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一位老村医的新年坚守

网友投稿  1970-01-01  互联网

图文:一位老村医的新年坚守    农村新报讯 图为:春节期间,田金祥坚守在村医务室。

    记者 肖敏

    “田医生,我家婆婆又发晕了,您能不能来我家一趟?”正月初六一大早,仙桃市彭场镇汪赵村五组村民赵义武,焦急地给村医田金祥打电话。
    田金祥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本来,他答应了老伴今天去儿子家的。除夕到初六,他们一家人都没团聚过。但是想着病人,田金祥决定先去看看。
    不到10分钟,田金祥骑着电动车来到赵义武家。患病的是赵义武的母亲曾婆,今年84岁。田金祥对曾婆的病情非常了解,很快就挂上点滴。
    见病情好转,田金祥先行离开,与孙儿们相处了一个小时,他的电话再次响起。“田医生,我妈打完针后还是呕吐,能不能来看下?”接到赵义武的求助电话,田金祥再次出诊。
    经过大半天治疗,曾婆好多了,晚上还喝了一碗粥,赵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们做子女的,常年在外,只有春节才回来几天,平时老人生病了就直接打田医生电话。”赵义武说。
    从除夕夜开始到初六,田金祥每天都会出诊,随叫随到。记者从他的记录册上发现:除夕晚上11时1例、初一3例、初二4例、初三8例……以感冒和肠道疾病居多。
    田金祥今年71岁,1968年在村医务室上岗,一干就是49年。村里的老人,谁身体有什么毛病,他了如指掌。曾经,田金祥的儿子想要他离开村里,也联系过一处门诊,但他拒绝了。“在这里干了一辈子,真的舍不得。”田金祥说。
    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打电话,他都随叫随到。不仅汪赵村,附近的共升村、荷花村,很多村民都有他的电话。村医务室,一天有事不去,就会有很多爹爹婆婆上门找。
    坐在简陋的村医务室里,田金祥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今年能建一个宽敞明亮的村医务室。现在的医务室,由民用房改造,已使用二十多年,走风漏气。除了条件简陋,人才问题也让他忧心。田金祥说,前些年有个小伙子,从医学院毕业后来村里干过一段时间。后来镇医院招聘,他考进去了,就再也没有年轻人来了。
    仙桃市第二人民医院(当地人称“彭场镇医院”)副院长沈华成介绍,整个彭场镇有村医126人,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六十岁以上的有四十多人。有的村医去世后就没人接手,村民不得不去别的村看病。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