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但价格总涨涨跌跌,蛋鸡养殖极不稳定。蛋价下跌,使养鸡企业处于“惨蛋(淡)经营”境地。面对鸡蛋市场现状,一位资深养鸡企业者发出这样的呼吁:有关部门亟须采取紧急措施应对“蛋贱伤农”问题,促使蛋鸡生产走上正轨,确保鸡蛋市场供应稳定。
蛋价连续下跌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蛋价下跌,成本却未减少。首先是饲养成本增大。据了解,近年来,鸡饲料价格已从以往的每吨1500元涨到2000元左右,喂鸡主料豆粕的价格也已涨到了接近每吨5000元,饲料中的玉米、米糠、蛋氨酸、磷酸氢钙等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这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另外,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也让经营户吃不消。
其次是存栏并未减少。由于去年下半年全国鸡蛋价格持续快速上扬后,引发了新一轮的养鸡热,这些成年鸡目前正值产蛋高峰期,使得鸡蛋市场出现供过于求。
再其次是消费需求不热。按照每年的市场规律,9月、10月份鸡蛋行情的低谷期结束以后,来年的第一季度蛋价自然会开始上浮,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点特殊,肉价在节后下跌的同时,鸡蛋价格跟着下跌,加之最近的菜价又逆势而上,人们在确保餐桌上的素食需要后,对鸡蛋的消费随之大减。
养鸡产蛋几乎无利可图
最近,笔者了解到一些产蛋鸡场眼下正在忙于杀鸡卖肉、撤架改行。有一家种鸡企业老板在电话里表示,要把几千只产蛋的新鸡全部宰杀,原因是每天赔饲料钱不算,还要负担人工费,养鸡产蛋几乎无利可图,企业再也“撑”不下去了。
确实,市面上的鸡蛋价格一会儿涨,一会儿跌,跌多涨少,市场消费又是相对的低迷态势,而生产成本却出现咄咄逼人的涨势,让一些养鸡户难以为继,其实这也反映了我国养鸡产业正在遭遇又一轮市场风险。“蛋农是不是赔‘血本’卖蛋,算算产销成本就清楚了”。
笔者在苏北某养鸡场走访时,一位企业老总扳着指头算了这样一笔成本账:“一只产蛋鸡从蛋孵小鸡到能产蛋,得5个月左右时间,这期间要投入30元的饲料、防疫等成本。一只蛋鸡的产蛋期约有12个月,约能产16千克鸡蛋,平均每月产蛋1.3千克。我把鸡蛋和饲料的产出比换算了一下,以目前每千克全价鸡饲料 2.3元计算,平均每2.6千克的饲料‘换’1千克鸡蛋。这还不包括人工、设施及免疫、运输、管理等费用,也就是说现在批发鸡蛋每千克6元,至少要付出 2.6千克饲料即5.98元的成本,再加上各种损耗,卖鸡蛋基本上无钱可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与发达国家蛋品行业相比,目前中国蛋品工业发展严重滞后,行业发展中类似市场信息闭塞、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等矛盾十分突出,国内的鸡蛋生产还停滞在传统状态,鸡蛋深加工产业链还没形成,现代化的蛋品产业还无法对鸡蛋小生产的盲目性产生市场影响。
应制定特殊扶持政策
目前出现的鸡蛋价格走低现象,已引起了诸多养鸡专业户的关注,一些大型养鸡企业负责人纷纷建言献策,建议政府部门应当从保护老百姓“菜篮子”工程平稳、保护养鸡专业户利益出发,确保源头有蛋、终端能消化,以此来化解我国蛋业产销环节出现的风险。更要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更新吃蛋内容,提高饮食的质量。
专家指出,我国蛋品市场消费中绿色品牌蛋比重偏低,与我国绿色食品发展速度极不匹配,蛋品深加工业有待开发;与之相对应的是老百姓的蛋品消费观念也亟须更新提高。一些经济界人士还特别指出,国家应该制定特殊扶持政策,为蛋品企业稳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因此,行家呼吁,国家应引导蛋业的发展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无序走向有序,并在产业发展导向上支持和鼓励蛋品企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行家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鸡蛋的生产要适应食品安全、防病防疫的社会需求,要把让消费者吃放心蛋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接轨国际市场,建立我国蛋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刻不容缓,这也是蛋品行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同时,更要鼓励用高附加值的蛋品占领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