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个农业大镇的转型蝶变

零零社区网友  1970-01-01  互联网

一个农业大镇的转型蝶变——枣阳市太平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巡礼    农村新报讯 记者肖敏 黄艳平 通讯员林万平 张玲 实习生董一林

    阳春三月,曾经岗坡漫地的枣阳市太平镇,游人如织。50年老梨树繁花竞放,三五成群的看客留连于花海之间,不舍离去;唐梓山上游客川流不息,品枣北美食,赏民俗文化,尽享春日饕餮盛宴。
    旅游,尤其乡村休闲旅游,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消费”。旅游与农林、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划出”的重点。
    从一个农业大镇蝶变为旅游新镇,太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充分挖掘绿色、生态、红色、民俗等旅游“因子”,连与旅游不太相干的荒山坡,在大面积铺上太阳能板后,也开发出“现代化大型企业游”项目。既引来了城里人,也留住了农村人,成为增收新“卖点”。

    植入旅游“因子”,融来如潮买客

    雨后初霁,天色清新。1日,枣阳市太平镇泽恩葡萄采摘园园主肖国超早早来到田间,撒下有机肥。双脚沾满了泥巴,他也全然不顾。
    2014年之前,肖国超还是武汉一家企业的大区经理,年薪15万元。而今,白皙的皮肤已然黝黑,纤长的手指布满老茧。但他不后悔,因为希望在眼前。
    去年,肖国超种的“阳光玫瑰”葡萄,拉进城里卖,16元/斤,游客入园采摘则是30元/斤。“除了卖产品,我们还卖风景。”价格贵了近一倍,肖国超底气很足。“每亩满产可达到1万斤,为了提高葡萄品质,我把小的、丑的去掉,产量控制在3000斤左右。”
    今年,肖国超的60亩葡萄园,种下10多个品种,7月至11月都可采摘。和他一样,还有10位“新农人”来这里办起了采摘园。500多亩的葡萄沿路连片分布,园区生产、生活、休闲、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功能,由镇政府出资请省城一家旅游公司规划建设,新颖壮观,也难怪人们愿意多花一半的钱到这里。因为这里不光能吃葡萄,还能“吃”到风景,“吃”到绿色,“吃”到乡愁,“吃”到种种久违的体验。
    离开采摘园,沿乡村公路往东,步入张柏岗十里赏花长廊,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除了漫山遍野的桃花,还有1000多株50年的老梨树。树形苍茫,花果满枝。独特的景观使十里花海的各色果子,在地头都俏卖出去了。无论是看客,还是买客,人聚多了,还能赚不着钱?
    “传统农业大镇如何发展旅游,我们的做法是把旅游 ‘因子’植入传统农业中,融合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太平镇镇长付丹学介绍,多品种的观光采摘游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今年一季度,全镇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同比增长9.7%,实现旅游收入3260万元,同比增长11.6%。

    发掘民俗文化,用好红色基因

    大型马戏、飞车、歌舞杂技等好戏连番上演,蒙古烤肉、长沙臭豆腐、大连铁板鱿鱼等风味小吃应有尽有,特色商品更是琳琅满目。1日傍晚,天色已暗,唐梓山风景区却是人声鼎沸。
    唐梓山是著名的道教文化圣地,有“小武当”之称,相传道教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行。去年,唐梓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唐梓山庙会被列入襄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名录。
    “庙会还有两天开幕,但已提前进入高潮。保守估计,今年游客超过50万人。”唐梓山风景区负责人张道强说,过去不懂发展旅游,游客只是烧香拜佛,现在采取免费入驻的方式,请进一批代表传统文化的老艺人及传统民间工艺,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给景区带来人气。
    在唐梓山上的抗敌阵亡官兵公墓前,几名游客正在缅怀先烈。清明节前后,前来祭扫者络绎不绝,张道强也顺便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在双河村小学正对面,一栋木楼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木楼建于1926年,老一辈革命家黄火青曾在这里教书,从事革命活动。去年,镇里拿出专项资金,将木楼保护起来,并修葺一新。
    枣阳是革命老区,拥有“红十区”区委故址、抗敌后援会故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李先念、黄火青、高定一等革命家曾在太平北张庄村、崔垱村一带组织“抗敌后援会”,发动群众捐粮捐款支援抗日战争。
    一批批古建古迹、革命旧址、名人旧居,为太平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太平镇党委书记代洪涛介绍,近年来,该镇突破性发展民俗文化和红色旅游业,投入专项资金保护民俗文化和红色文物,让太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基因等发挥关键作用,从而转化为经济效益。

    做足旅游文章,富裕一方百姓

    站上康河村山顶,遥看3600多亩山岗,一块块光伏电板比肩接踵,铺得漫山遍野顿成静谧的海洋;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在高高的山岗上,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现代化大型企业游”,成了乡村游的新景观。
    “引进现代化大型企业本身已受益不小,再加上来看新景的人吃住行,一个项目赚两次钱。”负责这个项目的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李小革不无得意。
    “我们光伏发电公司按合同付费租用6个贫困村的山岗,还雇了200多个贫困户除草、为光伏板除尘,每天工钱110元。”湖北华电枣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说。
    “发展旅游产业,干部不能一味关门追求自己的政绩,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真正让老百姓受益。”枣阳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鹏对发展旅游有自己的见解。“像建旅游设施,办节办会,如果只想着自己出政绩,政府自拉自唱,看上去热热闹闹,老百姓连卖个茶叶蛋的钱都赚不到,这不该是本意。”
    一路向北,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上紫玉山,一座休闲度假村映入眼帘。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山林。
    “我们以农家乐为主,可以提供住宿、吃饭,一次可接待近300人。”紫玉山休闲度假村负责人王先进说,每到周末,食客蜂拥而来,一天最多接待过500多人,营业额超过4万元。下一步,将重修般若寺,兴建动物园,吸引更多游客。
    荒山荒林变为旅游景点,太平镇党委政府一直在努力。王先进原是两家企业的老板,镇干部多次上门招商后,王先进投入900多万元,在紫玉山打造休闲度假景点。现在,度假村还带动了50多个村民打工增收。
    “如今的太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环境美了,挣钱的门路多了,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不出门就可以赚大钱。”代洪涛表示,通过高标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组织全镇干部、人民群众、外出成功人士参与开发和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太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风光生态休闲旅游大镇。“富裕百姓,这才是我们发展旅游的本意。”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