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到小康的撑杆跳 本报记者 李传君
见到客人来了,蒋明玉笑脸迎接。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四川省宣汉县,2014年有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205842人,贫困发生率为18.9%。到2019年底,宣汉县贫困人口减少到1714户4797人,211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4%,由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转变为全省减贫人口最多的县。
近日,记者来到宣汉县最贫困的巴山大峡谷片区,见识了该县啃“硬骨头”、攻“大堡垒”的决心和成效。
只要勤快,从哪儿跌倒就能从哪儿爬起来 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村民马业合的养牛场是租用别人废弃的民房。一进门,一股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马业合的老伴儿正在搅拌饲料。马业合带领记者参观了他的养牛场,“昨天才宰了一头,还剩下8头,今年价格好,估计春节前就卖完了。”
马业合的儿子在场镇开了家牛肉铺子,专销自家生产的牛肉。马业合是个勤奋人,作为共产党员,他从来就没想“等靠要”。早在10多年前,他就养起了牛和羊,除了牛,他一年还要出栏70-80只羊。可长期以来,因缺乏技术或市场不景气等,年年养却年年亏。
前些年,因长期起早贪黑,马业合身体垮了,一场大病又花去10多万元。到2014年前后,马业合家一共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他家也因此成了贫困户。
乡党委副书记刘艳说:“扶贫还得靠产业,马业合从事了那么多年养殖业,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于是,帮扶单位和乡政府为他安排了5万元小额信贷、9000元产业周转金、3.56万元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资金,马业合由原来养土黄牛改为养蜀宣花牛。
马业合是从别人手中收购成年瘦牛,通过5-6个月育肥后宰杀卖肉。“以前之所以亏,是因为土黄牛育肥增重不明显,饲料用量又大,现在养蜀宣花牛,一头净赚几千元。”马业合说。
从2015年起,马业合渐渐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儿,年出栏量连增。2018年,他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欠下的债务也慢慢还上了。2019年出栏20余头牛共收入50多万元,除去成本,净利润10多万元。现在,马业合家在新村和场镇都有漂亮的房子,日子开始慢慢红火起来。
“如果牛肉价格一直这么高,我还打算扩大规模,照这样发展下去,全家人从贫困‘一步跨入’小康是没有问题的。”马业合说。
景区带动,贫困户开起民宿吃上旅游饭 “客人来了,请屋里坐!”一辆小汽车从宽阔的景区柏油路上驶来,直接开进了路边的静雅民宿,女主人蒋明玉热情地招呼客人。眼前是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但谁能料想房屋的主人覃友见、蒋明玉夫妇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这确实是事实,他们2017年才脱贫。
覃友见夫妇早年靠外出务工,盖起了这座二层楼房,可还没等赚够装修的钱,覃友见就病倒了,直到现在腰都没有力气,干不了重活,蒋明玉也患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两口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自家空荡荡的楼房受穷,但巴山大峡谷景区的开发挽救了他们。
景区的民房全部纳入整体风貌打造,农民不出一分钱。土黄色的墙壁,干净明亮的玻璃门窗,小青瓦坡屋顶,入户水泥路直通硬化的小院坝,整个房子一下子漂亮了许多。随着景区开门营业,蒋明玉顺势开起了乡村民宿。
走进屋里,各种新式家具齐全,客房干净整洁。饭厅墙角的回风炉把屋里烤得十分暖和,这种既可烧煤也可烧柴的炉子,在山区农户家很普遍。在上面套上一张耐高温的桌面,支上一口锅,随便弄一些农家菜,大家围成一圈,立马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火锅。
“我这里共有8间客房11个床位,客人来了可以停车、住宿、喝茶、打牌,还可以品尝土家族特色八大碗、柴火土豆罐儿饭。”蒋明玉介绍,她这里平均每天都有一桌客人。
说起收入,蒋明玉更开心了:“2019年仅民宿就收入11万元,我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覃友见也在景区谋得一份工作,他承包了8公里道路的保洁工作,一个月挣4000元,如果再算上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蒋明玉家2020年毛收入估计25万元没问题。
据统计,景区自2018年8月开放以来,已开展各项技能培训8064人次,6738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动3563名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增收超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