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薅秧

网友投稿  1970-01-01  互联网

薅秧    湖北浠水 夏艳平

    对于种田的人来说,薅秧是一项有趣的活,它不似插秧割谷那般辛苦,也不像旱地锄苗那样需要全神贯注——旱地锄苗,稍不留神,就可能把禾苗给锄掉了;薅秧,即使你不小心把秧苗踩到泥里了,只要回头用薅田棍轻轻一挑,就没事了。
    按照秧苗生长规律,一季秧苗,一般要薅四次。对此,我们那儿有个说法,叫做一到一具犁,二到一层皮,三到逛逛,四到量量(我们那读liang,四声)。第一次薅秧是在秧苗插下一个星期后,这时,秧苗急着要生根,泥土不松软可不行,因此,就要用力薅深些,像犁田一样。第二次薅秧,与第一次间隔十天左右。这时,秧苗已长了根,就不能薅得太深了,那样会破坏根系,影响秧苗生长;到了三次四次,秧苗长高了,只要逛逛看看,把杂草除一除就行了。
    薅秧薅到后面,就随意多了,两只脚轮番在秧苗间滑动,嫩绿的秧苗扫在腿肚子上,痒痒的,远处看,一群人在田里晃来晃去,像是在唱戏。
    那水波荡漾、秧苗青青的田畴就是舞台,手里拄着的薅田棍就是道具,脚板扫动泥水发出的有节奏的噗噗响声,就是伴奏。舞台上,个个都是演员,演出的剧目,多是关涉男女之事的,野趣,荤腥,提神。看了这样的剧目,不由你不亢奋,就连那些一向谨慎、贤淑的大娘大婶们,也会变得躁动起来,一脚东,一脚西,把那些嫩绿的秧苗,打得东倒西歪的,像喝醉了酒一般。
    有时候,故事里的人和事,对号入座。入了座的,自然不会乐意,就用手中的薅田棍,去捅那说话人的屁股,那说话的人,早有了防备,就回过身来,用薅田棍来抵挡。这样,田里就热闹了,薅田棍来来去去,乒乒作响,像演武打片。当然,这是伤不了人的,大家知道,这只是一个乐趣,但薅田棍上挟带的泥巴,会鲜花般绽放在双方的衣服上。
    除了唱戏、讲故事,薅秧有时还成了赛歌会。薅着薅着,就有人唱:“大田薅秧行对行,薅秧就把秧歌唱;唱个张飞杀岳飞,唱个太阳嫁月亮。”
    刚开始时,唱的是现成的词儿,唱着唱着,灵感就来了,都即兴创作,见到啥唱啥,想起啥唱啥。到了这个时候,人就无拘无束了,男的唱:对面那位胖大嫂,为啥穿得那样少,一人薅秧有么味,我来陪你好不好。女的唱:对面坡上有条牛,鼓起眼睛四处瞅,东瞅西瞅忘吃草,嘴里啃块大石头。慢慢就接上火儿了,泼辣的大婶大嫂们,扯开喉咙连唱带骂,把那些爱挑逗的大叔大哥们,骂得无以招架。
    几个来回过后,天远了,地阔了,人也精神了,待到他们回过头来,身后已是葱绿一片。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