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小积分”激发乡村新风尚

零零社区网友  2020-04-16  互联网

四川万源市七里扁村

“小积分”激发乡村新风尚

马发海 本报记者 李传君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除了吸引本土能人回乡弥补农村人才缺口外,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调动最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四川省万源市皮窝乡七里扁村,创新开设了一家“银行”,这家“银行”被称作“文明银行”。它办的业务并非存取款,而是统计积分,再把群众存在“银行”的积分兑换成各种生活用品,以此“小积分”,激发最广大群众干事创业与提高思想觉悟的热情和乡村新风尚。

  

  激发动力 文明“银行”照亮前行路

  七里扁村是高寒山乡皮窝乡的深度贫困村,辖区面积10.98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小组266户982人,共有耕地668亩,林地面积15552亩。

  “穷,想离开,是很多人曾经的想法。”七里扁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军介绍说,尤其让人头疼的是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他们不想脱贫,不愿脱贫。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子女不愿尽赡养义务,把年迈的父母扔在一边,将赡养义务甩给政府。

  村子里以前有位蔡姓村民,常年在外不务正业,对父母也不管不问。2018年,皮窝乡乡政府为其父母落实了易地搬迁政策,乡村干部多次电话联系其回家修建房屋。这位蔡姓村民均拒绝回家,反而将责任推给村“两委”,非要等着村里修好房屋自己再回来入住,对整个村风民风造成了较坏影响。村里还有个别非贫困户无理取闹,不以当贫困户为耻,反以争当贫困户为荣,耗费乡村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

  扶贫先扶志,加强宣传教育,破除“思想贫困”,把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才能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七里扁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为巩固脱贫成果,当年年底,七里扁村的扶贫联系单位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结合该村村情实际,扶贫又扶志,创新指导开设“文明银行”,对家风家规、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清洁卫生、感恩奋进等方面做得好的家庭进行加分;对卫生环境差、有不文明行为的家庭进行扣分。

  活动开展还不到半年时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多了,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好了,村民践行文明行为、提升文明素养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再也没有争当贫困户的纠纷发生,再也没有不孝敬老人的事情出现。

  

  移风易俗 邻里和谐人人心舒畅

  七里扁村“文明银行”坚持用积分改变习惯,用文明改变生活。

  “大家都知道银行是用来存钱的,但是我们这个‘文明银行’却是用来存文明行为的。随着‘文明银行’一年来的工作开展,大家的文明素质都已经有了极大地提高。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文明素养,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大家说你们有没有信心呀?”在2019年七里扁村“文明银行”年度颁奖仪式上,达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冉长春为村民进行了加油鼓劲。

  “有!”村民代表们的回答干脆而响亮,个个脸上幸福的笑容都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

  记者了解到,七里扁村成立了由驻村工作队、村三职干部、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积分评定小组,拟定“文明银行”积分规则并广泛宣传实施。如有打骂冷落父母、偷盗、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等行为,则直接取消参评资格。行为越文明,积分越多,相应得到的奖励也就越多。2019年,该村“文明银行”奖励物资的经费来源以达州市委宣传部帮扶资金为主。同时,驻村工作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积分兑换、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为“文明银行”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村主任邓必军介绍说:“我记得才进行2019年一个季度评比之后,村民们就对集体的事很是上心了,村里有啥事,村民很快就来了。真正凝聚了人心,对我们村级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文明银行’建设真正成了帮助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好场所、好平台。”村民代表龚世全在给村委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争做好事 村民个个都是活雷锋

  院子打扫干净了,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了,就加分领取奖品……“文明银行”实施一年多以来,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多了,生活习惯越来越好了,经常出现村民争当活雷锋的现象。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七里扁村“最佳文明户”、现年68岁的党员邓明福,第一时间报名成了宣传劝导队志愿者;同样是“最佳文明户”的曾乐英作为一名积极分子,也报名成了宣传劝导队志愿者;作为该村一名当过代课教师的退役军人叶天平,更当仁不让地加入了宣传劝导队志愿者队伍,每天开展劝导巡逻,担起了守护全体村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神圣职责……

  村民牟开琼也很想加入宣传劝导队,得知劝导队人员早已经满员后,就再三嘱咐村委干部,只要村里后面有什么事情她能够帮得上忙的,一定要通知她一下,加不加分都无所谓,关键是要一起为乡里乡亲们尽一点儿力。

  青山翠绿,水声潺潺,空气清新,云层浮动。“生态产业‘鼓’了村民腰包,‘文明银行’‘活’了高寒山村。以前根本不敢想,生活会这样安逸。”七里扁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军感叹说,“如今我们村变了样,我的电话也多了起来,好多都是外出务工村民打来的,表示想回乡创业。”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文明银行”建设,七里扁村开始一天天地大变样了。

  “这些年,我们收入翻了几番。”七里扁村村民马光菊算了笔账,她挖笋、卖菌、采药,加上经济林等补偿和外出打零工的收入,一年下来可以达到近2万元。



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4-16/34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