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两位新农人 战“疫”觅“风口”

零零社区网友  2020-04-15  互联网

拼团建群直播忙,生鲜蔬菜进社区——

山西:两位新农人 战“疫”觅“风口”

本报记者 吴晋斌

  

  

  山西:两位新农人 战“疫”觅“风口”

  

  疫情防控期间,穿着防护服的鸿新公司员工将“毛菜”变成了“净菜”,提供了新的消费体验。

  2018年,杨雪岭和武祝琴同时入选山西省首届十佳新农民,他们的创业经历一时间成了山西省的典范。其中,杨雪岭是太原市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企业拥有产品品牌“康乐欣”和“享榴芒”;武祝琴则是晋中市清清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拥有品牌“清清苹果”。

  2020年1月26日这天是“大年初二”,一个电话让这两位“新农民”的春节变得不平静了。

  

  疫情来袭 出不去和进不来

  鸿新农产品公司是山西省最大的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运营模式是“买全球、卖太原”。公司还是太原“维客家族”农村电商产业园的建设主体,独立运营线上水果供应品牌——“享榴芒”,并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密切合作,承担太原市小店区70余个社区蔬菜直通车的运营服务。

  初二那天,杨雪岭还在河北南和县老家过年。电话里说,全国各地都在封村、封路,抗击疫情,基地的菜果无法装车、上路,这样下去,蔬菜水果很可能断货,社区和超市的供应难以保障。杨雪岭急坏了。

  2013年,因为怀念“趴在爷爷背上摘苹果,果汁淌入喉咙”那种幸福的感觉,武祝琴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乡创业做苹果。

  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用“私人订制”的模式,把苹果销售变成了“苹果树的销售”——为消费者提供种植体验,果子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成了她订制服务中的一部分。

  那天,武祝琴正在榆次区庄子乡牛村的家里吃团圆饭,同事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告诉她:“咱们防别人,别人也防咱们,眼下犯愁的是果农的日常生活用品储备不足,春耕物资也进不来,关键是年前囤下的苹果,本来正月里和五一前能卖个好价钱,现在恐怕全要砸在手里了......”

  

  转危为机 送菜也要送理念

  放下电话,杨雪岭开始和基地所在村庄协调,让菜农送菜出村,货车村外接货,几个电话组织货源,终于稳住了最急的事。

  “政策来得也及时,保障菜篮子产品顺畅供应的一系列组合拳政策出台后,银行还上门送流动资金,这些事就不再是问题了。”杨雪岭说。

  大年初二,杨雪岭从河北返回太原,也就是这天,鸿新公司开始有序组织员工复工生产。但是,随着疫情的迅猛发展和各地严格的管控措施出台,传统的销售和配送模式遇到了挑战。

  为此,鸿新公司整合“维客家族”农村电商产业园和70个社区蔬菜直通车的资源,启动“线上选品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蔬菜进社区的电子商务模式。

  在原有的“康乐欣京东直营店”“惠民优选”微信小程序、“康乐欣微信商场”的基础上,公司迅速推出了“维客严选”微信小程序、“田思慧”微信小店等新渠道,同时和多家第三方的“社团营销”账号进行合作,并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进行销售。

  依托“3-5种实惠装”果蔬组合、单品爆品特供等主打产品——大众家常菜,鸿新公司卖安全、卖实惠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得到了社区居民认同。

  “化危为机,这次抗疫保供应还为我们谋划已久的净菜进社区提供了风口。”杨雪岭说。

  根据中高端客户的需求,鸿新公司实时升级产品供给,在线推出了“12种精品净菜组合”产品,组合涵盖了蒜苗、秋葵、冰草、普罗旺斯西红柿等主要精品菜。同时,还将净菜的理念兜售给了社区居民,引导市民选择“净菜”,减少餐厨垃圾。

  截至3月31日,鸿新公司线上销售总额突破800万元,日均单量由原来的6000单上涨到约1.2万单,加速了产业升级换挡,大大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

  

  村庄对社区 城乡双向流通

  “我一边吃饭,一边接电话,很快就有了主意。”武祝琴一如既往地在记者面前“营销”自己。

  几天后,武祝琴通过微信让周边村庄去年参加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的学员,牵头,以村为单位组建“助农爱心社”,统计社群里果农滞销苹果的数量和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数量,告诉大家进群不仅可以享受优惠价的日用品,还可以帮他们卖苹果。

  很快,武祝琴和她的姐妹们就组建起了50个村级社区微信群,每个社群约150人左右。根据大家的需求,把集体采购回来的日用品以社群为单位统一分发下去,每个职业女农民再分送给社群里的果农。

  “这就好比我采取联合互助的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村级物流服务站,一下就解决了快递进不了村的问题。我们还有了和工业品议价的话语权,把实惠送给果农的同时,增加了联合互助的粘合度。”武祝琴说。

  同时,武祝琴还动员姐妹们与榆次、太原等城市的社区对接构建“微信社群”,大家共建共享,陆续成功对接到晋中、太原两市的60个社区、近1000户市民。

  “这样,我就有了自己的生鲜农产品上行终端,而且是最近的、消费能力最强的终端,规避了生鲜到手不新鲜的风险。这就是我一直想构建的‘村社对接社区’的销售模式。”武祝琴说。

  “我们每天还把基地自然实况直播、转播到社群里,不仅让市民在疫情期间吃到安全蔬果,还让他们感知生命的复苏与顽强,通过情感共振销售产品。”武祝琴说。

  截至3月底,武祝琴“无中生有”的城市社群共“消化”苹果50万斤。

  同时,村社对接社区这一模式还为近地蔬菜和其他农特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渠道。其间,主打健康、生态的近地蔬菜在60个社群销售了10万斤,当地土特产捎带着卖了约30万元左右。

  清清苹果专业合作社还与淘源卖货学院等各大平台电商大咖联络,通过提供一件代发的服务模式,形成了约20多个平台,30多位电商大咖合作,共计营销苹果约300万斤。

  “这场疫情为我们制造了麻烦,可是我们在解决麻烦的过程中,有了新成功。”三个月的联合抗疫,武祝琴和新型职业女农民们达成了三个共识——

  第一,巩固好抗疫期间建立的就近社区群,疫情解除后,邀请他们到果业基地游玩,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与清清苹果的粘合度;第二,果树品种老化,品质与市场需求有一定“距离”,品种及种植技术的更新换代今年就启动;第三、电商营销选果、保鲜、包装、发货需要一个标准化流程,“清清苹果电商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今年就开工。



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4-15/34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