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图文:峡江岸边许家冲

零零社区网友  1970-01-01  互联网

图文:峡江岸边许家冲    图为漂亮的农村小洋楼
  图为移民在家门口就业
  图为吸引总书记驻足的洗衣池
  图为1万平方米的移民公园

  文图农村新报全媒记者徐思弘通讯员高英明何林应

  “总书记进到村委会,跟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握手、问好!感觉亲切又温暖。”回忆起两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视察时的情景,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村民刘正军仍然激动不已。
    20多年前,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许家冲村搬迁至此。这个家底薄弱的移民村,由贫困走向富裕,由环境脏乱迈向生态文明,移民的日子越过越甜。日前,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来到三峡工程坝头库首的许家冲,感受这个被总书记点赞的移民魅力家园。

  新家如画
    “如今的日子过得舒坦。喏,这是去年盖的4层新屋,两个儿子抢着出钱,一共花了40万元哩!”56岁的陶光英笑容满面,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排排白色的小洋楼鳞次栉比,家家门前的小花园里,月季、芍药争相斗艳,门球场、篮球场上,众人正在运动、娱乐。
    陶光英和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介绍着村里的变化。“户户用上了冲水厕,家家洗上了淋浴澡,是不是和城里人一样?”65岁的望作勇自豪地说。
    近年,夷陵区针对三峡库区农村进行精准帮扶,实施“人居环境提质、公共服务优化、环境综合治理”三大工程。村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村庄更美了、环境提升了”。
    夷陵区移民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许家冲村共改造峡江风貌房屋300余栋,对道路进行了硬化、黑化,并相继建成农家书屋、塑胶篮球场、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1万平方米的移民公园和近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
    比起村容村貌变了样,更让许家冲村人感受真切的,是生活便利了。53岁的村民屈克俭欣喜地说:“现在办事方便着哩!办理身份证、办理养老保险业务不用出村,直接去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看病就医,有了标准化的卫生室。”
    家园变得美丽宜居,移民们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根本的转变。过去“该政府做、该政府管”的事,现在村民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其中,村里的公共设施、日常保洁、绿化美化,人人有份。望作勇笑着说:“人人都是主人翁,家家签了门前三包责任状。我们老人也不甘落后,还学着垃圾分类。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事’呀!”

  留人留心
    产业兴旺是移民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搬迁后的移民要安居,更要乐业。近年,三峡库区开展农村移民精准帮扶,让许家冲95%的移民实现就业,人均纯收入由5500元增加到14643元,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54岁的移民刘兴珍,现在许家冲现代茶园基地务工,“不外出、能顾家,一年能摸到2万元的收入。”她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
    许家冲现代茶园基地,是水利部原三峡办批准兴建的现代农业试点示范项目,占地510亩,概算总投资2105万元,其中水利部原三峡办及省移民局专项补助1100万元、实施企业宜昌萧氏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自筹1005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望作战介绍,“引进这家大企业,每年固定用工11人、季节用工约100人,自2012年起累计支付劳务工资309.67万元,土地流转费200万元。”
    引进企业,激活了产业,也激发了移民创业兴业的劲头。许家冲村顺势建起移民就业培训中心,通过劳务用工、技术培训、生产服务和产业带动,扶持70人就近就业,112人自主创业,发展2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
    村民望运平兴办双狮岭茶叶专业合作社,年生产加工销售茶叶160多万斤,安置固定就业88人,季节性就业人员达400多人;创业明星谢蓉,通过制作手工布鞋等传统手工艺产品,带动大批移民妇女在家里就业;移民韩庆红搭乘乡村游的东风,成立“韩家大院”农家乐,带动移民发展旅游商贸业。
    在一批致富能人的带动下,村民们意识到“向上伸手要只能图一时,自力更生才能富一世”,务工、兴业、自强、自立成为移民普遍的心理。移民望西珍笑着说:“我每年要上1次移民培训班。现在我在公司做绣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还不影响家务事。有事做、有收入,这样的日子让我很满足!”她说:“总书记来的时候对我们说,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移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甜蜜生活。”

  造福子孙
    在洗衣机已经普及的年代,许家冲村人在洗衣池浣洗的场景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涓涓山泉水,流入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洗衣池,妇女们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用洗衣槌敲打着衣物。另一头,洗过衣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再排入长江。
    这个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景点”,是许家冲人为保护长江水体,对村民传统习惯进行的一项智慧创新。
    村民祖祖辈辈都在江边洗衣服,但洗衣粉中大量的磷化物和有害物质也随之流入江中,成为长江水体污染源。2012年,村里顺着山脚兴建便民洗衣池,又投资100多万元升级污水处理厂,改造管网2000米。此后,生活污水全部先净化达标后再排放到长江。
    太平溪镇党委书记张妮娜介绍,许家冲村带头推进厕所革命,将全村家庭厕所全部改造为冲水厕,修建公厕2处,增设垃圾中转箱19个。村里常年长抓移民素质教育,村民环保意识也随之提高,主动对无人问津的山地、坡地进行治理,现在村里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许家冲成为夷陵区知名的“美丽乡村”。“美丽的新家来之不易,一定要把这片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在许家冲,这种环保、长远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坝头库首第一村,村规民约我遵守,移风易俗我先行……哎嗨呦,哎哎嗨,哎嗨呦,哎嗨呦。”站在党员示范岗上,村支部委员刘正军带头将村规民约当成歌唱。刘正军说:“《党员公约》被填进当地的渔鼓调里,唱起来朗朗上口。村民们喜闻乐见、口口相传。”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得“奉献、自强、感恩、阳光”的移民新风成为气候。
    日渐清朗的文明乡风,在峡江边上徐徐吹过,传承给一代一代移民人,也陶冶了一拔又一拔的游客。
    按照省移民局制定的移民美丽村庄建设要求,许家冲村编制《许家冲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正在建设游客服务接待中心,许家冲移民文化民俗馆,茶文化广场,观景街、民俗街,三峡风情园、移民文化园等“一心、一馆、一广场、四街、五园”,向来观赏三峡大坝工程的全世界游人展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许家冲。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