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乳业两巨头敢创新更敢担责任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3-04  互联网

  “责任能使一个企业从优秀走向伟大”。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经济效益之间并不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创造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任务和根本需求,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基础。追求基业长青,企业就要全面要求自己,善待员工、善待股东、善待客户、善待环境和资源,善待合作伙伴,善待整个社会。

  在中国乳业,我们看到两个巨人的身影,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他们做了很多。他们对责任承担的执着、对品质追求的偏执、对长远利益的偏好,甚至重于今时今日的生存。在他们看来,只要人类对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那么对人类社会的责任之路也就没有终点。



“责任能使一个企业从优秀走向伟大”

  经济责任:坚守品质理念

  伊利:强调“质量零缺陷”

  奶源是中国乳品行业的瓶颈,可以说,“得奶源者得天下”。伊利集团多年来坚持从源头控制质量,围绕原奶质量建设奶源基地,通过对原奶生产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原奶质量稳定、优良。

  伊利集团拥有世界一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在质量管理方面强调“质量零缺陷”,并在行业内率先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这些为伊利向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提供了安全屏障。伊利集团从成立以来,一直注重自主创新,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伊利集团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从1999年的4000多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近2亿元,充分保证了各项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

  伊利集团研发的新品填补了我国乳业空白。有机奶是有机食品的佼佼者,它的生产需要建立有机农业种植体系,奶牛有机饲养体系和有机加工体系。由于金典有机奶的诞生全过程是基于伊利集团完整的有机产业链,严格遵照国际有机食品生产规范,强调全程无污染,全程可追溯,并将有害物质残留减至最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安全可靠的食品。不仅如此,每100克金典有机奶内含蛋白质超过3.5克,超过我国标准18.6%,代表了我国液态奶产品的最高水平。

  伊利推出的“营养舒化奶”,是国内第一款可有效解决“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问题的“低乳糖奶”,也是首款水解率高达90%以上的高水解率低乳糖牛奶。通过无菌添加乳糖酶,伊利营养舒化奶将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由于牛奶中的绝大部分乳糖预先消化成易于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者及乳糖酶缺乏者的饮奶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群健康饮奶问题。

  伊利集团每年研究开发的新产品都超过百种,从而推动着伊利集团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集团进行了多项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科技奖项。

  蒙牛:捧回IDF产品开发奖

  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道路——累计在国内外申请商标注册330件,申请国家专利340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外观设计专利312件),建成我国第一个乳业生物技术平台,推出极品纯牛奶“奶爵6特乳”和“特仑苏纯牛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钙”又能“留住钙”的“蒙牛OMP牛奶”。突破世界乳业3项技术难题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LABS益生菌群和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

  2006年3月,蒙牛获得“最具创造力的中国企业”称号,这也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制造企业。10月,在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高端产品“特仑苏”从技术、品牌、品质、工艺等各方面特别是创新性上远远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最终捧回了“IDF产品开发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乳业史上金牌“零突破”。

  业内点评

  企业主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其首要任务是创新和生产。而食品行业的立足之本是产品质量和安全。乳业双巨头用行动实践了值得称赞的企业之经济责任。


伊利用双除菌离心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伊利:收购原奶累计230多亿元

  伊利集团在企业稳步发展、效益逐年提高的同时,特别注重与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社区、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分享伊利的成果,秉承“同享成功,共赢未来”的理念,追求企业与社会共发展。

  伊利集团与奶农合约结成相互依托、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相依存,努力带动奶农致富增收,保护其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全面扩大对奶农的服务范围,并不断完善奶农利益保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多年来,伊利集团共投入了15亿元建设奶源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民从事奶牛养殖,并以此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伊利合同收购价格稳定,不受市场及季节的影响,解除了奶农的后顾之忧。近几年伊利集团用于收购原奶的奶款累计达230多亿元。

  伊利认为,客户1%的不满意等于100%的不满意,在整个服务链上要确保服务的精致性,不漏掉一个问题,不放过一个细节,力求做到“五心”。多年来,伊利集团在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特别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健康与环保、教育、文化体育、农村建设和赈灾救助。

  2005年11月16日,伊利集团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成为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从此,伊利集团承担起支持奥运、服务奥运、宣传奥运的社会责任。

