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获得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增长,但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提出,2020年全国粮食产能比现在增加1000亿斤,达到11000亿斤以上。
国家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
“1000亿斤的新增产能是根据目前中国生产能力提出的。中国出台这个规划是从国情出发,也出于长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考虑。”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相关测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逾14亿,1000亿斤的粮食增量将正好保持粮食供需紧平衡。目前中国的单产量是640斤,这意味着今后10多年里中国单产将每年增加5斤。
事实上,在国际市场粮价剧烈波动的2008年,粮食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全球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普遍增产、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国际投资资本的撤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从去年9月以来出现大幅下降。
对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警告说,虽然小麦、玉米、大米以及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全球基准价格已从去年的峰值水平下滑,但对于2005年的水平来说依然高出了近30%。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值得各国重视。
他说,到2050年以前,全球人口将从目前的65亿增至90亿,这意味着,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因此,全球各国应加大农业投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日前由八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通过的一份名为《全球挑战:缓解食品危急局势》的报告更是强调,全球粮食产量到2050年必须增加一倍。如果各国不立即采取行动,世界将面临永久性粮食危机。
“对于中国来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中国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都将长期存在,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外,目前中国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空间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加强农业基本特色、增加粮食产出。”
事实上,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一直将粮食安全问题视为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并坚持粮食必须保证基本自给,保持立足自身、立足国内的原则。
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5年增产,全国总产量达10570亿斤。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部储备粮是5000亿斤,约占全国全年粮食消费的一半以上,比起全世界粮食库存占年消费的比重17%要高出一倍以上。
“中国增重自己的‘粮袋子’,不仅为稳定国内物价、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能力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说。
中共高层也注意到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为了防止“谷贱伤农 ”,中国年初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高效灵活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防止部分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此间多位专家分析认为,2009年国内粮食市场依然存在一些使粮价下行的因素,包括去年粮食产量增产较多,金融危机影响消费需求不旺等;但同时也存在支撑市场粮价上升的因素,包括国家将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对政策型粮食实行顺价销售等。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粮食论坛上表示,当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总体比较平稳,但影响市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的新增1000亿斤是粮食“产能”而非粮食“产量”。“这意味着,中国并非仅仅追求现实的粮食产量增加,更是追求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即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李成贵对记者说。
规划中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要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等等。
“在目前粮食价格出现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尤其是把粮食安全作为长期战略角度而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比单纯提高产量更重要。”李成贵说。
据了解,目前吉林、黑龙江、河南、四川、江西、安徽、内蒙古等中国重要产粮地区已分别上报了各地增产计划。吉林、黑龙江、河南三省计划获得批准,这三个省的增产计划超过了粮食规划目标的近三分之二。记者 李云路 黄歆 范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