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产解忧 达产纾困
——山西农企从复工复产到达产达效故事
本报记者 马玉 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农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带来不小的压力。农业企业关系着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进而关系着这场防疫战的成败,不能松懈,然而复工后面临的生产资金、交通运输、产品销售、防疫安全等问题又让企业忧心忡忡。
这样的压力既考验着企业的责任担当,也对政府、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联手护航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两天授信3000万元
近段时间,山西省太原市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蔬菜直通车”驻扎在了很多小区周围,源源不断供应着市民的“菜篮子”。
在另一端,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仓库前,大货车进进出出,一箱箱新鲜蔬菜被工人们搬进生产加工车间,场面忙碌有序。
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主营蔬菜、水果的批发配送,占据着太原市小店区30%的蔬菜供应量。疫情防控以来,该公司承担起保障小店区蔬果供应的任务。
而在这之前,公司还在为复工复产四处找钱。“为了满足疫情期间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我们计划采购5000万元的基础蔬果,但自有资金只有2000万元。”30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该公司董事长杨雪岭发愁。
得知需求后,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主动上门与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对接,提供信贷支持,并在央行优惠利率的基础上,提供了利率优惠100BP的特殊政策。
从财务报表提交、贷款材料准备、支用审核到发放贷款,两天内,3000万元的邮储银行信贷资金顺利到位,杨雪岭惊讶中立即让企业全力开工。
邮储银行山西分行与公司的高效合作,既推动了银行的金融服务,及时向物流运输、水产养殖、文化旅游等行业延伸,也让企业的生产信心倍增。
“当市场上的土豆、白菜均价为2.5元/斤的时候,我们依然以不超过1元/斤的价格供应5种惠民蔬菜。”杨雪岭说,公司直供省城70多个社区和商超,平均每天供应蔬果300吨,进行无接触配送,线上下单选品、线下配送到家,对顾客实行无接触提货。
为了企业及时顺利复工复产,山西省制定了支持中小微企业保经营、渡难关的十条措施,从信贷总额、期限、利息、流程等方面给予金融支持。
目前,山西农业农村部门已为多家龙头农业企业争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扶持贷款”4.4亿元。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超过75%。
简化流程打通运输阻隔
防疫期间,因为古城营高速口封闭导致蔬菜运输中断,对此,山西农业农村厅与交警和太原市政府沟通,及时解决了通道开放问题。
事件反映出了农产品在防疫中运输受阻的现状,也是很多农企忧心的问题。
两天时间,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与联通公司合作,专门开发出了农业企业应急物资通行证办理小程序。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填报承运信息,饲料、生猪等农产品运输可以享受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和优先便捷通行。
与此同时,山西农业农村厅与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联合制定印发《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为蔬菜瓜果、饲料、饲料原料、生猪等农产品开通了应急“绿色通道”。
随着微信小程序和二维码的使用,美特好物流公司马不停蹄运转,山西正大、晋星牧业的饲料顺利运送到养殖户手中。复工的紫坊农贸市场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高音喇叭循环播放防控知识,市场检查人员对进入市场人员逐个量体温、喷消毒液。
疫情面前,在政策和银行的护航下,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承担起市民的“菜篮子”保供责任。
政府搭台产销对接
4月4日,在山西省吉县恒丰果库,随着收购苹果量的加大,分选和装车工人跟不上,果商史小明又多雇了几名村民。“不久前刚把三万多斤的吉县苹果销往深圳等地,销售行情开始见好。”他说。
复产以来,担心销售不畅,史小明在水果收购量上小心谨慎。但随着吉县政府推广电商直销、网红直播、外贸出口,不仅打消了顾虑,还让他记住了一个新的营销手段——“直播代销”。
为降低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3月份以来,吉县举办了以电商扶贫、直播助农为主题的“吉县农特产品网红直播大会暨本地网红培训”活动,在吉县电商服务中心特色农产品展厅设立了6个直播区,通过线上直播推介当地农产品。苹果平均月销达到了1.1万吨,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疫情防控下,很多农企有着与史小明一样的顾虑:复工复产后,农产品滞销,企业能否达产达效。
如何在产销上搞服务做帮手,山西各地政府开始行动。
3月7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举办滞销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商会,组织农产品供需双方视频协商,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3月12日,大同市启动“大同好粮”战“疫”保供献爱心促销活动。黄花、胡麻油、小米等百种农产品陆续送往50个小区进行惠民促销。
同时,山西省扶贫办联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厅、农业农村厅等8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降低疫情影响深化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深化“五进九销”推进减滞促销,省属企业年度订单采购额同比增长不低于30%,保障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