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行动”诠释为民情怀
——湖南推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纪实
本报记者 张振中 杨娟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当天,在王婷的接力帮扶下,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田科军等贫困户采摘的第一批明前茶在京东平台上线。
王婷的父亲王新法2013年不远千里从河北石家庄到薛家村扶贫,2017年2月累倒在扶贫一线。此前,间隔8个月时间,王婷才和父亲见了一面。2016年夏天,王新法赶到石家庄,嘱咐女儿想方设法为南北镇捐赠一套彩超设备。事办成了,父亲却“走”了。
80天一次,这是刘泽成到长坪村探亲的时间。刘泽成在长沙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市)——宁乡市的老粮仓镇扶贫办工作,他的妻子王德微是深度贫困县泸溪县长坪村的驻村干部。丈夫远在300多公里外的乡镇扶贫,王德微只好带着婆婆和11个月大的儿子一起来到了长坪村驻村扶贫。
8年,这是宜章县委书记王建球在一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坚守的时光。在他的支持下,宜章县好人协会从关爱一个个困难个体发展到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中心工作,结对帮扶了25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一个退伍军人与一个亲人,父女接力扶贫;一个驻村干部与一个爱人,夫妻并肩扶贫;一个县委书记与一群好人,干群合力扶贫……湖南倾力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行动”,正是在脱贫路上涌现出干群一心、舍我其谁的奋斗精神,正是在“清零行动”中迸发出浓浓的为民情怀,湖南贫困群众吃穿无忧,上得了学、看得了病、住得了房,收获多多,幸福满满。
以打赢为目标,将贫困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放在心上,干部尽锐出战,一战皆胜,彰显民本大情怀
让贫困群众吃好穿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使命重托,也是不忘初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
行动是最好的宣言,奋斗是最好的答卷。为了加快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行动”,近年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和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深入贫困村进村入户、听民意、解民忧。
2019年春节前夕,杜家毫前往安化县,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在冷市镇东风桥安置区贫困户黄友连家,得知其儿孙不回家过年,杜家毫当即与她儿子张顺安通电话:“你母亲身体很好,就是想多看到你们。希望你早日回家陪陪老母亲,照顾孩子们上学,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春节。”听到省委书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黄友连顿时红了眼眶。杜家毫要求湖南各级干部,要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湖南20位省级领导对口联系指导2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聚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三保障”难题。湖南各级党政领导挂帅出征,各级干部尽锐出战。
2019年,湖南组织30多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历经前后3轮摸排比对,摸清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底数。虽然“两不愁”问题已解决,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共涉及14.32万户46.19万人(包括部分非贫困对象)。针对这些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解决办法,压实工作责任,实行一月一调度,逐项逐户逐人对单销号。
“种地为肚圆,养猪为过年,种菜只为换点儿油盐钱。”这是8年前宜章县贫困老百姓的顺口溜。作为罗霄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县,2011年该县有贫困人口31.5万人,占郴州市贫困人口的31%。如何帮助这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宜章县委、县政府头等大事。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脱贫攻坚更需要这种精神。2011年12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2012年初,踏着这个节点,王建球从另一个贫困县县长的岗位上调任宜章县履职,从县长到县委书记,这一干就是8年。
