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量难以乐观 糖价止跌企稳众多买家观望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5-06  互联网

  经过春节以来的一轮过山车式的行情后,郑糖期价止跌企稳,维持弱势整理格局。当前,在现货价格濒临生产成本、现货销售仍无起色、国家50万吨收储任务业已完成能否继续收储尚无回音的背景下,糖价是以此为底展开新一轮的上行行情,抑或是盘整之后,重新探底,寻找新的支撑价位?对此,笔者作如下分析。

  产量难以乐观

  从节后影响郑糖期价走势的因素来看,左右其运行轨迹的首要因素当推变化多端的产量预期。每次对产量的预估都成为糖价走势的阶段性拐点。从去年全国糖会预估产量的1350万吨、到冰冻天气后对减产数据的预估、再到昆明糖会产量1450万吨左右的预估,每次产量的预估都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就当前来看,业界人士基本都认可的产量是1450万吨左右,比榨季初的产量增加100万吨,比受灾后产量的预估增加200万吨左右,善变的产量造就了多变的行情。伴随着目前各主产区糖厂陆续收榨,关于产量的数字游戏或将告以段落。

  伴随着压榨时间的延长,1450万吨的产量能否成为最终的产量仍充满诸多不确定性,或许真正的产量仍会超过这一预估数据,毕竟榨季时间的向后推迟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本榨季即将接近尾声,产量也对行情的影响或将难以再掀起很大的波澜,后市人们将会把更多的目光转移到需求上来,那么近期的销售状况如何呢?

  现货销售低迷

  伴随着产区产量的明朗化,销区的现货销售再次陷入低谷,观望成为众多买家的选择。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当前现货商普遍认为本榨季的面临的销售形势要比上一榨季更为严峻。一边是较低的糖价无人问津,另一边则是各大糖厂的在销区直接设立代售点,中间商蓄水池作用正在被逐步淡化。

  而从中糖协公布的产销数据来看,第一季度国内销售并不十分乐观。据悉,截至2008年3月末全国累计产糖1252.05万吨,而累计销售食糖641.97万吨,比上年同期多销将近31万吨,可销糖率为51.27%,落后于上年同期6.24个百分点。另外食糖的数量统计数据还包括国家收储的食糖数量,如果剔除该部分,无论从销售总量来看,还是从销售比率来看均落后于上年同期,销售形势更为严峻。

  此外,食糖消费的季节性因素,也是将会使得近期销售并不十分看好。从白糖(3889,46.00,1.20%)的消费来看,3-5月份是需求淡季,连续下滑的市场价格以及需求季节性因素,使得现货销售更为低迷。4月份的销售状况难以让人乐观,其有望成为糖价再下一城的催化剂。

  政策充满变数

  对于国内糖市来说,国家政策的每次实施都会对糖价的运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从放储到收储的决策都反映了政府对糖价高低的态度,但无论是收储还是放储,国家政策实施的目的都是维护糖价的平稳运行,促进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国家收储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促进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如果单单靠国家政策来扶植,其自身并没有应对任何风险的能力,那么其永远都不会长大。对于国内食糖产业亦是如此。在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糖厂如果仅靠国家的收储来调节供求关系,那么其自身并没有去积极化解风险,这也不是国家所要想看到的。从云南糖会国家官员的谈话中,我们就能看到,国家收储并没有像市场想象的那么积极,国家更希望糖厂自身能够去顺价销售,自力更生。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国家也许不会收储,即使收储也不会接受广西区经委提出的100万吨的收储计划。而对于广西区经委提出的地方收储20万吨的提议,我们看到其前提是国家启动第二次收储,如果国家第二次收储迟迟不能启动,地方收储也就无从谈起。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近期糖价在无利好消息的刺激下,难以走出大幅上涨行情,震荡寻底将会是运行主基调,逢高抛空是我们近期的操作思路。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5-06/4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