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职业是农民

网友投稿  1970-01-01  互联网

职业是农民——我省多层次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探访录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朱萍 徐思弘 实习生 陈宁睿 通讯员 柯枫英

  “当农民要认证!”一度的笑谈如今成为一件十分严肃、必须认真落实的大事。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自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我省落实情况如何?近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探访了我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情况。

  培训种养能人
  为乡村产业强筋骨

    立秋过后,正是脐橙生长的黄金时期。“现在橘园管理很关键,关系今年果实的品质和明年的产量。既要保证养分,又要保证秋梢抽发整齐健壮。”近几周,宜都市高坝洲镇曾家岗村的橘农程文友在各个柑橘基地免费指导村民保果,老橘农对他的技术“很服气”。
    程文友是宜都市最早跻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的学员之一,也是乡亲们眼里的技术达人。前些年,由于果树品种老化、市场信息不灵,橘农经济收入大不如前。程文友感到光靠着老品种、老把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他报名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品改知识和技术。
    凭借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经验,程文友一步步赢得乡亲们的认可。2012年起,程文友被聘为村农技推广员,带领30个科技示范户科学种柑橘。前几年,他先在自家橘园尝试改良优质脐橙,去年收获5000多斤优质脐橙卖了1万多元,效益比以前种柑橘翻了一倍;参加电商培训,利用网络销售柑橘,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多收入2000多元。
    曾几何时,“613899部队”是农村主力军,农业生产面临缺人才、缺技术的境况。2011年以来,全省各地农业部门根据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训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用人才,累计培育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近90万人,千千万万像程文友这样懂技术、爱农业的学员,作为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民活跃在荆楚大地。

  农民不再是身份标签
  而是一种职业认同

    长在南方的火龙果到鄂西山区落户,把草莓的采摘期延长至8个月,在双层温室大棚里实施水肥一体化……在恩施幺妹向辉回乡之前,这些对于来凤县旧司镇的村民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
    2008年,向辉放弃城市里的事业,回到老家新街村成立来凤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投资开发黄土坝、新街村猫儿滩荒废土地,改建果蔬种植基地和有机茶园。
    向辉不仅带回新的种养品种,还有新的销售经营理念。她按照旧司镇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特色,鼓励合作社员放弃包谷、土豆等传统作物,改种精品葡萄、红心火龙果、四季草莓、有机茶叶等经济作物。为有效对接市场,她成立来凤农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化运营模式,立足三产融合,开展农业种、养、加、游一体化服务。每年,合作社向市场提供大量优质富硒农产品,社员人均年销售收入比入社前提高20%以上。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向辉不满足于此,2015年、2016年,她相继参加我省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师资培训,不仅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还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老师,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
    学成返乡的向辉,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将学得的技术倾囊相授。她与来凤县农广校合办各类培训班,免费向农户提供种苗,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产品,共带动贫困户发展名特优水果900余亩,实现产值700余万元。
    这种智力与产业相结合的扶助形式,让许多农民体会到自已创业兴业的幸福,“造血”增收功能迅速提升。向辉不仅成为当地出名的产业带头人,还被合作社社员们称为善于管理的“农民CEO”。向辉笑着说:“正如我们期盼的那样,农民已逐渐成为有奔头、有前景、有获得感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省农业厅厅长肖伏清表示,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农民来经营。我省连续多年与高校联合举办农业产业领军人才高管培训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各类企业高管人才、合作社理事长。目前,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已超过20万。在他们身上,农民已不再是一种被贴上去的身份标签,而是一种懂经营、会管理、能应对市场的职业认同。

  扶持乡村创客
  激活发展的“酵母”

“在我的生鲜店预订一定数量的半成品菜,可免费得一台自动炒菜机。”站在一台不断翻炒的炒菜机前,荆州创客熊小波向记者介绍。
    熊小波是我省农民创客的典型代表之一。“80后”的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养鸡专业户,而是致力于探索一条从养鸡到初加工、配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去年,他带着“香樟鸡深加工项目”参加全省首届“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勇夺头魁,获得奖励创业资助金15万元。“专家们帮我梳理了创业项目思路,对接投融资机构,大大开拓了我们的创新视野。”熊小波介绍,一年来,他的“川店香樟鸡”“乐客”“忆土”品牌,已入驻大润发、中百、中商等30多家超市。
    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欧阳书文介绍,在去年的双创大赛中,组委会经过数月的集中培训、项目路演选拨、网络推介、产品展示展销、电视总决赛等层层选拔,共有72名优秀人才带来优秀的创业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分别得到3万元至15万元奖励。“农业农村潜力无限,创业创新前景广阔。我省举办双创大赛,不仅是要展现湖北农业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风采,更是助力他们通过创业创新,在农村天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欧阳书文表示,“未来,我省还将继续通过举办双创大赛、‘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等扶持措施,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等各项生产要素。”
    上月,省农业厅联合多部门启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1万名,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因子”。同时,2018年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资助项目暨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实施方案已经出台,今年将继续评选8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公开推选10名“十佳职业农民”,评选出一、二、三类及优胜项目70名,实行差异化项目资助;对业绩成长好、贡献突出者,在后续农业项目上给予持续支持。
    创客不再仅是城里的宠儿,一批乡村创客正成为乡村发展的“酵母”。

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0836.html