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徐松生:幢幢土楼寄乡愁

零零社区网友  2020-03-02  互联网

徐松生:幢幢土楼寄乡愁

赖志昌 刘永良

  

  

  

  

  徐松生在维护楼梯。龙岩市艺术馆提供

  

  方楼、圆楼、五凤楼、走马楼、纱帽楼、吊脚楼……在闽粤地区,各式各样的土楼依山傍水,记录着客家人、闽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古老生活方式。在一层层椽檐与阶梯背后,愈发隽永浓郁的不仅仅是当地人和睦共居的聚落文化,更包括山水楼台酝酿出的民风与乡情。此时此刻,土楼及其文化的“活态传承”,正在现身为传统村落保护与“非遗”发展事业中的又一个关键题目。——编者

  客家土楼,乡韵悠长。对国家级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徐松生而言,土楼始终容纳着他心中愈久愈浓的乡愁。在他所在的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规模最大的一座土楼曾经有着超过400人的常住居民。童年时,他时常端着饭碗到各家串门,也总是与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在楼里玩耍,别有一番滋味。

  “土楼里的融洽氛围,是现代都市人很难体验到的。”在镇上住了十多年,徐松生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他说,土楼冬暖夏凉,邻里和睦相处,总有一种大家族的感觉。爱土楼,护土楼,身怀绝技的徐松生参与修复保护的土楼有很多座,如今他最关心土楼及其文化的“活态传承”。^

  

  父与子的传承

  1953年,徐松生出生在福建省初溪村的余庆楼,7岁时又迁居到了藩庆楼。生在土楼建筑世家,传到徐松生已是第四代。

  打小耳濡目染,作为家中长子的徐松生对土楼营造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得到准许,徐松生有机会跟随父亲徐恒聚开始学习土楼营造,参与建造下洋镇的四层方楼——红阳楼。砌基、夯墙、盖瓦……每一道工序,都有着精细的要求。“父亲对待工程很严谨,做土楼,细致到每一块石头都要亲自检查把关。”

  1975年,22岁的徐松生另立门户,开始独立从事客家土楼及民居建筑、维修。几年里,由他参与设计、维修、施工的大小土楼已经开始深受人们的赞扬。建楼无数,真正让徐松生“名震江湖”的,是他对两栋著名土楼的“妙手回春”。

  2001年,初溪村里有着600多年历史、素有“家族之城”之称的集庆楼,因年久失修而面临倒塌。由于工程量大,危险系数高,资金短缺,一时间竟无人敢接。

  “当时,整个楼都歪歪斜斜,谁也不知道还能立多久。村干部找到我,说这事儿非得我做不可。”在村干部“三顾茅庐”之后,徐松生临危受命,承接了这次维修任务。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难解之题:一方面,集庆楼的营造工艺极为精巧,整楼采用木构架,全靠榫头搭接,连一枚铁钉都看不到;另一方面,楼体受损程度着实让人吃惊,楼层上下不平,挑梁腐朽折断,墙体严重变形,72架楼梯残损变形,510根立柱全部歪斜,最大倾角超过30度……

  徐松生足足想了三天三夜。“要是没弄好,那整座楼都报废了,我们受伤没关系,这样的文物废掉才真的太可惜了!”最终,徐松生带着团队克服了圆楼向心力的压力,通过矫正与更换立柱,成功避免了集庆楼的坍覆。维修后的集庆楼焕然一新,恢复了原本古朴沧桑又磅礴恢宏的壮丽风采。

  另一次“迎难而上”是在2002年。当时位于广东省大埔县的花萼楼崩塌,众多师傅皆维修无果,徐松生又成了最后的王牌。在探查坍塌原因后,徐松生带着施工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运用独创的“楔形夯法”,最终用极高的水准复原了花萼楼。短短5个月后,花萼楼便重新对外开放。

  2006年,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7年,徐松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2020年2月,徐松生入选2019“中国年度非遗提名人物”。

  

