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面积之争”引发豆类期价飙升

网友投稿  2009-04-02  互联网

美国农业部本周二公布的2009/2010年度作物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利多,再度引发市场关于大豆、玉米“面积之争”的讨论。受前一日CBOT大豆价格暴涨带动,昨日大连豆类期货价格全线跳空高开,收盘时大豆、豆粕、豆油均有较大涨幅,豆粕主力合约909涨幅甚至高达3.24%。相关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农业部报告将成为全球商品反弹导火索,后市农产品“面积之争”将成为国际农产品期价回升的主要动力。

  豆类期价对美报告亦步亦趋

  同去年一样,美国农业部报告中大豆种植面积预估再度与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偏差。报告预期2009/2010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7602.4万英亩,而此前市场平均预期为7925万英亩,上年度为7571.8万英亩。与去年相比,今年大豆面积仅有小幅提高,幅度远低于市场预期,对大豆价格明显利多。本次报告同时公布了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预估,玉米为 8498.6万英亩,小麦为5863.8万英亩,而市场预估为8454.8万英亩和5885.6万英亩,2008/2009年度分别为8598.2万英亩和 6314.7 万英亩。良运期货研发部经理张如明表示,从报告看,今年美国作物面积比去年减少了近520万英亩,充分表明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并不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而且经济形势动荡造成的借贷紧张也使农民进行耕种或套保所需的贷款无法保证。

  张如明认为,作物面积报告的利多性将终结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对于大豆种植面积大增的预期对价格形成的潜在压力,也将有利于大豆价格守住900美分 /蒲式耳一线的支撑,进而逐步回升,但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争夺还将随着比价的不断变化而继续发展,同时美国中西部降雪量偏大造成的洪水隐患也有可能对早耕产生影响,并加大种植面积归属的变数。

  东北种植面积之争分歧加大

  2007年以来,国产大豆价格经历了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东北地区农民饱受大豆价格巨幅波动之苦。当前东北地区即将步入春播季节,农民已经纷纷开始订购种子、化肥。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某种子购销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今年大豆、玉米种子销售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从订购的积极性上看,大部分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相对较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相对于大豆价格的大涨大跌,近年来国家对于玉米等作物的持续托市收购政策使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农民种植玉米比种油料作物更“省事”,且产量较高。

  而南华期货分析师王晨表示,春播还有一个半月才开始,“但目前东北天气寒冷,大面积的积雪未化,因此小麦和玉米改种大豆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大。”

  多重因素交织引发争议

  “按照当前国储收购进度,在黑龙江按照原来的收储标准应该是完不成国家收储任务的。估计4月份国储可能会加大收储力度,需要降低收储标准,收储的价格可能也要降低。但即使国储完成任务,农民手中仍然有近300万吨大豆,后期如果国储不再收购,市场还会面临春耕前的倾销,价格压力加大。”王晨认为,国储收购成为当前和后市关注的焦点,后期价格不容乐观。

  自3月份以来,国内豆粕期货价格扛起农产品的“飙升大旗”,长城伟业农产品分析师姚宜兵认为,豆粕仍是近期主导整体豆类价格的主要因素,后市依旧看涨。他表示,一方面前期大豆、豆粕比价偏高,饲料企业空大豆、买豆粕的套利手法导致豆粕价格攀升;另一方面根据饲料行业的生产周期,猪、禽、鱼类目前正处于补栏高峰期,对饲料需求旺盛,饲料企业会大量采购补库。同时,由于春节之后豆油需求持续低迷,油厂终端消费不旺,只有依靠抬高终端产品豆粕的价格获取利润。“另外,目前国内大豆基本上已销售完毕,国储掌握大量粮源,对后市的定价调控能力大增,根据其收购价格来看,要想实现顺价销售的目的,国内农产品价格还需要一定幅度的上涨。”

  对于豆类后期价格走势,张如明认为,与美豆相比,国内大豆价格一段时间以来受益于托市收购的政策面表现更为坚挺,现货价格的稳定封杀了连豆的下跌空间,连豆909合约在形成中期宽幅区间振荡走势后交易重心逐步抬高,尽管进口大豆占据了较大的价格优势,连豆要打破振荡区间仍存在较大难度,但现货升水的格局使909合约易涨难跌。此外,“近期大豆自身供需格局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力已经退而其次,由于目前商品市场整体走势已形成较强的联动性,大豆后期走势更多的仍取决于市场的整体走向。”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4-02/4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