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3-23  互联网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创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而且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适应“三农”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但相对于城市金融发展,农村金融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不够完善、农村信贷市场效率偏低、金融生态环境亟须改善、相关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一是加快建立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要区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不同作用,商业性金融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之间形成相容共生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农业银行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强化职能、落实责任,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关键是要把坚持服务“三农”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加快建立多种农村经济风险分担机制。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考虑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要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需求,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要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要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要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要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二是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开展在政策支持下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自营等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要通过税收、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要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尝试建立巨灾风险基金,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要积极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

  三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要继续加快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建设,推进农村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总结和借鉴城市地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农村的征信体系和网络化的征信数据库,尽早实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共享。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重视搜集农户和乡镇企业信誉、道德品质等软信息,加强信用乡、信用村和信用户、信用企业评定工作,为增加信用贷款创造条件。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奖惩制度,实现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长期自我良性循环。要加大对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协会组织创办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有条件的地方可扶持建立农村信贷担保基金。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具有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这使得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可能具有内在的膨胀动力和趋势。因而,金融业是一个充满风险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巨大的行业。各类金融企业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金融监管面临的困难较多,任务较重,我们必须把依法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监管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健全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建设,突出重点领域监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综合经营监管与交叉性业务的监管协作,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漏洞。同时,还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市场约束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23/4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