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份,逐渐进入粮油消费旺季,国内粮油市场非常活跃,市场行情全面上涨。油脂油料类涨幅尤为明显。本月全国粮油批发价格指数中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46.73,比上月上涨2%;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本月为141.93,比上月上涨11.89%。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麦
11月份,正处于国内小麦的消费旺季,面粉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空前高涨,到厂价节节攀升,一个月时间普遍上涨了100元/吨以上。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继续每周进行,成交率明显增加。本月三等白小麦全国平均价格为1598元/吨(火车板价,下同),比上月上涨3.36%;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平均价格为1575元/吨,比上月上涨2.95%。
一、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率大幅提高
本月,最低收购价小麦市场投放量从150万吨增加至250万吨的同时,参会企业也空前踊跃,成交率迅速提高。本月五次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的成交率郑州分别是23.25%、23.77%、39.78%、81.22%和94.37%,安徽分别是20.1%、38.58%、61.16、%、86.33和94.24%,涨幅非常明显。从成交率的大幅提高反映出两个现象:一是目前国内小麦市场需求强劲;二是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是当前企业采购小麦的最主要渠道。
二、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价有所上扬
在成交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的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提高。以郑州市场为例,成交混合均价从月初的1494元/吨上涨至月末的1527元/吨。尽管涨幅仅有2%,但这是在投放量迅速加大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足以说明此次上涨势头的强劲。究其原因:首先,目前正值国内面粉消费旺季,面粉价格有所上涨,由于面粉加工企业目前小麦库存较低,无论产区,还是销区的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均出现明显提高。其次,农民手中小麦余粮较少,加之目前农民多以出售玉米等秋粮为主,市场小麦供应较为短缺。参与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是目前面粉加工企业采购小麦的主要渠道。第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因素导致在行情上涨时,企业的采购积极性会随之高涨。第四,国内整体物价水平上涨拉动、其他粮食品种以及油脂油料价格上涨幅度均高于小麦等因素,给小麦价格留下了上涨空间。
三、小麦区域性供求矛盾已开始显现
鉴于江苏、山东特有的区位优势,江苏、山东两省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成交率一直较高,江苏省2007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率先启动,且继续呈现出供求紧张的态势,部分需求转向安徽省。本月末,山东、安徽两省2006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已基本销售完毕,2007年最低收购价小麦也开始竞价销售。最大的主产省,河南省也表现出了省内地域不平衡的问题,豫北小麦销售明显好于豫南。这种不平衡状况导致部分地区小麦价格由于供不应求率先上涨,继而影响到周边地区。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山东、安徽三省2007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均较上年下降,其中江苏582.4万吨,减幅4.7%;安徽501.6万吨,减幅19.3%;山东126.7万吨,减幅64.9%。一旦本省的销售完毕,势必将需求转至周边省份。
四、玉米价格上涨小麦饲料消费增加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再度出现上涨局面,个别地区上涨幅度较为明显,这也是拉动本月小麦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尽管小麦价格与此同时也有所上涨,但从比价关系来看,普通混合小麦价格仍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玉米价格,导致部分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业加大了小麦替代玉米加工饲料的用量。据了解,在猪饲料里,只有成猪饲料才可以较大比例以小麦替代玉米,但禽类饲料小麦几乎可以完全替代玉米进行加工。
五、第四批小麦移库计划本月已下达
本月23日,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铁道部、农发行和中储粮总公司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最低收购价粮食第四批跨省移库计划,共安排2007年最低收购价小麦计划325万吨,其中河南225万吨,安徽100万吨。此前,已先后下达了三批跨省移库计划,共计603.45万吨,目前已完成出库411.15万吨。跨省移库解决的主要是主产省仓容不足的问题。但从近期的交易来看,销售进度加快,仓容紧张问题已明显好转。
六、我国小麦出口数量呈现增加态势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7年10月我国进口小麦1070吨,1-10月累计进口7.87万吨,同比降低85.53%,主要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10月份我国出口小麦13.65万吨,1-10月累计出口184.7万吨,同比提高206.51%,主要出口至韩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此外,我国小麦粉出口今年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9月和10月我国分别出口小麦粉6.6和8.7万吨,同比提高了78.2%和160%。1-10月累计出口小麦粉49.1万吨,同比提高55%。