  从低谷到新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交通便利了,运输业也发展起来,用钢筋水泥搭建“洋房”成了大家的首选,而建土楼鲜有人问津,人们更愿意选择成本更低的砖房。徐松生的土楼营造生涯,也由此从波峰滑向波谷。1987年,徐松生拉起又一支建筑队,顺应时代潮流,盖起了各式各样的“洋房”。

  随着乡村里年轻人离家去外面闯荡,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许多土楼便因多年无人居住而渐渐破败。回想起当年跟随师父徐松生一起走南闯北建造土楼的盛景,51岁的江铭太仍然振奋不已:“我16岁就拜师了。徐师傅技术好,那是当地出了名的!”他难掩自豪地说,跟着徐松生,大家总有接不完的活,每到一处更是受人敬重。

  徐松生曾带了几十个徒弟,大都像江铭太一样转行了。“因为造土楼,很辛苦又没钱赚,每天风吹日晒,很少人吃得了这种苦,加上市场空白,大家都不愿意学。”面对这样的现实,徐松生有些无奈。在滚滚时代的洪流中,他的土楼营造技艺被“束之高阁”,再难有施展的平台。

  2008年,以永定客家土楼为核心的46座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永定客家土楼名扬天下,旅游热度更是有升无降,一度加速了土楼的“人去楼空”。随着文旅观念的更新与政府保护措施的转型,“活态传承”为古老而沉默的土楼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近年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永定洪坑土楼景区总是游人如织。慕名来到营造技艺体验区的青年学生们,一边观看展板,一边动起手来,亲身品味着这门流传久远的建筑技艺。除此以外,土楼里还有许多富有客家特色的表演队,表演内容从民俗到文艺,面面俱到。十番音乐、提线木偶、客家山歌、客家婚俗、民间绝艺,在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生动演绎下,每次演出都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人气旺了,徐松生也有了新的点子。作为非遗传承人,这些年他一直琢磨,希望能够出一本专门介绍土楼营造技艺的书,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这事也一直耽搁了。“要我建土楼容易,但拿笔杆子,那真是要我命。”徐松生说。

  徐松生的想法与胡赛标不谋而合。两人是多年的好友,临街住在相隔不过十几米的地方,又都是土楼人家。徐松生有建造土楼的经验和技术,胡赛标是当地的语文老师,有文字功底,两人一拍即合。

  “希望为土楼营造技艺留下些许文字和史料,不让这项传统技艺失传。”胡赛标告诉记者,历时4个多月,这本共计1.3万多字的非遗乡土教材书稿已经成稿,目前正在最后审定,今后将作为校本教材进入学校。

  实际上,促成这次徐松生与胡赛标合作的,正是永定当地的政府部门。自2009年开始,永定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并以乡镇为单位分别编印了《非遗普查成果汇编》,收集大量非遗传承文献资料;定期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讨会,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

  将“非遗”搬进土楼,这是永定传承文化的创新之举。为了传承与保护非遗项目,擦亮土楼这一“金字招牌”,近年来,永定大力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投入约1亿元建造、改造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客家家风楼、客家婚庆馆、民间绝艺馆、“万应茶饼”原秘方古制法传习所等多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场所,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当地传统非遗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更多学子来体验非遗,永定还开展以“看世遗·学非遗”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进永定土楼研学体验项目,推出“耕读传家”“益在民生”“清廉风物”“家国情怀”等各具特色的研学之旅精品线路,吸引国内外青少年来学习非遗传承,感受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

  截至目前,永定区拥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永定客家山歌、永定土楼楹联等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及永定客家家训文化等市级非遗项目38个。

  如今,徐松生一家也已搬出土楼,居住在集镇的“洋房”里。这栋房子是他亲自设计建造的,别出心裁地留出天井,依稀再现了土楼的模样。

  尽管年岁渐增,头发花白,对徐松生而言,传承的心一直都在。这些年,他有意把土楼营造技艺传给从事建筑业的大儿子徐荣春,并送他到大学进修,期望他能用现代专业知识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建造土楼。“其实,造土楼并没那么神秘,只要抓住营造技艺的几个关键点,更多的是要靠经验的积累。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毫无保留地教。”



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02/34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