  蒙牛:西部开发以来“最大造饭碗企业”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已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200多个,联系奶农200万,累计收购鲜奶800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80亿元,仅2006年一年就发放奶款62亿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9500吨,位居行业第一,被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08年新春伊始,赠书2000万册的蒙牛又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事实上,近年来,蒙牛已经数次以倡导和实践公众健康的公益活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在商品价格上涨的敏感时期,如何提高产品本身质量和降低成本是众多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而此时,蒙牛却出人意料地高成本赠书,再次引起人们对公众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评论人士更是将它称之为“又一场继赠奶运动后蒙牛的第二波中国牛奶运动”。

  事实上,蒙牛“送健康”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就累计捐款逾1200万元;随后又向全国17个城市的125万名教师每人赠送一箱牛奶,总价值3000万元。2006年起,蒙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捐奶助学工程——“中国牛奶爱心行动”,为全国500所贫困学校的学生免费提供一年的牛奶,2007年又将范围扩大为1000所,总投入超过2亿元,铸造了一个中国健康史的里程碑。“爱国心”、“公益心”和“责任感”由此成为蒙牛的三个关键词。

  业内点评

  敢于对公益形式进行创新和积极实践,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最重要体现。将私心束之高阁,用良心身体力行,将健康送入千家万户,无论赠奶还是送书,亦或助学、赈灾,都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社会责任是未来世界的对话平台,而与消费者的沟通除了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会说话”的服务,因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蒙牛在全国举办的“中国牛奶爱心行动”

  环境责任:关注生态发展

  伊利:通过工艺循环使用能源

  伊利集团深知其对环境保护的责任,秉持“致力环保,为生态尽责”的理念,针对乳品业的污染源和耗能点,采取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并透过精益求精的工艺,循环使用再生能源。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该地区的奶牛养殖量接近60万头,庞大的奶牛基数迅速拉动了当地饲草业的发展。在伊利的带动下,呼和浩特市饲料供应实现了“一头奶牛,两亩苜蓿,两亩青贮玉米”的最佳比例。到2004年,内蒙古人工种草0.57亿亩,围栏封育2.89亿亩,禁牧、休牧草原4.08亿亩,使7.49亿亩的退化草场得到了保护和治理。同时,富裕起来的奶农纷纷退耕还草,仅呼和浩特市附近的一个村,退耕还草的土地就达5000亩。

  2000年6月,伊利集团投资980万元建设伊利金川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随着伊利集团金川工业园新区的建设,为确保新增污水的达标排放,降低金川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三废”排放,2005年4月,伊利集团又投资880万元对金川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改造。目前金川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10000吨,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是伊利集团中单体规模最大、处理工艺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

  自2000年以来,伊利集团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伊利集团所属锅炉进行了不间断的技术更新、改造,先后引进锅炉微机自控、变频、消烟除尘、分层布煤和排污自控等新技术,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上半年煤汽比率提高18.86%、电汽比率降低至45.80%、水汽比率降低为19.40%,年节约130.41万元。改造后,工业蒸汽锅炉热效率从74%提高到79%,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蒙牛:发展理念始终领先

  1月18日,在以“发展循环经济 共享和谐成长”为主题的大型环保项目——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厂供电暨《蒙牛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仪式上,全球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行。“蒙牛沼气发电项目是中国乳品行业首个畜禽类粪便处理综合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与‘经济利用价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官员在向蒙牛授予“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建设项目 大型沼气发电技术推广示范工程”的挂牌后表示,“该项目不仅为中国乳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世界养殖产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志性项目”。

  蒙牛乳业集团创业8年来,之所以能一路领先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归根结底源自于其发展理念上的始终领先。在蒙牛与沼气发电厂一墙之隔的蒙牛澳亚国际牧场,“生态经济”模式对可再生能源的循环有效利用细节在蒙牛几乎无处不在。路灯是太阳能的,垃圾桶是用利乐包回收材料做成的,牧场的浇灌水是经过配套的“污水处理厂”二次利用的,牛舍的温度是靠发电厂的热能保证的……创新的能耗利用理念与领先的环保节能技术,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随时随处充满惊喜的“绿色空间”。目前,该项目正在向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相关部门申报“循环经济园区”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蒙牛沼气发电项目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其关键技术及设备从德国引进,沼气发酵罐、发电机组及储气罐从德国和奥地利引进,采用德国沼气发酵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了全自动运行,这在我国大型畜禽养殖场尚属首个。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3-04/4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