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外资控制粮源引起决策层警惕 中国暂停开放购销市场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9-08  互联网

  李平

  一家外资企业被告知不能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这意味着它无权入市收购;另外一家已经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则被禁止进入当地粮食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收紧对外资粮油企业的政策尺度。

  来自粮食系统的人士证实,中国已经暂停向外资开放粮食购销市场,据称目的在于防止外资控制粮源。而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文件中,国家发改委业已承诺要改变大豆加工业原料对外依赖度高、内资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局面。

  对外资的猜疑和防范随着粮价一起抬升。尤其,今年是中国全面开放粮食市场前的最后一个过渡年。

  政策收紧

  几天前,在河南,一家外资粮油企业试图申请《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时候,遭到了当地粮食局的拒绝。该省粮食局官员说,他们接到了国家粮食局的指令,要求他们停止对外资企业发放许可证。

  按照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不管外资还是内资企业,只有取得收购许可证才能从事粮食购销业务。东北某粮食主产省的粮食局官员说,之前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是非常宽松的,“只要你有资金有场地,具备收储条件,基本上你申请我们就给。”

  来自东北、华南多个粮食主产省以及江苏省某市的粮食局相关官员都表示,已经收到来自国家粮食局的相关通知,要求停止向外资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暂停向外资开放粮食购销市场。

  一位外资粮商的负责人曾试图向国家粮食局咨询相关的政策转变,但是粮食局相关官员并不承认存在相关文件。

  不过一位不具名的地方粮食官员说:“根本没有什么文件,就是口头通知。”他说,这导致各地对这项新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不尽一致。

  就本报了解的情况,目前,一些地方只是暂停向外资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另一些地区则干脆叫停外资企业的粮食收购业务。

  在河北,一位外资企业负责人说,该企业在河北省廊坊市的一家粮油加工企业被禁止入市收购粮食,尽管这家企业早已取得许可证。

  苏北某市的粮食局官员说:“我们也在纳闷儿呢。是不允许再进来,还是已经进来的也要叫停?这个政策持续到什么时候?我们一概不清楚,还得等省里进一步的通知。”

  东北某粮食主产省的粮食局官员也对此感到困惑。他说,如果已经取得许可证的企业也要叫停,事情将会很棘手。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已经聚集了大批的外资粮油购销和加工企业。“尤其是加工企业,投资巨大。人家投了钱你不让人干了,恐怕没那么容易。”

  然而这位官员说:“外资企业想再进入收购市场肯定是不行了。”

  记者采访的多位地方官员证实,此举旨在防止外资控制粮源。

  国家粮食局人士表示,对于粮食局高层的具体意图、该项通知的有效期限等等还不明确。“估计还会有进一步的通知。”

  已经采取了行动的不仅仅是国家粮食主管部门。上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内资企业压榨能力和压榨量不断萎缩表示担忧,并表示要改变内资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的局面。

  半个月前,商务部也曾召集几家比较大的外资粮商座谈。据悉,座谈的内容之一,就是摸底外资粮商在中国的投资情况,以对外资是否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做出恰当的评估。

  外资威胁

  政策的变动完全符合人们的预期。

  “事实上,粮食局内部对于外资一直是很警惕的,这主要是因为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保护期即将结束,跨国公司将大规模进入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前述国家粮食局人士说。

  在一些粮食专家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最新一轮的粮食危机中独善其身,主要借力于丰厚的粮源储备以及严格的进出口管制。但是按照当初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农产品流通加工购销进出口等领域。

  这让粮食主管官员担心,如果外资企业大规模入市收购控制粮源,同时利用削弱的进出口门槛使中国粮食市场卷入国际市场,这无疑将使官方的宏观调控努力大打折扣。

  官方担心的另一个潜在危险是,跨国粮商将“把他们在南美搞的那套模式拿到中国来”。这套模式的特点是贯穿农产品整个产业链条,“比如说,他们自己给农民提供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自己购买或承包土地,自己收购大豆,自己做国际贸易,然后自己加工成产品。最后你会看到,整个产业链条都有他们的影子。”粮食局系统的一位专家说。

  中国的一些粮食问题研究者和专家,一直认为外资控制中国粮食产业链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并且在各个层面进行政策游说。中国社科院专家曹远海就担心,外资粮商在中国合法地大举买卖粮食。

  还有人担心,“由于地方粮库警惕性不高,随便一个微服私访就能打开粮库,也使得外资的耳目有可能比某些中国相关部门更了解中国的储粮实况,这种情况使得觊觎的外资更容易作局中国粮食。”

  被批评者广为引用的是大豆的案例。他们认为,中国在入世谈判时错误地开放大豆市场,使得外资粮商先是以低价打开国内市场,然后操纵市场使得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成批死亡,外资企业垄断了中国的大豆压榨业;同时来自美洲的大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中国豆农利益受损。

  此后,粮食协会等四个行业协会给国务院写报告,建议对外商今后投资新建、改扩建食油加工项目和并购内资食油企业,应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从市场准入等产业政策上有所节制。

  这已经部分为官方接受。上周三国家发改委公布的 《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增强我国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主导权”,即被业界视为一场内资保卫战的开始。

  一位外资压榨企业的负责人看完这份文件后说:“外资企业想在这个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了。”

  除了大豆,针对玉米加工业的外资政策也可能进一步调整。去年11月公布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修订版)》将玉米深加工列入限制类目录。根据这项规定,外资进入非乙醇类玉米加工业或扩大产能,须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资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说:“事实上,所有项目报上去之后都没有了下文。”

  危机公关

  政策调整正在改变外资的行为方式。

  全球最大的跨国粮商之一嘉吉集团公共事务总监黄菊辉说,嘉吉原来确实对中国粮食购销业务感兴趣。借此,“我们可以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粮食生产收购模式带到中国来,而这恰恰是中国所欠缺的。”他说,这种模式使得农民可以根据订单、期货安排生产,有效避免来自市场的风险。

  “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担心,万一我们投资以后的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不得不重新考虑投资计划。”黄菊辉说。

  在前述商务部召集的外资企业座谈会上,外资粮商开始反击对他们的批评。一位外资粮油企业负责人抱怨说:“当初是你们政府请我们来投资的,现在你们又在批评我们投资太多。”

  在商务部座谈会结束后,外资粮商陆续向商务部呈交报告,在汇报投资情况的基本信息的同时,对于舆论的质疑和批评也做了回应。一家企业在呈交商务部的报告中说:“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对农业的外国投资加强而不是削弱了粮食安全。”

  这家企业的报告以大豆为例说明,原来作为稀缺商品的豆油开始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品。这种变化恰恰发生在外资进入之后,因为外资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因此,这份报告认为,排除食品加工业外国投资只会使少数企业受益,而大部分的普通民众和整个产业则会为此付出代价。“农业领域的外资在全部外资总额中只占不到3%,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下降,远没达到垄断的程度。”

  据悉,商务部在掌握相关信息后将对外资粮油企业的潜在威胁做出评估,作为内部参考信息呈供决策层。不过组织会议的商务部人士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如果中国真的限制外资在粮食购销领域的行为,不能排除外资在WTO框架下发动外部反击的可能性。中国农科院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小和说:“如果无法通过内部协商的方式解决相关争端,外资企业极有可能从外部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刘小和认为,“一种可能是他们向WTO申诉,要求中国消除投资壁垒。另一种可能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那就是报复与反报复。他们可能限制来自中国的投资,或者用贸易手段报复我们。”

  不过就记者调查的几家外资企业来看,还没有谁打算这么做。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9-08/42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