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黄陂区:武汉“三乡工程”的样板

网友投稿  1970-01-01  互联网

图文:黄陂区:武汉“三乡工程”的样板    农村新报讯 图为木兰花乡风景如画
  图为道士冲村尽显土家风情
  图为杜堂村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2017年,武汉“三乡工程”受到农业农村部领导的充分肯定,获评“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
    鼓励和引导市民下乡过田园生活,租赁农村空闲农房和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的能人,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建设,盘活当地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带领农民多方面增收致富,推动农村整村改造发展。2017年年初,武汉市提出大力实施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内容的“三乡工程”,并密集出台“黄金二十条”“钻石十条”“能人回乡四张牌”“发展农业共享经济”等激励政策。
    据统计,通过实施“三乡工程”,2017年,武汉市共吸纳社会资金160.1亿元;农村空闲农房签订出租协议10078户,年租金达到1.58亿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总额达到22.12亿元,实现农民人平增收864元;全市271个贫困村农民增收2.82亿元,人平增收812元。
    作为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黄陂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全区外出务工人员占农业人口近30%。大量闲置的农房和耕地资源,秀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让黄陂区的“三乡工程”很快落地见效,成为武汉市的样板。

  市民下乡带活农民

    武汉市 “三乡工程”各项政策出台后,黄陂区成为城市居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追求田园生活的首选之地。
    黄陂区木兰山村第一时间发布空闲农房招租信息、在景区发放木兰山村市民下乡攻略、组织市民来村观光看房等活动,出台各种鼓励措施,对下乡市民免费提供菜地、茶园,帮助办理相关手续等,还成立市民下乡志愿服务队,全力为市民服务,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咨询电话络绎不绝、看房市民纷至沓来。
    王家河街胜天村龚家大湾为下乡市民提供“前庭+后院”的农居环境、提供“一分地+一起耕”的田园体验,送荣誉村民身份,可常年免费游黄陂的21个景区,邀请党员市民参加村里丰富多彩的 “主题党日活动”,成功签约46户。
    下乡市民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更为农民带来丰富的信息和先进的理念,一年间,全区大小村落发生大变化。截至目前,黄陂区“三乡工程”直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88.7亿元,其中市民下乡19.1亿元,能人回乡32.5亿元,企业兴乡37.1亿元,引进投资企业84家,创办合作社227个,下乡市民1873人,出租(入股)空闲农房2987套,实现年租金4409万元。

  企业兴乡盘活农村

    黄陂在外经商创业人士逾百万,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有强烈的回报家乡的渴望。黄陂区因势利导,感召能人回乡二次创业,反哺家乡发展,先后吸引一批包括海归在内的能人回乡创办合作社208个,兴办企业63家。
    同时,黄陂区抓住机遇,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和房屋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扶持等政策扶持力度,让扎根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在落实武汉市 “黄金20条”“钻石10条”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又出台《加快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持措施》30条,全区整合资金30亿元,用于支持“三乡工程”,促进乡村振兴。同时,区委、区政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先后引进了鄂旅投、省供销集团、当代集团等16家有实力、有情怀的大企业来黄陂投资兴业。其中,当代集团斥资10亿元投资“大余湾”,王家河街张家榨村引进武汉市长安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吴建顺回乡投资,注册成立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已累计投入3亿元,景区自2007年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收益近3亿元,公司于2016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数据显示,木兰草原景区已带动当地5000多农民就业,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经营户近200家。周边4个自然湾约有80%的农民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200余户农民因旅游拉动而致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不足2千元至今增长了近20倍,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以上。
    “三乡工程”让黄陂成为乡村振兴这一新板块的投资洼地,华侨城、碧桂园、蓝城集团、省长江投、市旅发投、庭瑞集团、开元集团、中青旅、奥凯集团等一批企业纷至沓来,田园综合体、乡村休闲度假、特色小镇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杜堂模式”:能人回乡激活农业

    “杜堂模式”是以姚集街杜堂村为核心,吸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复合承载平台。“杜堂模式”以平台为依托,建立起完整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形成以产业带动农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繁荣的良性发展体系。2014年,杜堂村成功引回本村能人武汉万中集团董事长葛天才回乡投资。当年完成5个自然湾257户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统一改造,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葛天才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开发“木兰花乡”景区,先期流转该村全部土地,后又进一步扩展到邻近的崇杰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000亩。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种植花卉苗木,植入旅游元素,实行综合经营。累计投入3.8亿元,建成以赏花、观鸟、休闲、养生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再由“木兰花乡”景区公司牵头,将113户农户闲置的房屋集中起来,对房屋进行统一设计、整修、管理,向市民、创业者招商,定向经营农家乐、民宿、文创、商业等。农户按入股金额的10%保底分红,上不封顶,使村庄和产业、农民和企业彻底融为一体。目前,入股合作社的113套房屋中,已有77套对外签约经营;已引进市民下乡从事创新经营并开业的近40家,包括民宿、农家乐、土特产电商、文艺家书画院、民艺坊、非遗文化泥塑馆和木兰文化博物馆等,卓尔书店、天福茗茶、武商量贩等知名品牌全面进驻。景区安置就业600余人,一大批长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返回家乡,去年底户均年分红2万元左右,加上村民打工收入、土地流转收益等,直接带动村民户均年均增收6.2万元,带领4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以上。
    今年年初,杜堂村被确定为市、区“红色三乡”示范点,建立了讲习所。
  策划:李建国 任永华 
  组稿:王志龙 邱舒 王璐 杨晓培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