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待遇有“甜头” 干事有“奔头”

零零社区网友  2020-02-20  互联网

待遇有“甜头” 干事有“奔头” ——山东省郯城县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调查 刘国伟 本报记者 吕兵兵

  

  

  

  

  郯城县归昌乡幸福村支部书记吴士峰(左)带领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带领全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图为吴士峰在向村民传授大棚种植技术。资料图

  山东省郯城县泉源乡五湖社区泉南村村民王献礼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已干了41年。上个月,他领到了6132元工资,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王献礼笑言:“以前一个月工资也就2000块钱,过日子都紧巴。现在不仅工资翻了两番,还给交了保险,咱再不好好干,真对不起党对咱的关爱。”

  王献礼待遇的大幅改善,背后是郯城着眼于打造一支胜任乡村振兴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头雁”队伍,创新推进的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工作。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郯城从2019年6月起,探索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将全县首批39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纳入试点。”郯城县委书记刘连栋说,“对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参照乡镇事业人员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权、责、利相匹配的选拔使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让他们经济有‘甜头’,事业有‘奔头’,退休有‘靠头’。”

  

  改革动因:破解村书记“难选、难当、难管、难留”问题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特别是在当前涌动的乡村振兴大潮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全面振兴的组织保障。近年来,各级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强基固本,总体保持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良好运转。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部分村党组织书记“难选、难当、难管、难留”等问题。

  优秀人才外流严重,选人时只能“矮子群里挑高个儿”。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就业方式日趋多元,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纷纷通过考学、参军、务工、经商等外出,留在村里的年富力强、会管理的人才屈指可数。据郯城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初在任的720名农村党组织书记中,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16.9%,35岁以下的仅占8.8%。

  攻坚任务越来越急,“撂挑子”的越来越多。近年来,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急难任务越来越多,矛盾点也越来越多。在郯城,到市以上信访中涉及农村基层的占82.1%。面对攻坚和维稳的双重压力,部分党组织书记打起了“退堂鼓”。新一轮村“两委”换届以来,郯城有42名村党组织书记因问责、畏难、委屈等原因主动离开岗位。

  执行制度流于形式,村干部成为“事故多发”群体。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四议两公开”“财务四监管”等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但变通现象时有发生,仍有个别村干部触及“高压线”。去年以来,郯城通过巡查发现42个村存在坐收坐支、弄虚作假等问题,13名村党支部书记受到警告以上处分。

  外力帮扶见效虽快,但“救急不救穷、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客观存在。近年来,各级政府选派了一大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助薄弱村抓党建、促发展。但毋庸讳言的是,随着帮扶项目完成和挂职干部离任,仍有个别村的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死灰复燃,每次摸排总有近10%的村反复反弹,成为基层党建的“牛皮癣”。

  

  机制创新:让村书记“当得体面、干得有劲”

  以前,胜利镇北刘宅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峰的日子过得烦恼颇多:“在村里干支书,看着是管不少事,可是既要‘顾大家’,又要‘顾小家’,不能专心干事不说,还经常与家属闹矛盾。现在不一样了,待遇上来了,身份有保障了,家属全力支持咱,又赶上乡村振兴好政策多,必须全力以赴大干一场了。”

  据介绍,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调研的基础上,郯城坚持问题导向和源头思维,出台了《农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化改革实施方案》,“对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参照乡镇事业人员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权、责、利基本相当的选拔使用、管理考核、激励保障机制。”郯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尤元勋说。

  严把“三道关口”,优选专业化干部。严把准入关口。以“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为标准,按照“依法按程序当选、任满三年以上、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长期在村工作”等条件,通过宣传发动、乡镇初审、县直联审、测评考察、审批公示等步骤,筛选出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纳入管理。抬高补充门槛。从2020年开始,每年调整充实一次“专业化书记”队伍,提高“村集体收入、旧债务化解、新发展党员、镇域内排名”等指标。打通退出渠道。凡出现“年度考核不称职、综合考核倒数、长期不发展党员、发生重大负面事件”等情形的,实行“强制退出”。

  建立“三项制度”,严管专业化干部。一是提级管理制度。专业化书记任免审批和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直管,对不按规定要求履行职责的,参照事业人员管理办法予以处理。二是一评双考制度。实行“每月业绩考核、每半年观摩评比、年终综合考核”,业绩考核和待遇报酬直接挂钩。三是容错激励制度。举办专题培训班,既加强管理,又加大容错纠错力度。

  强化“三重激励”,厚爱专业化干部。经济上提待遇。综合个人学历、工龄和村庄规模、实绩等因素,将工资结构细化为“四级三类四十档”,由县财政统筹发放,目前人均月报酬4352元,比现行标准提高了97.3%。政治上给地位。表现优秀的书记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副科级干部选拔和先进模范典型评选,并每年评选一批“乡村振兴好支书”,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待遇。离任后有保障。养老保险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高缴费标准落实,每人每年不低于5000元。

  

  实施效果:充分释放头雁效应

  据测算,郯城将所有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专业化管理后,县财政每年将增加支出近2000万元。在郯城县委书记刘连栋看来,这钱花得值,花在了刀刃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落地实施。提高待遇,不仅让村党组织书记更专业,还能让他们更专心,这是典型的小投入、大收益。”

  头雁勤,“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惰,“万里寒云雁阵迟”。郯城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在广袤乡村释放了“三大效应”,从根本上保证了村级治理“有人管事、有人担事、有钱办事”。

  村书记岗位不再冷。专业化管理激活了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珍惜岗位、干事创业的强大激情,一批优秀的回乡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手、乡镇临时人员等,也都有了新的就业选择,间接增加了农村优秀人才储备。借势专业化管理,郯城对后进村、缺职村进行集中摸排,分两批选配了89名村党组织书记,其中76人为高中以上学历,全县实现了党组织书记缺职村的历史性清零。

  老大难问题不再难。村党组织书记待遇和荣誉的提升,带来了责任心和自律性的提升,“上级干着急、干部有怨气、群众不满意”的局面大幅改善。2019年下半年,“郯城乡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结果显示,稳居临沂16个县区榜首,涉农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5.1%。

  村集体增收不再愁。郯城将村集体增收纳入专业化准入条件,倒逼农村党组织不再将集体增收作为“份外事”,很多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清产核资、规范合同、村资托管、领办合作社等方式,带动实现了村集体长效稳定增收。“部分村党组织同步发起开展三资清理,通过清理违规合同和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公开竞价发包集体机动地2077亩、汪塘230亩,年增加集体收入400.2万元,全乡42个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花园乡党委书记谢飞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2-20/34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