几年来,王建球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润槐重点走访、解决贫困村“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宜章县汇集了3.6万名好人,但原来局限在零星帮扶。在王建球的引导下,宜章成立了全国首个以“好人”命名的“好人协会”组织。“好人协会”承担了7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接帮扶脱贫任务,利用协会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优势,发动身边好人从细处着手,将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落到细处。
领导带头,向上向善。玉溪镇樟涵村年仅11岁的小女孩吴金玉,自小患有佝偻病,因其家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钱为其治疗,越长大症状越严重。2018年9月,王建球下乡入户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吴金玉送到郴州市儿童医院治疗。医疗费用近4万元,在医疗报账之外,加上后续康复治疗,还差1万多元费用没有着落。王建球自己带头捐款,建议县好人协会、社会扶贫网等发起募捐,短时间就筹集善款10007元。
施之以爱,报之以恩。吴金玉身体康复后,她的父亲申请加入到好人协会。如今,宜章全县有3500多名贫困户主动加入到好人协会之中,由一个个受助者变成了现在的助人者,“好人帮穷人、穷人做好人”现象在宜章大地蔚然成风。
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解决“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突出问题,开展靶向治疗,一治即愈,实施民生大改善
经过上一轮驻村扶贫工作队精准帮扶后,泸溪县浦市镇长坪村在2017年底顺利脱贫出列,但“三保障”方面的个别突出问题依旧存在,这成了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队攻克的重点难点。
2018年4月,长坪村迎来了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队。泸溪县电视台的新闻主播王德微就是其中一员。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她的爱人刘泽成开着车,带着母亲和11个月的儿子一起来到了村上。
刘泽成把妻儿和母亲“留”在村里后,便匆忙奔赴了另一个扶贫战场——宁乡市老粮仓镇。
从此,小两口各自扎在扶贫工作上,相距300多公里,每隔两三个月才能见上一面。而每天的电话中,交流最多的也是扶贫。驻村后的王德微首先把关注的重点瞄准了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因病致贫”贫困户。
80岁的贫困户李代秀在9年前就查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用她自己的话说,好像成了个废人。2018年4月,在王德微的张罗下,李代秀住进了湘西州人民医院,安装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前后住院40余天,尽管花费了15.7万元,但报销后自己仅掏了1.3万元。手术治愈了老人家的“心病”,同时,针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李代秀每个月吃药以往要花费120元,现在报销后每月只要20元。
“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这心脏早就跳不动了,更别说烧菜、做饭。”走进李代秀家,她正麻利地切着菜,见到记者来,精神矍铄的她拉着记者说个不停。
“治好病”让贫困户不再因病返贫,而“治愚”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作为深度贫困县,泸溪县始终把教育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在长坪村,留守儿童以前辍学率高。“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王德微把这份特别的“爱”毫不吝惜地分给了村里的留守儿童。
贫困户钟广求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孙子钟玉缘前年读六年级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严重厌学而辍学。“听说你以后想当兵,可是如果你初中都不毕业,部队不可能要你。”王德微找来曾在消防队服役的爱人刘泽成现身说法。终于,钟玉缘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如今,在长坪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有,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爱上学。
这只是一个缩影,湖南聚焦问题、边查边改,采取靶向治疗、谋求“一治即愈”。如针对义务教育中的辍学问题,湖南全面开展“三帮一”劝学行动,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逐一对辍学学生进行劝学,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2019年,隆回县金石桥镇高洲中学成功劝学复返8名学生。金石桥镇通过扎实开展“三帮一”劝学复返行动,全镇贫困家庭学生全面实现“应读尽读”。
去年来,湖南劝返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384人,劝返率达100%。
以满意为依归,社会扶贫让贫困群众“衣食住行”生活质量更高,激活社会力量,一扶到底,促进民意大提升
今年春节,薛家村贫困户田美年和老伴过了一个舒心年,住在安居房里,老两口开心地笑了。
“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印刻在薛家村“与民共富军人帮扶团队”每一个人的心里。
