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18分报道,近日瑞典召开的世界水周论坛发表报告显示,亚洲如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不进行相关改革,到2050年将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与此同时正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农业经济大会的与会代表认为,中国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和经验。
报告中预测的2050年亚洲将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该预测根据有三个:第一 2050年亚洲人口会增加到15亿,人口的增长将对目前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造成更大的压力,届时粮食需求将再翻一倍。第二耕地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到时不得不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而加大农业灌溉的用水量。第三仅靠粮食进口解决粮食需求,使得粮食进口需求增加,为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耕地和水资源在刚性的递减,人口和粮食需求在刚性的增加。会议认为要解决粮食需求急增的问题,唯一的途径是要有效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在保护好用地和利用好水资源,加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方面,我国作出了榜样。
金融危机不能掩盖粮食危机
中国的一亩耕地到底值多少钱?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约阿希姆·冯·布劳恩(Joachim von Braun),在比较了国际价格后,给出了一个数字:1.5万元以上。而在非洲,一亩地大约值500元。“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企业有那么大意愿去非洲购地。”
国际农业经济大会与会各国的代表提出,中国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和经验,具体来说是:我国在耕地、水资源、人口和粮食需求方面的问题突出是非常明显的,但我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国家用占世界6%的水、9%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1%的人口,另一方面,我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降到2007年的1500万人,后来由于扶贫标准提高到1196元,扶贫人口也相应增加到了4007万。
在农田的保护上,我国有“18亿亩耕地红线不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我国进行了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病险水库的出现加固。另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如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上:出台了免除农业税、增加投入,加大补贴等政策;在稳定粮价、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上,实施了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稳面积,增单产的粮食发展之路,在有限的土地上,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农业部门“高产创建”工程是将人财物、政策、科技一系列的措施和方式,集中投入和强化到土地上,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增产变成大面积增产。而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夏粮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当中,由于我国农业保持了稳定的发展,为我国应对危机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基础和极大的回旋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