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上市公司说要投资1个亿,我拒绝了。因为我不缺钱。”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近日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有很多外来投资者前来接洽,想通过投资进入集团的生猪业务,“有风投,有大公司,还有一些有钱人。”
天地集团的故事并不是个案,目前国内养猪业正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最近,复星集团郭广昌就以1.6亿元进入江西国鸿集团,正式切入中国养猪行业;拥有高盛背景的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也发布公告称,计划出资5250万元,养殖20万头的商品猪……截稿前记者获悉,包括凯雷基金、日本株式会社等众多国际游资也正在国内急切寻求猪产业项目。
这么多外来资金进入中国猪产业,是热钱涌入寻找产业机会还是养猪业到了抄底的好时机?
■现象
凯雷投资等八家企业寻找养猪机会
最近,养猪业再次成为关注热点,不过不是“跌跌不休”的猪价而是大家都开始争当“猪倌”。与前些年不同的是,这两年进入猪产业的资本已不仅仅是外资,国内本土风投、国内上市公司及有闲钱者也在寻找进入的门路。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刚刚投资了一个“克隆猪”项目,首期投资额为1000万元。据介绍,该资本投资公司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设立一家合资公司,而该合资公司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改良猪品种的技术。
广东本土养猪企业天地食品集团也向记者透露,今年计划追加投资8000万元在养猪业务,其中投资方向将用于在湛江扩建猪场,在江门新建一个面积达8000多亩,年出栏20万—30万头猪的现代化养猪场。该公司预计,年底有望建成,然后开始饲养第一批猪。
放眼全国,投资养猪业正成为一股热潮。上月,复星集团与江西国鸿集团签订了股权投资协议,斥1.6亿元涉足养猪业;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也发布公告称, 计划出资5250万元,用于双汇牧业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的商品猪养殖厂项目,布局上游原料基地。今年3月份,中粮集团投资过百亿的生猪养殖项目上马。另据消息称,泰国正大集团的十几万头商品猪项目已经到了建设时期。
此外,记者昨天从中国肉类协会旗下中国肉业网看到,从6月16日至今,发布有8条寻求合作、投资项目的消息,包括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寻求肉类行业投资、中国投资公司寻求肉类投资项目、日本株式会社寻肉类行业贷款等。
据中国肉业网一位负责人介绍,凯雷北京办事处的相关人士早在去年就已经找到肉业网并表达了投资想法,凯雷的目的是对肉类行业相关企业或者项目发放贷款,收取回报。据透露,凯雷倾向于与大型企业合作,而贷款规模在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事实上,外资对中国猪产业的关注由来已久。2005年,高盛与几家PE参与到雨润食品上市前的融资之中,其中高盛3000万美元、鼎晖2200万美元、PVP1800万美元。2006年,高盛和鼎晖共同以20.1亿元人民币控股双汇发展。
■分析
大型跨国资本着力点在战略布局
相比2007、2008年的猪价高位时掀起的一股“养猪热”来说,现在的这波进入潮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现在养猪基本不赚钱,猪价在盈亏线附近。”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从行业周期来看,目前还不是底部,抄底之说也令人有点费思量。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之时,热钱汹涌不可避免,但放在以前也存在。对于一些大型的跨国资本集团,更多的是“风物长宜放眼里”,看重的是中国庞大的生猪市场所带来的机会,长远着力的是对肉类产业链的整合,从而谋取定价权。但无论从行业周期还是从其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养猪业无疑是一片投资热土,现在的确是“抄底”好时机。
成本之低:“养猪场已经贬值一半”
经历了2008年的价格狂欢之后,猪价开始下行,在今年4月时四川等地养猪业已经提前进入亏损。6月,在国家收储政策拉动下,猪价有所回升,但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改变,下行压力开始增大。
相比去年猪价高位时,养猪暴利所引发的争当“养猪倌”热来说,现在还并不是一个抄底的好时机。“但是从行业周期来看,虽然还不是底部,但时机还不错。”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因为生猪跟农产品一样有一个生长周期,现货产出跟投资进入会有一个滞后期,即使在去年高利润阶段时进入,也并不能马上获利。
相反,在去年猪价高位进入的众多“新猪倌”目前正面临着套牢的困境。据业内人士介绍,猪肉价格2007年时达到高峰,当时也吸引许多散户和中小养猪企业大量养猪,也正是从那时起,有部分外来资本已在接触、观察欲进入猪产业;在去年清明后,猪价一路下跌,一些中小养猪场资金链紧张而倒闭。记者在各大养猪网站上看到不少转让猪场的信息,“这些大部分是2007年、2008年刚建的新猪场,没赶上赚钱,倒碰上赔钱了!”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而也正是在此行情下,包括风投、大型企业等外来资本趁机进入实质性收购、扩张时期。“如果采用收购的话,目前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猪价大幅下跌,很多猪场已经贬值近一半。”冯永辉说。
利润之诱:最高达80%平均在15%以上
“搞房地产还不如养猪!”在2008年初的猪价顶峰时,卖一头猪能获利1000多元,“平均每头的利润率至少在70—80%之间”,冯永辉表示,也因此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也为目前的行情埋下了“伏笔”。但是到现在,“这些资金可能就有的在亏钱了”。
“养猪业基本没有暴利。”广东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对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考虑到行情高峰与低谷,温氏集团生产一头猪的平均净利润在100元左右,成本投入需要600元。按此计算,利润率也在15%之上。“风险不是很大,不过我们看重的是长期收益。”
冯永辉对此表示认同,“养猪有赔有赚,但从一个行业周期来看,养猪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也在15%以上。”他给记者列举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2月到2009年4月,平均每头猪的净利润是306元,最高的时候是在2008年1月到4月,平均达到720元/头。
“当然,加上亏损期,整个周期里行业平均利润率也是相当可观的。前提是要把猪养好,不出现大规模的疫病。”在冯看来,养猪业较高的利润率是吸引外部资金进入的一个关键因素,他还向记者表达了他的一些猜测,“目前大量资金涌入,可能说明现在钱多,在其他领域找不到合适投资机会。”
