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扩大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关键是大力发展草根金融

网友投稿  2009-03-03  互联网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爱俭教授向人大提交《关于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扩大农村金融供给》的议案。王爱俭认为——扩大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关键是大力发展"草根金融"

  本期做客嘉宾: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爱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长期以来,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相对于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仍存在较大的缺口。“草根金融”作为对自发民间性金融活动,特别是农村社会活动中所存在现实状况的一种形象概括,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并予以高度关注。今天,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爱俭教授做客《首席观点》。王爱俭提出,从国内外的大量实践看,解决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融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草根金融”技术,发展“草根金融”机构。

  基于农村的社区银行为例。王爱俭认为,其与农村、农业、农民具有土生土长的天然联系,并且距离农民的生产生活很近,使其对社员和社区内的客户十分了解,因此,在组织存款、发放贷款上所需的信息成本较低,在贷款方式上也相对灵活;并且随着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收缩业务网点,而邮政储蓄银行对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手段又十分有限,社区银行在农村金融支持中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目前农信社赖以生存和与之相对应的农村经济环境下,应在现行农信社省级联社基础上尝试社区银行改革,大力发展“草根金融”,基于农村的社区银行在支持农户业务发展空间方面十分巨大。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

  记者:有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银行(3.21,-0.01,-0.31%)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6.9万亿元人民币,在全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2成左右。截至2007年末,我国仍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正规金融机构,其中80%的“零金融机构乡镇”集中在西部。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您认为当前制约我国“三农”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王爱俭: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应该是制约“三农”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因素。这种不足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其中结构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如何解决弱势群体发展面临的金融服务不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总量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总量不足,以涉农贷款为例,当年新增农业贷款余额占比由90年代末期的15%~20%快速下降到2000年以后的不足10%。2007年1~11月新增农业贷款2354.24亿元,仅占同期新增贷款总量的6%,远远低于同期11.3%的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此外,农业保险长期以来陷于停滞局面,2006年才开始进入恢复增长阶段,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占农业增加值的0.18%,承保金额占同期农业增加值不足4%。二是抽血效应显著,通过向人民银行提交准备金、购买债券和资金拆借汇划等形式,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储蓄资金流出农村地区,进一步削弱了农村金融供给能力。如2001年~2006年,仅从农村信用社流出的资金就由4678亿上升到6724亿元,而财政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幅度远不能弥补资金外流的缺口。

  记者:那么,结构方面的问题呢?

  王爱俭: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弱势群体的金融资源获取不足,特别是对微型企业和农户的金融供给不足。以农户贷款为例,2007年末农户贷款仅占涉农贷款总量的1/5,获得农户贷款的家庭数仅占农户总数的1/3。二是金融资源的分布存在显著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三是金融服务供给存在显著不平衡,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重资金归集、轻资金发放的特征较为显著。突出表现在提供存款汇兑的金融服务较多,提供信贷等资金供给的金融服务匮乏;提供人身险保障的保险机构多,提供生产型保险保障服务的机构相对较少。

  要认真落实鼓励农村金融供给政策的实施

  记者: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角度讲,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关键是如何有效增加金融供给。有学者认为,鼓励农村金融供给的政策仍有局限性,您是研究社区银行、“草根金融”及金融创新方面的专家,对此您怎么看?

  王爱俭:的确如此。农村金融供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资本的可获得性,即如何增加促进“三农”发展所需的资本,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为农村地区和农民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风险的保障性,即如何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高风险以及“三农”发展的内在脆弱性,增强农村金融及“三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思路仍以管制替代监管,通过设置较多的门槛限制,制约了多种类型资本的投入。以2006年以来国家鼓励发展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例,规定除了现有商业银行外,其他机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单一股东持股5%以上需要监管部门批准。较高的门槛限制不利于吸引各类资本向农村地区流动,并且弱化了资本的利用效率。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8年底已开业的105家机构共吸纳股金40.4亿元,吸收存款42.8亿元,累计贷款39.7亿元,资金运用率不足50%。

  二是政策导向仍局限于银行主导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以四类金融机构发展为例,对于村镇银行以及贷款公司都限定必须由商业银行主导,这就限定了民间资本和其他类型的国有资本参与提供农村金融供给的空间。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采用同样的限制政策,既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也不符合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定位与经营实践,其政策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如自2006年实施鼓励新型机构发展的政策以来,到2008年底,全国仅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贷款公司仅为6家,而依托大型商业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多数仍按照其传统的县级分支机构模式运营,对于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相关政策存在较为显著的行业割裂倾向。金融供给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对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统筹考虑。如保监部门主要从保险保障角度,提出鼓励“三农”保险发展的政策,不涉及农村资本供给;银监部门主要从信贷角度,拟定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则,对于保险在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和提供信贷保障方面的作用缺乏系统考虑。政策导向的分割不利于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农业贷款的不良率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自然灾害等客观风险因素影响,如果能够实现保险与信贷的紧密协作,将会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脆弱的现状。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扩大农村金融有效供给

  记者:根据您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规模企业的需求,也有小型乡镇企业的需求;既有流通领域的需求,也有生产领域的需求;既有个体工商业者的需求,也有农户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多层次决定一个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应是多层次的,各类不同的金融机构应在彼此竞争合作中寻找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那么,在您看来农村金融改革要取得更大突破,必须坚持怎样的改革方向?

  王爱俭:在我看来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创造条件激发本地居民和各类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改变政府主导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单一模式,探索自上而下引导、自下而上主导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从改革和发展两个角度统筹考虑农村金融供给。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要从存量改革和政府主导向“存量搞活、政府引导、资本主导”的模式转变。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一方面要从改革的角度出发,理顺存量,通过政策引导注重发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等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解决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需要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培育新型金融主体,引导各类民间金融依法合规运营,激发各类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扩大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

  二是转变发展思路,逐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改变以管制代替监管的金融发展思路,消除资本寻租空间,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监管部门应找准职能定位,在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在政策上要区别对待,逐步降低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取消贷款类机构的准入限制,鼓励各类资本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供给服务。

  三是设立超部委的农村金融改革协调机构,改变行业分割的政策倾向。在农村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探索金融市场化改革,除了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政策外,还应积极探索金融综合经营。有关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政策在出台前应进行充分沟通,改变当前信贷资金供给与风险保障服务各自为政的政策导向,统筹农村地区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是充分挖掘大型保险企业的潜力,以大金融理念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改变当前过于倚重大型银行开展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政策导向,发挥大型保险机构在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小额分散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大型保险机构遍布城乡村镇的机构网点与营销网络优势、营业成本优势,充分开发保险的融资功能与小额分散型金融信贷服务的业务互补优势,开展分散型综合金融业务试点,或可成为我国建设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有益探索。

  王爱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国家自然科学评议专家,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社区银行与草根金融研究、金融创新和虚拟经济研究等。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代表著作有专著《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等。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社科及省部级项目。记者 黄丽珠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03/4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