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春耕备耕,农业执法为农友保驾护航!

网友投稿  1970-01-01  互联网

图文:春耕备耕,农业执法为农友保驾护航!    农村新报讯 图为省农业厅一级巡视员徐能海(中)带队到武汉东西湖区舵落口农资市场检查农资市场监管工作。
    图为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负责人李峰(右二),副队长胡涛(左二)深入种植基地电子商务服务站指导工作。
    图为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副队长赵朝东(右二)在通山检查指导农资打假工作。
    图为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四级调研员李佑荣(右三)深入门店仓储查看农资。

    又是一年春耕时。日前,省农业厅联合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供销社等部门,赴各地进行春季农资打假工作督导检查。作为为农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的行政执法单位——湖北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春节刚过,就启动了农资打假保春耕活动,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传、检查调研,指导农民科学备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领导带队督查武汉农资市场
    3月13日,省农资打假工作第一督导检查组一行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区舵落口农资大市场检查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检查组由省农业厅一级巡视员徐能海带队,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负责人李峰等参加了此次督导检查。
    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督察总队队长汤吉超、东西湖区农业委员会主任张铭玉分别向检查组作了工作汇报。徐能海在听取汇报并实地查看市场后,对武汉市及东西湖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了“造声势、强手段,进门店、查案件,走农户、查隐患,强协作、提效率”的24字工作方针,要求省、市、区三级农业部门加强与公安、工商、食药监等各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将农资打假工作落到实处,掀起护农保春耕的热潮,为全年农业生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出重拳,严打假劣农资
    3月21日,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组织召开有关农资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传导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推动农资行业自律,树立遵法守法意识。省种子协会、省农药协会、省肥料应用协会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负责人李峰介绍了今年省总队重点工作。一是出重拳,严打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组织实施农资打假“一地发现,全省联打”行动,追源头,端窝点,组织动员全省体系的力量,查处一批大要案;二是强手段,重点关注新型农资产品。特别是对我省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的农资产品,加强监控,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消除隐患,为农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三是重协作,推动农业执法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以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发现假劣农资的“蛛丝马迹”,压缩其生存空间。
    李峰要求各农资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密切联系会员,共同维护全省农资市场的良好秩序。

    爱农护农,农业执法在行动
    访谈嘉宾:
    胡 涛(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副队长)
    赵尽力(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科长)
    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湖北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一是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总结我省往年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活动经验,科学把握监督抽查范围和重点,将“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对象,进一步规范抽样工作,严格采样、送检、复检、查处等执法工作流程,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将每个不合格农产品样品案件办成铁案,树立农业部门查办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的权威。
    二是采取重点挂牌督办或直接查处的方式,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发现禁限用农药的不合格农产品,一查到底,始终保持溯源查处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没有生存空间。
    三是对部、省两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问题比较突出的农产品品种,有针对性地跟踪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抽查,重点打击生产环节违法行为,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四是调动全省综合执法体系内的力量,上下联动,联合办案,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典型案件,营造打假维权、治劣除恶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在重要节庆假日前期,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的行为进行督导检查,并严格依法查处。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并优化监督抽查的工作方法,出发点就是立足于主动查找问题。根据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媒体报道和群众投诉举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线索,省食药、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并通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问题等,及时展开监督抽查。基本任务是根据我省各地农产品规模种植区域分布、上市季节等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查。全年数量不少于60个。若有抽检不合格样品,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立即启动执法程序,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或督办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春耕备耕,谨防假冒伪劣农资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春回大地,春耕农资购买进入关键时期,农资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丰歉,关系着农民的收入,选购适宜的品种和优质的种子,是农民“一年之计在于春”最重要的一步。
    为此,湖北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旦购买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要学会合理维权:
    一、第一时间就找经营者进行协商解决。
    二、如协商不成,立即凭手中的信誉卡、发票、包装袋、标签等有效证据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进行投诉,不能错过最佳鉴定期。
    三、投诉前一定要保留完整现场。
    四、执法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后,根据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依据鉴定结果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解决。
    五、如调解不成,消费者可凭手中的证据及管理部门出的现场鉴定书,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宜昌“金盾行动”强化监管
    3月以来,宜昌市启动以开展农资市场检查、质量监督抽查为重点内容的“金盾行动”。
    本次行动分10个检查组,赴各县市及宜昌城区开展检查、扦样。对当地登记备案进货数量较大的品种,近三年农民投诉较集中的品种、经营户进行重点抽检。
    行动中,将实行“红黑榜”制度,对规范经营门店列入红榜,问题门店列入黑榜,保持对农资市场的常年高压监管态势,护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黄冈: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扎实有效
    3月12-15日,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第四检查调研组深入黄冈市各县市督导农资打假保春耕活动。
    调研组每到一个县市随机抽查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3个农资经营门店和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检查对象。采取“查、问、看、访”等方式,查看经营户的资质、台账、农资信息栏及农资质量等,了解销售情况、进销货渠道、农资储备、农资价格变化等,对该市农资打假保春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工作扎实、行动到位、效果明显,且农资经营主体自律、守法意识明显提升,农资市场净化明显,鼓励其再接再厉。

    襄州:严打假劣农资现场查处违法案件3起
    3月15日,襄州区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先后在浩然广场和邓城市场开展“3.15”农资打假专场活动,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47个,现场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件。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