今年我国小麦及小麦粉出口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由于国内小麦市场供求较为宽松,库存压力较大,而今年国际市场由于主要出口国小麦供应量下降,需求良好,价格高涨所致。尤其是小麦粉出口利润较大,据了解普遍在1000元/吨以上,所以企业出口积极性也十分高涨,采购原料也不惜成本,也对此次小麦市场行情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上所述,尽管本月国内小麦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但由于国内小麦市场仍是供大于求格局,加之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继续增加,预计后期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涨势将会趋缓,12月底或一月初可能会小幅回调。
玉米
11月份,国内玉米市场需求强劲,农民惜售心理依旧,玉米价格全面上涨。本月二等黄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598元/吨,比上月下跌2.44%;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二等黄玉米平均价格为1616元/吨,比上月上涨1.64%。
一、上市量不足深加工企业抬价收购
本月,东北地区玉米仍未大量上市。究其原因:一方面,天气原因导致脱粒推迟,直到中旬东北新产玉米才开始上冻;另一方面,鉴于去年的经验,加之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对新产玉米价格的期望值较高,惜售心理较强。尽管收储企业多以观望为主,但当地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不足,而近期酒精、淀粉等玉米下游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刺激加工企业提高开工率,为满足加工需求,不得不提高价格进行收购。本月末,吉林省内深加工企业最高收购价格已达1500元/吨。
二、价格上涨企业玉米库存即将流出
本月,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东北地区粮食企业2006年产库存玉米已经能够实现顺价销售。为此,农发行即将出台措施,要求贷款企业加快库存玉米的销售工作,限期收回贷款。预计近期企业销售等玉米积极性将会增加,但是由于年终铁路运输处于一年之中最为紧张的时期,外运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东北玉米的销售。目前吉林长春地区请车费已高达3000元/车,但采购合同签订仍然十分踊跃。此外,由于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和季节性运费的上涨,导致销区采购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玉米价格的坚挺。
三、华北玉米大量上市价格涨跌互现
本月,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以山东为首持续上涨,深加工企业强劲的需求和农民惜售仍是此次价格上涨的主要矛盾。月末山东省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普遍高于1800元/吨,最高达到1900元/吨。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小麦价格,近期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有所上升。月末,随着价格上涨达到心理价位,国储玉米的轮出增加了市场供应量,以及较低价位的东北玉米运抵山东、河北地区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趋于稳定,华北黄淮地区农民出售玉米积极性开始增加,但仍不成规模。
四、国储玉米即将出库供应有所增加
尽管国家相关部门预计今年我国玉米产量不低于去年,但由于上市推迟、农民惜售等原因导致本月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为了满足国内饲料加工需求,稳定国内玉米价格,本月下旬,国家已要求中储总公司在南方主销区、养殖大省和冀鲁豫等地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预计数量在200万吨。这批玉米属于按计划轮换粮源,出库价将随行就市,由于市场需求强劲,预计出库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格。储备玉米的轮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供应量,对玉米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五、今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继续降低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0月份我国出口玉米21.3万吨,1-10月累计出口玉米474.4万吨,比上年增加102.49%,其中主要出口是对韩国出口、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尼。10月份我国进口玉米3070吨,1-10月累计进口玉米1.3万吨。目前,由于新的配额尚未发放,老的配额基本用完,因此,近期我国玉米出口将会保持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措施抑制玉米价格的涨势,但由于此次行情的大幅上涨主要是深加工企业的抢购和农民惜售这对矛盾引发,后起价格的上涨仍取决于农民出售玉米的积极性高低。预计春节前农民变现需求将会促使农民出售部分余粮,国内玉米价格涨势有望趋缓,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可能回落。但由于当前玉米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支持,加工企业很可能在玉米价格回落时增加原料库存,因此下跌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