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农——仙桃市供销社服务棉花生产侧记 农村新报讯 7月流火,仙桃市供销社机关干部员工顶高温、战酷暑,兵分多路,深入棉田,深入农户,为棉农抓好棉花生产出谋划策、热情服务,得到广大棉农点赞。 今年清明前后,仙桃市棉农种植热情高涨,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回升。仙桃市供销社围绕“棉花怎么种”这一难题开展工作,真心热情为广大棉农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为今年棉花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深入调查,鼓励棉农夺高产。用足肥,施好药,防好病,治好虫,力争伏前桃,确保伏桃,日后再猛攻秋桃,仙桃市供销社帮助棉农制定棉田管理措施和计划,环环紧扣,扎实推进,帮助广大棉农抢搭丰产架子,效果显著。 小暑过后,供销社又组织棉花产业化办公室工作人员、棉花专家,对杨林尾镇友好村、六合村、张沟镇前丰村、郭河镇联岭村、毛咀镇闵台村、郑场镇香铺村等有代表性的棉花盛产村开展了以伏前桃为主要内容的棉花生长情况调查。调查发现,今年棉花个体发育与上年同比呈现出“八增、一减、两下降”现象。八增:株高增26.8厘米,单株果枝增2.3层数,果节增20.4个,大桃增2.6个,小桃增4.6个,花增0.9朵,蕾增12.8个,亩成桃增3212.7个。一减:亩密度减277株。两下降:脱落下降0.7个,脱落率下降8.3个百分点。通过调查,该社发现棉花生长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长势好的田块单株己成桃10个以上,长势差的田块小桃不足3个。植棉专家帮助棉农分析原因:一是枯黄萎病普发,而且发病较重,严重影响棉株正常生长发育;二是施肥量不足、且单一(仅施少量氮肥),红叶茎枯病和缺肥症状开始显露(花位上移);三是定植密度偏稀,给迟栽迟发棉田抢搭丰产架增加了难度。同时,供销社也给棉农鼓劲,今年油(麦)后棉面积大,生长后劲足,只要栽培管理得当,棉花就可获得较好的收成。 ——聘请专家,问诊号脉开良方。供销社聘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推广研究员、仙桃市棉花协会副会长沈金权给农民朋友在棉花田间管理上开出了五剂“药方”。一是重施花铃肥。各地要抢住墒情,开沟深施花铃肥,亩中阿牌45%撒可富复合肥3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10公斤,并结合防虫,叶面喷施0.2%的威力硼,确保棉花生长所需的养份。二是视苗及时抓化调。对生长旺盛的棉田要抓紧化调,防止花铃期肥水碰头,一般亩用调节安4~5克或阿保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养分向棉铃转移,达到桃多桃大之目的。三是整枝打叶抹赘芽。打掉空枝老叶、抹去赘芽,对棉株下部所留的营养枝要取掉顶尖,以减少养份消耗,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四是清沟培土防倒伏。要结合重施花铃肥,高标准起垄培蔸,清挖三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这样既为棉株防倒伏起到一定作用,又可为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后期因雨而造成的渍涝,从而确保棉花的正常生长。五是综防病虫害保丰收。棉花当前主要病害是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在深沟抬田、增施钾肥的同时,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当前主要虫害是盲蝽象、棉蚜、红蜘蛛、棉铃虫,对斜纹夜蛾及其它害虫也要密切关注。故此要参照植保情报,根据各虫害的防治标准,选择一药多效的农药,及时防治,确保棉花丰产丰收。通过仙桃人民广播电台村村通供销专题向全市5万植棉棉农户进行宣传,有力促进了棉花生产管理。 ——寻求合作,挺进棉花生产机械化。为减轻棉农劳动强度,逐步提高全市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今年5月,供销社与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合作,在毛嘴镇闵台村和郑场镇香铺村分别选定11.8亩和7.5亩棉田为试验基地,开展机采棉种植试点探索,并从三个方面强化工作力度:一是成立机采棉试点工作小组,由棉花产业化办公室负责人牵头,植棉专家、工作人员参与,明确职责分工,一手拉住省农科院,一手拉住棉花种植户,扎根棉田。供销社根据阶段性工作任务,定期督查,确保机采棉种植试验成功。二是提供精细化指导服务,供销社主动与示范户签订机采棉种植试验协议,由省农科院经作所免费提供机采棉CN01品系种子,供销社免费提供农药、化肥,对示范户参与机采棉种给予每亩600元种植补贴,并组织植棉专家从棉花种子处理、种植模式、播种质量、田间管理严格按照机采棉要求进行跟踪指导。三是采集试点试验数据信息,供销社让技术人员与机采棉示范户有效对接,使农民掌握种植技术操作要领和生产技能、掌握机采棉种植生产要求和生产技术特点,提高棉农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建立一套从棉花播种、田间管理到机械化收获全程的技术指导及数据跟踪的完整档案,为大面积推广机采棉种植提供有益的借鉴。 (会清 松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