对于热钱进入养猪业问题,著名农业经济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昨日对记者表示,“热钱的问题也不是现在才出现,以前也有,还不用过于担心。”
前景之广:巨头布局5亿头生猪市场
“外资看到了中国生猪市场的巨大前景。”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表示,目前我国每年的生猪存栏数就在5亿头左右,未来市场规模还会有所增加。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也认为,中国猪肉类市场很大,中国猪肉生产量占世界的29%,而中国老百姓对猪肉的需求占整个肉类的65%,外资企业正是因为看到中国的这个大市场才来投资。
在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看来,国内的猪肉需求量还大有潜力可挖:目前国内人均肉类消费量是40公斤/年,离中等发达国家100公斤/年的平均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肉类需求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大幅增加,“未来20年猪肉都会处于供需平衡、略显不足的状态。”
从行业发展来看,温思美指出,目前我国养猪业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从分散家养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变。“这也将给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大公司带来巨大的机会。”
行业集中度低,让众多拥有雄厚资金者看到“有机可乘”。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以前,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例仅有23.1%,绝大多数生猪出栏为农民散户养殖。2007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例已经飙升到48.5%,去年这一养殖规模的比例已经突破50%。
黄松德认为,外资选择在此时进入中国养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基于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以及对中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趋势的判断。据他介绍,美国的养殖业从散养到规模化的路程用了60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有几万家养殖企业,发展到现在只有几百家,而排名在前十几位的企业就占据了80%以上的供应量。中国正在走着同样的路。
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则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生猪产业是新兴的投资热土,实际上,不止是猪,整个中国农业都是投资热点。该人士分析,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转型期,从过去的小农经济转型向大规模发展的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于投资者来说,空间大、机会多,“越早进入则越有利可图”。
■影响与应对
警惕“食用油悲剧”重演
越来越多有实力外来资本,尤其是跨国集团纷纷将触角伸及中国养猪业,是否会使这块对中国有着独特意义的领域最终又沦为“殖民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 从短期来看,还大可不必高呼“狼来了”,因为养猪业低集中度的特点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得外资无法在生产源头实现垄断;当然对外资的行为也不能坐视不理,需要在总量上对其进行一定控制。同时要警惕其通过整合产业链来实现对终端市场的控制,避免“食用油悲剧”重演。
生产源头难垄断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从生猪生产领域来看,由于市场规模庞大以及我国目前仍以散养为主,外资很难在短期内控制生产源头。与中国庞大的猪肉需求市场相比,出栏500头以下的养猪场仍是中小型企业,“温氏是中国最大的养猪企业,该集团年出栏猪为100万头,但比例占中国生猪行业的1% 都不到。”广东天地集团陈生如是说。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中国猪产业需要外来资本支撑并助其成长,离行业被外资垄断与控制的阶段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陈生认为,现在国内猪产业过于分散,市场集中度很低。况且,“目前外来投资者对该行业的涉足,大多是试探性的,投资几千万元,看看反馈,还谈不上掌控。”
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倒觉得现阶段有必要引进外资,他指出,我国在猪品种培育、改良、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引进外国品种,吸收国外经验,实现多元化竞争。同时他认为,中国养猪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养猪需要高投入,风险也大,像防疫、销售等都存在风险,“养1万头猪就需要1500 万的成本,而一个北京一年就有800万头猪的需求”。
黄松德坦言,外资养猪有其优势:一是资金;二是育种;三是管理,“欧美的养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育和积累了一些好品种,这不是国内企业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但是国内企业也有自己的长处,除了更加本土化、与市场更贴近、对农村 (户)更熟悉,20多年来在养殖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外资紧盯产业链
并不满足于只做“猪倌”,外资养猪企业正向着完整的产业链进军。
从“预混料生产商”变成了“预混料商+生猪生产供应商”,美国艾格菲国际集团通过在福建、广西、海南和江西收购养猪场,已经成功转型。扩张产业链让艾格菲尝到了甜头。2008年艾格菲销售收入将近1.44亿美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增长7倍以上。虽然其一再声明“是货真价实的中国企业”,但其背后也不排除有外资活跃的身影。
此外,美国深南控股集团公司也在山东省利津市建设100万头规模的养猪场,由美方独资建设,包括生猪养殖场、种猪繁育场和饲料加工厂等子项目。
饲料原料—品种—养殖场—屠宰加工—零售,外资养猪企业正向着完整的产业链进军。
“醉翁之意不在酒”,著名农业经济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认为,外资看到了中国肉类市场的前景,现在开始进行战略布局。“他们虽然对养猪很感兴趣,但他们更多的是想进入肉类贮藏加工等环节。因为我们的下游产业更不发达,也比较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