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业扶贫不断档 排忧解难不断线

零零社区网友  2020-03-21  互联网

产业扶贫不断档 排忧解难不断线

——各地积极行动落实落细帮扶政策
本报记者 邓保群

  

  

  产业扶贫不断档 排忧解难不断线

  

  近日,贵州省赤水市委组织部积极推进“春季大走访”活动,要求党员干部下沉各类蔬菜种植基地开展产销调研,确保种菜大户及时获取准确可靠的农资信息。图为该市官渡镇党员干部到金宝村蔬菜种植基地了解销售情况。 张鹏 邹进 摄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战事”最吃紧的一年,犹如滚石上山,离山顶越近,越需咬定牙关,一鼓作气,迎难而上。

  近年来,我国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不少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的稳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增收,增加了部分群众返贫致贫的风险。

  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已不足300天,时间紧迫,为了尽可能把时间进度抢出来,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小,中央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落实落细产业帮扶措施,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疏通农资供应链 保证春耕顺利进行

  天气回暖,全国各地陆续上演“春耕备耕图”。在疫情影响下的特殊时期,为了帮助贫困户不误农时,大家惜时节、破难点,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3月11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罗中生产基地车间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一片繁忙景象。为了让农户用上“及时肥”,这家世界最大的单体硫酸钾生产企业,全面发力,日产优质硫酸钾5000吨以上,向内地紧急输送钾肥。

  “现在每天都要看着这些原料入库,才觉得安心。”云南昆明的云天化集团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磷肥制造中心主任蒋忠成说,全面复工后,工人们四班两倒,生产线24小时运转不停,随着中间原料硫酸、磷酸的库存日渐减少,公司通过外购,解决生产原料不足问题,全力保障农资生产。

  特殊时期,谋划先行。早在2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组织做好种苗、农资供应,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近日,农资经销商简德辉又驾驶厢式卡车,满载着1400斤种子和5吨化肥,沿蜿蜒的盘山公路向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横岭村进发。虽然路况不好,但疫情发生以来,他已跑了两趟横岭,只为将春耕物资及时送到这个省级贫困村,以免耽搁农业生产。

  为保障春耕顺利进行,宜春市对农资运输车辆统一开具了特别通行证,并在各个公路卡口为偏远地区配送农用物资的人员解决午餐和饮用水。疫情防控期间,宜春全市已为春耕储备种子8584.3吨、化肥23.13万吨、农药2889吨,并已全部配送至10个县市区的1402个农资网点,实现100%配送到位。

  当前,全国各地农资供应堵点基本疏通,这与前期筹备工作直接相关。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做好2020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及时反映春耕农资供应情况和问题,尽快将农资物流疏导措施落到基层,确保农资物流畅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很快跟进。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服务保障的紧急通知》,将春季农业生产物资和农机具转运纳入应急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范围,承运企业自行网上打印通行证,确保农资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

  除了“线下”为物资供应开绿灯,“线上”数据服务也及时推出。3月5日,农业农村部开通运行全国农业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政策宣传、农资配送、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串联产销诸环节 搭建农产品销售快车道

  前些天,山西省平定县不少单位的工作微信群里转发这条消息:“受疫情影响,梁家垴村红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1万多斤鸡蛋滞销。”平定县农业部门了解情况后,优先安排采购、配送,随后几天,滞销的鸡蛋销售一空。

  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的产业扶贫模式成为解决贫困地区产销难的利器。在刚刚“摘帽”的山西省永和县,索驼村扶贫养殖合作社的60头膘肥体壮的肉牛马上要出栏了,但受疫情影响,卖不掉。驻村干部联系电商平台,帮助合作社网上卖牛,县里扶贫部门也帮忙对接渠道,优先收购贫困户的肉牛。最后,肉牛卖出去了,合作社里的贫困户都多收入了3000元。

  全国层面的产销对接活动也在有序开展。3月6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会商会,组织产销主体视频协商、网络签约,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会上,湖北、山西、云南、广西、新疆等省区农业农村部门介绍了当地农产品产销情况,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参与进来,促成采购量5.035万吨,金额达3.358亿元。

  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农民实现从农产品到货币“惊险跳跃”的关键一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在此平稳过渡,2月14日,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全部行动起来,依托政府采购政策,联合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全方位举措帮助贫困户解决“卖难”问题,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和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升级和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此次消费扶贫的主要方式有四种:预算单位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政府采购模式,政府主导建立消费扶贫交易市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各类企业销售扶贫产品的市场主体参与模式,中国社会扶贫网销售模式。

  在疫情冲击下,仅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足以解决当前农产品的价格下行与滞销风险问题,此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多方调动资源,广开销路,稳定价格。

  从中央到地方,各系统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为农产品“出山”架桥铺路。点对点,面对面,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线上线下齐发力,主动帮助农民“带货”。截至目前,全国主要农产品产能和供给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优先保障扶贫项目 为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受疫情影响,目前在一些地区,农村扶贫项目尚未完全恢复,人们担心延期开工,项目会“黄”了。

  2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宣布2020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疫情较重地区适当倾斜,各省区市在分配资金时也要给予倾斜支持。已提前下达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优先支持疫情防控相关的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扶贫项目。

  该通知还明确,各省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政策,允许县级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资金使用要求,重点向产业项目倾斜。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为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自治区适当调整产业奖补门槛,简化程序,降低最低奖补规模,提高奖补标准。对于在6月30日前发展的产业,在确保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可在网上开展计划申报、申请验收、公示公告等工作,单户单项最低奖补规模调整为原来标准的一半。贫困户在3月31日前、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发展的产业,奖补标准在原定单位补助标准基础上,分别增加50%、30%。

  “标准提高后,已脱贫户最高可获7500元,未脱贫户最高可获1.5万元。”南丹县扶贫办介绍,当地出台特色产业扶贫奖补方案,计划发放奖补资金2500万元。目前,全县已有45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发展特色产业,将发展种植产业2350亩,家畜养殖3160头,家禽养殖8000羽。

  为了让“救急”的帮扶资金更快注入危难之地,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保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扶贫部门和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作用,帮助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尽快恢复生产,并将适当延长其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



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21/34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