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展中心:图文:奋力勾画现代农业的轮廓 图为智慧园区中使用的电磁阀自动灌溉。 图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摩者在武汉种博会观看新产品新技术。 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规划研修班”到农展中心参观考察。 图为全国劳模高广金(左)在黄陂区王家河街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察看灾后补种苗情。
2007年建成的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以下简称“农展中心”)坐落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生态农业园,园中各色名、优、新、特农业品种,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规整的试验田中,熠熠生辉。 种子、蔬菜、水果、环保、水产、畜牧、农机、能源等8个专业展示园和1个培训基地、科研办公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具备试验、展示、培训、科普、观光等五大功能,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千亩之地的展示中心,正生动地演绎着农业新成果集中展台、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讲台、湖北农业形象宣传舞台、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的进行曲——
现代农业展示馆 足不出户逛乡村
5月25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来到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感受现代智慧园区的智慧成果。 办公区右侧,占地500平方米,农业成就、农业科技、农业科普、智慧农业一应俱全的现代农业展示馆,一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在多功能厅,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以图文写真、电子沙盘、大屏幕、互动投影、幻影成像、虚拟导游、互动拍照、弧幕影院、风光漫游等形式,记者足不出户,“逛”遍了湖北美丽乡村,全省农业概况、农业新科技、休闲农业成果、“互联网+农业”等尽收眼底。 “你刚才看到的是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现场给记者做演示的农展中心副主任张锋介绍,系统建立了32个网点,包含大田自动灌溉、设施温室、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农业气象等子系统,“还开发了手机APP平台。” 随后,记者参观了农展中心的智慧园区,包含了农作物发育生长远程监测、鱼塘养殖远程监控、农田气象、土壤墒情自动检测、病虫害监测、田间远程灌溉等子系统。通过农作物发育生长远程监测系统,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到大田作物的苗情、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等农艺参数;通过农田气象系统,每10分钟采集一组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水分信息等大田环境参数,供农业科技人员及时掌握农田气象参数,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有害昆虫检测仪,运用性诱剂、自动计数、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实现了有害昆虫有针对性的远程计数、科学分析和虫情测报;田间远程灌溉,通过手机APP,可实现田间灌溉的远程控制。通过智慧园区建设,实现手机APP和计算机终端远程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墒情监测、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作物产量估测水平,为指导农作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显示出“互联网+农业”的方便、省力、精准和高效。 农展中心的“试验、展示、培训、科普、观光”等功能,使展示园由“一页纸”变成“一本书”,“互联网+”和“一园一馆一网”结合,将多媒体展馆、智慧园区(物联网)、互联网信息平台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智慧园区研新品 农业成就可圈点
“科技定位,公益定性,服务定向”,农展中心严格按照三个原则,做农作物品种试验、种子纯度鉴定等农业科技项目。2017年,中心展示项目达86项,展示农作物、水果、水产、畜禽、野生植物等新品种1916个,展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等设施设备113台(套),展示、示范全省农业主推技术20项,实施野生植物异地保存等项目10多项,展示蛋鸡“124”智能化养殖、“猪—沼—果(菜、鱼)”等循环、生态、高效种养模式20多项,助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记载数据50多万个,撰写科技论文15篇、技术总结60多篇,为科技推广应用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 由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市农业委员会、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省农展中心重点参与打造的“武汉种业博览会”,已成为湖北农业科技推广平台、产业交易平台和供给侧改革现场观摩平台。展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品牌企业参会参展,其中,参会企业、教学及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达1000多家,主会期间专业受众3000多人次,参展的品种3200多个,知名企业的当家优质品种达80%以上,全年参展、参观、学习人数达2万多人次。2018年将依托“武汉种业博览会”平台,举办油菜现场观摩交流会、鲜食玉米现场会、中稻现场观摩会、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等特色展会10多场。 农展中心开办的全省第一家“农民田间学校示范学校”,2017年,接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00多批次,培训8000多人次;设置的每周“科普培训日”,开展了“鲜食甜糯玉米”等系列专题科普活动,每年科普1万多人次,其中,由农展中心举办的 “2017年鲜食甜糯玉米科普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 “2017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作为湖北现代农业的缩影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农展中心吸引了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70多个国家的农业官员、兄弟省市的专家学者、生产经营主体、技术人员5万多人次前来参观考察、培训交流,成为湖北农业对外宣传的重要舞台。
专家争当志愿者乡村振兴铸范本
农展中心除了有一个全方位展示湖北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还有一个“劳模工作室”,工作室里的志愿者们,在带动新型农业主体走上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功不可没,他们是农展中心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2014年设立在农展中心的“劳模工作室”如今已有76名志愿者,他们在全国劳模高广金同志的带领下,利用中心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地开展农作物新品种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试验,赤脚下田,深入农田每年开展40多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农械的试验示范。正向着全科专家或全能行家目标奋进。 志愿者顾见勋从东北地区引进的20多个粳稻品种,在农展中心试验,有8个品种在2017年7月20日直播,亩产超过400公斤,其中2个品种突破500公斤。 志愿者王业红,利用休息和节假日,联系帮助30多个农户,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夺得玉米高产丰收。 农机志愿者易齐圣,与2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建立了联络关系,既帮助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又举办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展示示范,推广再生稻,使水稻单产提高20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300多元。 志愿者王林波,是省畜禽育种中心的专家,深入到10多个畜禽养殖场,向联系户讲技术、送信息、进栏圈、搞防疫,从而促进养殖户增收,2017年这些养殖户户平增收超过2万元。 志愿者熊飞,坚持开展杂交糯高粱引种试验、高茬再生试验,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糯高粱,亩产值净增600元以上,通过酿酒转化升值,一亩地的产值能增加到8000元以上,2017年他联系指导的几个贫困村高粱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该模式成为部分村精准扶贫的短、平、快项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策划:聂练兵 组稿:张锋 崔姗 邱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