依靠政策帮扶和社会帮困,田美年终于有了好归宿。从最初蜗居茅草棚到后来暂住石头屋再到安居砖瓦房,以王新法为队长的“与民共富军人帮扶团队”倾注了心力。
2013年以前,田美年老两口住在深山老林里的茅草棚里,棚顶用杉木皮覆盖,常常屋漏偏遭连夜雨。生活也不方便,从山顶到山下村里磨苞谷粉,来回要大半天。
2013年,茅草棚失火,村里将田美年老两口安排在山下的一处石头屋里,后来老两口到湖北的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石头屋又让另一个无房户居住了,田美年老两口又陷入无房可住的窘境。
一个退伍老兵的到来让田美年从失望之中看到了希望。2013年,就在别人安享晚年之时,60岁的王新法从河北石家庄千里迢迢来到了恩人的家乡薛家村。
“要让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王新法发誓要让田美年有房可住。2014年初,他到处打听,终于在邻村找到了一个废弃的加工厂,加工厂没水没电,他自掏腰包解决了水电的问题,让田美年老两口搬了进去。
废弃的房子也不是久居之处,王新法一心想着要让田美年有一个像样的家。王新法和村里商量,下决心利用“三保障”政策使田美年搬进安居房。
从2015年起,王新法全身心投入到危房改造等具体工作当中。为了让贫困户打心眼儿里满意,王新法和村里商量,将易地扶贫安置点选址紧挨村部,沿河而建,择水而居。
山下建房,山上找水。薛家村6组17户以前的饮用水水质不好,而新辟的水源又面临枯竭。为了让村民喝上安全饮用水,王新法带着12个平均年龄64岁的村民,翻山越岭整整5天,终于在六塔山半山腰的悬崖边上找到一处山泉。
2015年农历正月初八,王新法带着村民劈山开石,奋战40余天后,建起两个蓄水池,铺设了5000多米长的输水管道,让6组村民全部喝上了干净水。
捧着一颗心来,拼尽最后一滴血走。由于积劳成疾,2017年2月,王新法累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心念念想着田美年的安居、安家片的桥梁、未完全建成的蓄水池……
“他这么走了,我们母女怎么办啊……”王新法妻子悲痛欲绝。一旁的女儿王婷柔心安慰着妈妈:“这个家有我。爸爸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到!”
接棒扶贫,一扶到底。王婷说到做到。她毅然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完成父亲在薛家村未竟的事业。王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帮扶田美年老两口。几经协调,村里从帮扶资金中拿出6万元,将村民一所旧房子买下来作为田美年的住房。王婷又筹集2万元帮助田美年装修,还动员“与民共富军人帮扶团队”为田美年搬家。2017年4月,在父亲去逝2个月之后,王婷完成了父亲的心愿——让田美年搬进了新家。
不只是田美年,薛家村所有贫困户都住有所安、居有所乐。28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通过易地扶贫搬迁,27户贫困户住进了环境焕然一新、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共享的幸福屋场,一楼家人居住,二楼用作民宿,贫困户生活越过越好。张贤英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家20年来一直住在山高路远的木棚房里。2017年,张贤英一家搬下山,住进了两层楼的新房,民宿开放以来,一个月纯收入可达1800元。
安居还要乐业。王婷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决定将薛家村1000多亩茶园打造成为有机茶、健康茶基地。
王新法生前将村里的茶叶地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提高了茶叶品质,但茶叶的品牌还没有树立、销路还没有打开。为此,不顾怀孕的疲惫,王婷从2018年下半年起,数次往返薛家村与北京,开发了“共富茶”品牌,在京东开通了薛家村茶叶直卖专区。2019年10月,薛家村有机茶厂开工,王婷抱着72天大的儿子到薛家村参加开工仪式。由于事情太多,顾不过来,王婷只好将儿子托付给乡亲们照料。王婷的辛劳指数换来了乡亲们的幸福指数,如今,村民一亩茶园收入可达5000元。
一对父女带动了无数公众到薛家村社会扶贫。王新法团队的核心骨干谢淼坚守在村里,作为“名誉村长”,她发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个爱心人士加入到“与民共富军人帮扶团队”。
脱贫致富后的薛家村村民,白天耕作茶园、接待游客,傍晚在文化广场和游客共舞,夜晚听着屋后的潺潺溪水安稳入眠……
和薛家村村民一样,湖南贫困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方面的获得感日益增强。数字就是最好的佐证。截至2019年底,完成62.1万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湖南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劝返率100%,累计发放各项资助83.72亿元,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7.25万人次,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51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99.3%,慢病签约服务率100%;解决了51个贫困县312.8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民心在一个又一个100%中牢牢集聚。被成功劝学回来的钟玉缘爱上了练毛笔字,在新学期,他写下了两个大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