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手机下乡遭遇尴尬 水土不服难敌山寨机

网友投稿  2009-03-09  互联网

        作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机下乡”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农村销售的手机鱼龙混杂,很多以次充好的山寨机在农村市场上大量存在。“手机下乡”能否为农民兄弟带来真正的实惠,能否切实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绝非一蹴而就。

        腾讯科技讯 2009年2月,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家电下乡”开始推广到全国各省区市,手机作为四类下乡产品之一也在农村市场展开了迅猛攻势。但是相比其他家电下乡产品而言,手机下乡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位不愿透露手机企业的负责人向腾讯科技表示:手机下乡未能取得其他家电产品一样的效应,主要是因为搭乘家电下乡的手机产品未能真正适应农村城市特点。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市场,能够“下乡”的手机有着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商务部目前对“下乡手机”的价格限制为1000元,不仅有诺基亚、三星、LG等国外巨头,还有TCL、波导、康佳等传统的国产手机霸主,更有海信、纽曼、步步高等新兴的国产手机厂商,手机新军们获得了跟强大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的资格。

        另外,很多中标的手机都在500元以下,本身价格就很低,而国家还要为这其中每一部被农民买走的手机提供13%的补贴。在“家电下乡”历次的手机产品招标中,中标厂商从最初的几家到现在的30余家。随着“下乡手机”型号的日益丰富,农村市场必将在短期内被激活,其需求量将呈现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也日渐成为“手机下乡”首要解决的问题。

        销量过小 山寨机挡道

        从目前的手机下乡整体情况来看,造成销量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担心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上。很多农民担心手机下乡是厂家在清理库存。也有一部分农民认为,政府补贴13%,但是负责销售的中间商却可以抬高售价,这样政策补贴则成就了商家而非农民。三是充斥在农村的山寨手机,山寨机从时间上早于“手机下乡”,目前凭借低廉的价格、实用的功能以及符合农村消费观念的外观设计占据了农村大部分市场份额,适销对路的产品自然受到目标消费群体的追捧。另外,还一些农村家电卖场的手机产品打折促销后的价格甚至比政府补贴后的还要低。

        而品牌手机虽然也有价格段档次的区分,但这些区别是建立在产品性能的差别基础上的,低端机的功能并不能满足愿意出这样的价钱买这样的产品,自然也就失去了这部分消费群体,而以这部分消费者 在农村市场能产生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和品牌手机无缘了。

       “尽管因为补贴使得下乡手机相当于要便宜13%,但与在农村市场大行其道的山寨机相比,拥有财政补贴的正规品牌下乡手机价格并无优势。”对于下乡手机现在的局面,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价格和服务是取胜关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有九亿多农民,农村是个广阔的市场。手机是“家电下乡”的重要内容,实施“手机下乡”,既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又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可谓是一举 多得。但是要将“手机下乡”这一好事办好,让农民购得高兴,用得舒心,还得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手机下乡方便了农民,降低了购买成本,但仅限于此还不够,相应的配套措施也要到位,从一些边远的农村看,有的信号差,有的甚至没有信号,农民即使买了手机也只能干瞪眼,因而在手机下乡的同 时,加紧农村通讯网络的建设很有必要,如此才能让农民用得了,用得好。

        手机质量再好,也不能保证不出一点儿问题,手机的售后服务尤其重要,以往手机全国联保只限于大中城市,县以下几乎很少,不少农村处于偏僻地区,手机的检修极为不便,因而,还应建立覆盖农村 的维修网点,把产品售后服务做到位。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下乡不是国家的包销政策,各大企业仍需加强自身的宣传、推广、物流、服务、售后等方面的工作。而由于区域的差异化市场需求,手机下乡企业推向全国的产品也要符合对应这个 市场。

        当前,各家手机的产品和价格都已公开,最要紧的是要找出一条适销对路的路径,只有这样,最终取胜的天枰才会倾向于你。

        信息化下乡比产品更重要 

       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可推动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的普及。以手机下乡为例,中国电信推出CDMA手机大礼包,农民用户除获得13%财政补贴外,还可获得一定的话费补贴及固话、宽带、移动业务的组合优惠补贴。12个省的农民用户在中国联通自有营业厅购买指定手机,可以享受政府购机补贴,以及联通赠送的手机话费、手机上网、农业致富信息业务。

        不仅如此,基于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手机下乡补贴政策还搭建了拉动农村消费的一个长期工作平台,让农民长期受益。有专家表示,从农村信息化本身来看,信息化不是让农民去买家电、手机等产品 ,而是怎样把农民需要的信息及时送到他们手里,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利用这些信息,这才是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普遍服务取得新的进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9.7%,通电话自然村比重达到92.4%,全国98%的乡镇能上网、95%的乡镇通宽带。农村信息服务推广迅速,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达到2000多个,涉农互联网网站突破1万个。但是,当前农村市场无论是在信息化消费的环境还是在相关知识的普及方面,仍存在水平不高等状况。(文/郭晓峰)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09/4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