀菌剂之一。多菌灵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长江中下游小麦赤霉病极其严重,感病麦粒食用或作为饲料会引起人畜中毒,当时在无药可用的情况下,多菌灵的问世解决了这一防治难题。后来多菌灵的使用范围扩至其他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病害防治。

  这期间,仿制农药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等也相继问世、投产,稻瘟病的防治也做到有药可用。再加上代森锌、代森锰等复配剂的生产,以及氟硅酸钠等在小麦锈病地区的使用等,这就为禁止生产、禁止使用创造了条件。 1972年我国宣布停止赛力散、西力生等产品的生产,1973年禁止使用,一类药效好、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的高效药剂就这样退出了“农药界”。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8-28/4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